阳淑惠
摘 要:探讨了中年级习作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策略,并总结出实验的成果和问题。
关键词:习作教学;课题背景;实验措施;实验成果;存在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对于语文这一学科的界定,有很多种定义,其中最简单的是从字面上理解:语,就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文,就是文字、文学。因此,写作对于每个社会中的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而恰恰现实是,谈写“色”变的学生大有人在。于是,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就不得不更多地思考怎样改变这一现状,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写作、会写作。因此,我就从低年级开始,著力于这个课题的研究。
二、实验采取的措施
老师方面:
在研究这个课题之前,我首先用心品读“微型课题理论材料”,了解微型课题的相关知识;然后深入阅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解决“为什么教”“依据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最后查阅了大量资料,阅读一些关于写作教学的文章,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做到“有备而上”。
学生方面:
我指导学生的写作训练分为三重境界,也就是分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重境界: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这个层次就是注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
虽然我在开展习作训练的课题研究,但我并没有急于求成,过早或者过多地让学生写作,而是注重写作前的阅读,厚积薄发,为写作奠定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对一、二年级学生,我就经常找一些绘本读物,到学校图书室找了一些放在班级的图书架上,特别利用新教育实验中绘本教学的课件,和学生一起阅读每一个绘本故事,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读后的绘写练习。
到了三年级,我更加注重让学生课外阅读,每天布置这样一条家庭作业:读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课外书,保证每个学生书包里随时有课外书,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有利条件。
当然,学生在阅读时,教师也不能落后,因为我信奉以下观点:
要想教好书,先做读书人。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
第二重境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策略一: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
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我并不只拘泥于书上的八个大作文的训练内容,我还设计了一些学生喜欢的话题,比如,《老师,我想对你说》《我最喜欢某某老师》《我的快乐和烦恼》《我的拿手本领》《我的理想》《我的好朋友》等。
策略二:记亲身经历的事。主要在周记的练习中得以体现。密切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自作训练,如这些话题:《今天我当家》《家庭趣事》《摘柚子》《我家的小动物》《借……记》……
策略三:利用教材资源训练写作。
具体的训练内容有:为图配文,为文补白,续编故事,创编诗歌,课文仿写等。
如,本学期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我就让学生写过一个片段练习:医生对阮恒说了什么呢?对课文进行了一个补白练习;课后有六篇补充的阅读课文,其中一篇《我爱故乡的杨梅》。学生阅读后,我就让学生以《我爱故乡的沙田柚》为题,仿写一篇写家乡景物的作文。
第三重境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个层次我让学生背诵经典诗文,积淀终身有用的语文素养,并且让学生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借鉴好词佳句,引用名人名言,以范文佳作引路等。
三、实验取得的成果
1.教师收获了更多写作教学的心得和经验。
2.学生不讨厌写作,多数孩子比较喜欢写作,至少写作文在他们眼里不是一种负担。
3.学生的写作训练在数量上得到了保证。
4.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四、实验存在的问题
1.活动不能实施。比如,为了给学生找到一些写作素材,想到校外举行一些体验活动,可迫于安全问题,根本就得不到实施。
2.课堂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虽然有很多想法,但因为课时有限,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训练的时间严重不足。
3.工作落实不到位。如,学生的课外阅读,老师只是让学生去读,去积累,但读得怎么样,老师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检测。
4.作文的评价方式还缺乏科学化、系统化。学生按照要求写了,但老师的检测和评价还不到位。
5.家庭教育不得力。我们农村小学的教育,感觉就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家长很少管孩子的学习,即使管,也很不得法。所以,在课题试验中,需要家长督促、参与的事就显得很不得力。
我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在铺满鲜花荆棘丛生的作文路上,但愿我们走得更从容淡定!
注:本文为第十一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论文,论文类别: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