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结合”的中药专业本科生学习能力培养新模式探究

2015-10-28 07:21王思明钟凌云李凤琴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问卷中药

王 芳 黄 艺 王思明 钟凌云 李凤琴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科技文化结晶和我国重要的卫生资源,一直倍受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其发展对我国新医改、人民健康、产业调整、农民增收等方面将产生巨大影响,而中药学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是中药继承与发展的核心。

1959年起,我国开办中药高等教育,随后发展了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及研究生教育,纵观中药教育史,中药高等教育在培养中药专业高级人才中居功至伟。但长期以来,中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设置上沿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阻碍了中药专业的自我发展与创新。1999年,我们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高等中医药教育面向21世纪教改项目《中药产业技术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研究》过程中,调研了中药产业群内各方面人才的现状与需求,调查显示,中药人才的素质、知识、能力与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尤其是中药专业毕业生创新意识淡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不强已严重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发展。培养中药产业创新高级人才,传统教育模式力不胜任。我校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产学研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办学机制,并于2001年结合承担教育部世行贷款21世纪初教改重点项目“中药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研究与实践”,开办了以我校校训“惟学、惟人、求强、求精”为精神内核的中药科研实践班,开始了高校素质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中药科研实践班”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和特色

1.“中药科研实践班”人才培养模式目标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强调“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积极改革中药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综合素养为核心、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突出应用性课程与理论性课程的相互融合,强调实践过程研究和形成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的中药人才。

2.“中药科研实践班”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在“中药科研实践班”的实践教学改革中,以“立足于早科研、早实践,以创新思维为指导,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专项基金为载体,以科研项目为依托,以成果转化为目标,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实践型、创业型人才”为指导思想[1]。围绕此指导思想,确立如下教学原则:根据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元并重的教学模式,强调一条主线两个重心,即以创新思维、自学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两个教学重心,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对学生能力培养,突出新药研究与开发中的方法、技术和过程的知识培养,采取“强化创新思维训练—改革课程设置—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思路,将专业理论课教学由原来的7个学期调整为6个学期完成,在第5学期安排学生参加科研实践,第6、7学期继续理论课学习。学生按照“学习—实践(科研)—再学习—再实践(毕业实习)—完成学业”的教育模式,进行学习和科研。这种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利于实现投入过程与产出过程的相互融合,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

二、中药科研实践班学生与非中药科研实验班学生学习能力调查

1.调查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数据,研究我校中药科研实践班学生与非中药科研实验班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差异,利用统计分析得出有效评价。

2.调查对象

对2006—2010级“中药科研实践班”学生按年度进行问卷调查,选择相同年级的中药专业国际交流班作为参照对象,以相同调查问卷进行非中药科研实践班学生学习能力无记名问卷调查。

3.调查方法

文献分析法及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依据德尔菲法和李克特量表自编本科生学习能力测试量表。编制量表项目主要通过三个途径:①查阅关于学习能力评价的文献资料;②专家访谈及企业调研,听取访谈对象对于学习能力评价的观点,进行加工提炼;③参考相关量表[2-3],如林国耀的《大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测评量表》。问卷共设置50道题,采用五级评分法,其中“1”表示完全不符;“2”表示基本不符合;“3”表示有点符合;“4”表示基本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对负向题项采取逆向积分的方式,即依次记为1分、2分、3分、4分、5分。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与处理。

5.调查结果

(1)学习能力探索性因素分析[4]

共发放“学习能力测试量表”调查问卷6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575份,有效率为95.8%。其中2006~2010级“中药科研实践班”学生有效问卷329份,分别为40份、36份、80份、95份、78份;2006~2010级非“中药科研实践班”学生有效问卷246份,分别为42份、46份、42份、59份、57份。采用交互效度验证方法[5]将有效问卷数据的575名被试数据平均分成两半,一半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1~289名被试的数据),一半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290~575名被试的数据)。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KMO系数为0.72,Bartlett球型检验系数为4898.03,显著性水平为0.00,说明问卷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6]。对数据进行主成分法因素分析。原始变量中,对于特征根小于1的因子、因子负荷小于0.3的因子予以删除,得到的5个因素及其从属项目,见表1。

表1 因素解释率

因素1:基础能力,包括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信息素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思维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观测指标;因素2:专业能力,包括专业态度、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观测指标;因素3:职业能力,包括职业规划能力、职业道德、从业资格和创业能力等观测指标;因素4:社会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推销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等观测指标;因素5:发展能力,包括外语应用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知识管理能力、转化应用能力和创造与创新能力等观测指标。对这5项因素做相关分析显示,5个因素相关程度均在0.2~0.5之间,说明5个因素之间相对独立,信息重复性低。

