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鹏飞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笔者在大致把握现有的关于大学生骑行方面的文献的基础上,以“大学生”和“骑行”作为搜索关键词,利用百度新闻搜索,去除搜索结果中无关的新闻,合并重复的报道,最后得到313条记录,时间跨度从2002年~2014年(百度新闻收录的最早的关于大学生骑行的新闻时间为2002年7月)。
1.出行时间
百度新闻收录的关于大学生骑行的最早报道时间是2002年7月。从2002年到2009年,媒体对于大学生骑行时间的报道不温不火,年报道数量在10条上下,基本上是个位数,2003年更是没有收录。相比于2009年,2010年的报道突破20条,是2009年报道量的3倍多。2010年以后,媒体对大学生骑行时间的报道量呈连年增长的趋势,到2014年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见图1)。
细观每一年的新闻报道,笔者发现大学生多把骑行活动安排在时间较长的假期,比如寒暑假和“十一”国庆节假期。从图2可以看出:1月份、7-10月份是大学生较多安排自行车骑行的阶段;2月份到6月份期间,大学生的骑行活动分布较为均匀;12月份的骑行活动安排较少。这种行为分配特点,与大学生的假期制度紧密相关。
图1 2002~2014年间百度新闻收录的大学生骑行报道分布
图2 2002~2014年间百度新闻收录的大学生骑行报道在不同月份的分布
2.出行方式
通过对313条记录的分析,笔者发现大学生在骑行方式上倾向于非独自出行,非独自出行的记录数量近乎是独自骑行记录数量的3倍,有4条记录不能根据其内容有效推断新闻事件人物是否独自出行(见图3)
图3 是否独自出行
在选择独自出行的记录中,新闻事件主体人物是女生的记录为3条,占所有记录的3.66%,主体人物是男生的记录为78条,有1条记录不能有效断定新闻中大学生的性别。
在非独自出行的记录中,3~9人的形式所占的比例最大,达41.85%。其次是2人形式的出行,占15.54%,10~19人的出行形式所占的比例和2人形式相同(见图4)。2人形式的骑行记录中,有2条记录是父亲陪伴儿子,2条是父亲陪伴女儿(其中有1条是暗中跟随),1条是兄妹相伴。除亲人陪伴外,大多数非独自出行的同行人是同学、骑行协会社团或骑行组织的成员、通过网络征求的骑友、未事先约定而在途中偶遇的骑友、某项有组织的活动的响应人或者参与人。
图4 非独自出行的同行人数分布
3.骑行里程及空间尺度
100公里以下的骑行里程,多是对于在城市的广场、村镇的社区、大学附近的街道等尺度内发生的。对于在县、区尺度内开展的骑行活动,则依县区所属的上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的大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骑行作为方式所服务的活动的性质和内容。在阿坝州的数个县区间的骑行,其里程可以达到1100多公里;在武汉跨区开展的骑行,里程达100多公里;以暑期社会调研调查或暑期拓展为目的、以骑行为方式的骑行,在菏泽市辖区、县间开展,其里程为101~500公里,在聊城市却达到1200余公里。这或许也同活动持续的时间不无关系。地级及跨地级尺度上的骑行,其里程数多在101~500公里。在河北省、海南岛、台湾岛展开的环省、环岛跨地市骑行,其里程则在1001~1500公里和2001~2500公里。省级及跨省级尺度上的骑行,其里程范围除100公里以下外,在其余里程范围内皆有分布。跨国尺度上的骑行多发生在西南与我国接壤的国家之间,比如尼泊尔、缅甸,其他则发生在东南亚国家间、上海到伦敦、巴黎到罗马、深圳到莫斯科。
表1 骑行里程和骑行空间尺度的交叉分析
4.骑行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骑行目的的汇总、统计和分析,笔者发现大学生骑行多出于以下目的:(1)寒暑假回家(2)大一新生开学报到(3)过有意义的假期(4)毕业旅行、旅行游玩(5)公益活动、社会活动(6)身体力行为大运会、省运会、奥运会、青奥会、世博会、申遗助威加油(7)专业考察、调研(8)挑战和尝试,锻炼,磨炼毅力意志,证明自己(9)增长见识,扩大眼界,感受不同于大学校园的世界,获得一份值得回忆的青春经历。还有其他一些目的,比如追梦圆梦、庆祝生日、大学生情侣见证爱情校庆专题活动、流浪、追星、戒除网瘾。
5.骑行的感受、感悟或评价
经历过骑行,大学生们多有以下的感悟、感受或评价:(1)不后悔,值得,有意义,宝贵的人生经历、人生记忆和人生财富(2)身体、意志得到磨砺和锻炼,能力得到了提升,会更有勇气、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3)见识了沿途风景、人情风物,扩大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收获了友谊,坚持并实现了梦想,用行动证明了90后一代(4)重新认识了自己,收获了成长,心智获得改变,懂得珍惜生命和生活,懂得感恩和帮助(5)看到、真实感受到了不同于大学校园的世界(6)坚持骑行不放弃,如果有机会要走得更远(7)出行前一定要做足准备,理性出行,骑行途中的状况永远意料不到。
在休闲的国度里,人类关注两个“Free”:一个是“Free to be”,另一个是“Free to do”。大学生作为高教育程度人群,身上兼具理性和感性。他们会因为一部与骑行有关的电影,会因为周围同龄人的骑行经历,会因为一个和骑行有关的号召,就产生跨上单车到外边去的冲动。他们中有男大学生,有女大学生。他们大多选择结伴出行,与同学,与骑友,与父亲。他们多在寒暑假、节假日等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安排自己的骑行,少则骑行十数公里,多则数千公里,跨越市界、省界、国界。他们会在出行前做各种物质的、体能的等方面的准备,会为自己设计安排路线行程。他们会在骑行途中相互扶持,相互鼓励,表现出异于校园生活的素质、能力。他们自由地做自己想成为的人,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内力或者推力——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动机,和外力或者拉力——身边越来越多的骑行身影和越来越多的关于大学生骑行的媒体报道的共同作用下,更多的大学生会加入到骑行的队伍中来,从校园里到校园外,从街头巷尾到异国他乡。
自行车骑行不是无准备之战,它是攻坚战,是身体与心理的攻坚战。从骑行前的各种物资装备准备、适应性体能锻炼、周密的行程计划规划等等,到骑行中的种种突发事件、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长时间忍受孤独,甚至会遭遇车祸事故、突发性疾病、抢劫等等,再到骑行后的体能恢复、面对来自各方的舆论。大学生们放弃舒适的快捷的交通工具,更有欺瞒父母亲人,冒着可能的生命危险,毅然骑行在路上。骑行的目的,不管是集体意志,比如社会宣传,还是个人行为,比如回乡返校,对骑行这一行为、这一经历而言,已经不重要了。骑行的最后,他们在实现最初的骑行目的之外,收获远不止此,收获更多。骑行的意义,已经超越骑行行为本身。在浅层面,骑行达成了目的,锻炼了身体,磨炼了意志耐力能力,挑战了自己,看到了不同的世界;往深了说,骑行使大学生进一步或是重新认识了自己,收获了成长,获得了一段不同于惯常生活的经历,改变了他们对世界对生活的对生命的看法。
中国有句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在西方,有着异曲同工的说法——“You can either travel or read,but either your body or soul must be on the way”。骑行在路上,不仅能锻炼体魄和毅力,“极视听之娱”,更能在路上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感受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