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尧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为学生学好化学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了良好的化学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以素质教育目标为核心,以学生实际操作为基础,与化学学科相适应,满足了学生求知、求新、求发展的要求,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自主意识和创新技能,是目前化学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关键词】化学实验;兴趣;实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为学生学好化学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了良好的化学环境。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化学实验教学难以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相当一部分教师很少做实验,怕麻烦、怕中毒、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从事实验教学。实验只作为验证理论、应付考试、应付教研员听课的工具,结果实验教学成为教师讲、学生做、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很多教师和学生重结果、轻过程。为了得到期望的实验结果,甚至修改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没有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没有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缺乏主动探究的欲望和热情。那么,化学教师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实效,加快实现全面的素质教育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师化学实验教学的水平,做了一些探究。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从事化学实验学习活动,提高实验教学实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培养学生的的兴趣呢?
1.引导学生合理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是创新的先导,引导学生合理猜想假设是进行实验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学生只有独立思考,合理猜想假设,实验教学的目标才能实现。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敢于想、能够想、善于想。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质疑是开启探究大门的金钥匙。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兴趣源头,其核心就是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向书本挑战,向权威挑战,并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3.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养成。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兴趣的重要前提,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始终。
4.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点。而化学实验实践性强的特点,能引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增强学习动机。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而感悟和理解知识。应该说,实践出真知,动手操作是实验教学的实质内容,通过实验操作活动,学生可在实际体验中不断进取、开拓、创新。
二、教给方法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参与的本领。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必须使学生学会掌握参与的本领。
1.指导学生阅读。不会阅读,就不善于思考,就不能顺利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指导学生的阅读要做到:阅读前,明确提出实验的目的要求:阅读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扫除障碍;阅读后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给学生一个“非看书不可,看书非钻研不可”的学习方法。
2.启发学生思考。善于思考才善于学习。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胆地去猜想。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应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如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问;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疑难点设问;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用按认知层次分化知识点的方法中易到难步步深入地发问;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答案进行反问,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等等。
3.组织学生讨论。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实验中,鼓励学生间争论,可使学生从中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4.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总结是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步骤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掌握总结技能,实验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挖掘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如对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等平衡状态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平衡的一般原理。
三、加强教学
加强实验教学,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让学生亲自实验探究知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全面打好基础。实验习题方案的设计和操作要综合运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各种能力,因此,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打好各方面的基础,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运用“双基”学会观察操作实验,分析思考问题,以及练习运用实验解答习题等。有了这些基础,才可能顺利有效地做实验习题。
2.循序渐进选题,选择实验习题要适应学生的水平,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模仿逐渐增加探索成分,循序渐进地运用双基和发展智能。
3.加强设计指导。为防止学生设计解题方案时走弯路,浪费时间,必须给予指导。例如:怎样审题,参阅什么资料,启发思路等,但不可包办、代替,不允许教师把认定的具体方案、措施告诉学生。
4.鼓励探索创新。要保护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探索创新。只需设计合理可行,就应提供仪器、药品。让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操作,即使有不足之处,也应启发其修正后实施。特别对那些有创见的设计更应给予鼓励支持,当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操作实验并获得成功后他们就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索化学知识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生动有趣的实验更有利于把“外在”的信息,即化学课题以实验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几乎人人都会动手动脑去设法完成这些有趣的学习和实验,真正追求寓教于乐、寓教于新、寓教于创造。任何事情,干过总比看过记得牢,理解得清楚,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更有可能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也许课后学生们还会有兴趣设计出更多的新内容新项目,去验证、去试验,大胆地去完成他们自己的想法,在实验中获得新知。化学实验教学以素质教育目标为核心,以学生实际操作为基础,与化学学科相适应,满足了学生求知、求新、求发展的要求, 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自主意识和创新技能,是目前化学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