表2 中药科研实践班与非中药科研实验班学生学习能力各维度分值比较

(2)学习能力信度分析

对5个因素做内部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基础能力10题,Cronbach’α=0.83;专业能力10题,Cronbach’α=0.72;职业能力11题,Cronbach’α=0.78;社会能力 10 题,Cronbach ’α =0.66;发展能力9题,Cronbach ’α =0.74,总量表 Cronbach ’α=0.93。信度检验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信度。

(3)学习能力验证性因素分析

对问卷另外一半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290~579名被试的数据)。本研究采用最大概似法,对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学习能力所属因子负荷值均在0.7以上,对各因素解释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

(4)中药科研实践班与非中药科研实验班学生学习能力各维度分值比较

用SPSS19.0统计中药科研实践班与非中药科研实验班学习能力各维度分值,进行t检验,分别计算出各指标得分平均值、标准差和P值,结果见表2。

三、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

学习能力是指以独立性为核心多种较优的心理机能参与的主动掌握知识获取技能的多层次综合能力[7],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与保证。在新知识、新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主体性教育已凸显出其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只有增强大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跨学科学习能力,才能保持良好的知识结构,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实现“以教为中心”的传递型教育向“以学为中心”的主体性教育转变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校通过近十年实施“产学研”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科研实践班的改革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中药科研实践班学生学习态度有了明显转变,学习主动性及创新思维能力全面提高。从“中药科研实践班与非中药科研实验班学生学习能力各维度分值比较”结果显示,中药科研实践班与非中药科研实践班学生在基础能力、专业能力方面的t值显性检验P值分别为0.006及0.002(P<0.01),表明两者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而在发展能力方面,中药科研实践班学生的平均分值为14.769,非中药科研实践班学生的平均分值为13.151,t值显性检验 P 值为 0.021(P <0.05),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呈显著性差异;在职业能力及社会能力方面,中药科研实践班学生平均分值均略高于非中药科研实践班学生,但t值显性检验P值分别为0.132 及0.063(P >0.05),检验结果表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中药科研实践班学生与非中药科研实践班学生在职业能力及社会能力方面水平相当。

同时,对往届中药科研实践班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结果表明:约95.6%的学生认为科研实践训练很有帮助,约87.6%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约80.5%学生认为文献查阅能力得到提升,约61.4%认为加深了对本专业了解,约60.7%认为撰写论文能力增强。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统计表明,2005届中药科研实践班就业率达96.4%,高于全校6.47%;2006届中药科研实践班就业率达97.5%、升学率达 19.1%,分别高于全校 8.41%、1.34%;2007届中药科研实践班就业率达90.1%,高于全校6.1%;2008届中药科研实践班就业率达92.0%,升学率达27.2%,分别高于全校 3.8%、12.1%。09届中药科研实践班就业率达94.2%,升学率达27.3%,分别高于全校6.3%、2.3%。10届中药科研实践班就业率为89.2%,升学率为15.3%,分别高于全校5.46%、4.13% ,用人单位对科研实际班的评价也显著优于其他专业。

四、问题与展望

强化中药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为中药产业链条和中药学研究生教育打牢本科人才的基础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最基础、最关键教育环节。本校基于“产学研”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科研实践班的改革实践打破了传统教育理论上的“专才”、“科研性”人才培养模式,将产业和科研引入教学过程中,将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有机地结合。通过“产学研—科研实践”模式培养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但仍应清醒意识到,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教育应是长期、连续、持久的,多学科、多实验室联动协同的系统培养;在高等教育中,对学生影响最深的是本科阶段的教师和教学活动,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带教老师激励措施;培训带教老师,使其能够具备更强的带教能力;优选带教老师,提高带教老师队伍素质。

[1]姚东明,等.基于科研实践的中药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13):859-862.

[2]林国耀.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量表编制与现状测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3]张俐,等.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指标及测评量表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1-14.

[4]何志芳,等.医学生创新素质结构模型的构建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269-1274.

[5]Cudeck R,Browne M W.Cross-validation of covariance structures[J].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1983,18:147-167.

[6]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47-54.

[7]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7.

[8]刘红宁.中药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7(4):71.

[9]匡海学.厚基础 重传承 提高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J].中医教育 ECM,2014,33(3):1-3.

[10]刘红宁,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在观念 贵在践行——江西中医学院深化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5-29.

猜你喜欢
产学研结合问卷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问卷网
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模式探究
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模式探究
安全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