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合作交流法有效尝试

2015-10-24 04:44申学亮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

申学亮

【摘 要】本文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将合作交流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引入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尝试。合作交流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它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增进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效果有十分明显的积极优势。

【关键词】合作交流学习;中职数学教学;有效尝试

如何让中职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课堂数学教学有实效性,一直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主要是我国学生普遍存在对数学的恐惧,很多学生从心理上就怕学数学,不想学数学,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也不能学好数学,认为数学很枯燥、很复杂; 其次就是教学方面的原因,这主要是由于“教”并没有与“学”进行完美的结合,真正起到教学的作用,达到教学的目标和效果; 最后还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和沟通不强,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和数学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没能积极地互帮互助,相反存在分离的现象,这都对学生学习数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不利影响。鉴于此,必须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合作交流学习开始普遍的应用于课堂教学,这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合作交流学习的概念

合作交流学习一般是指老师在完成基础的课堂学习的前提下,由老师进行分组或学生自行分组,并且每一学习小组在老师或小组组长的带领下,集思广益,发挥群体优势,通过组内成员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以达到加强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作用和提高每一个体成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的目标。

二、如何有效实施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

1.教师充分准备,精心组织,选择合作交流学习的内容

搜集准备充足的材料,选择恰当的合作交流学习内容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仔细斟酌,充分准备材料(可让学生参与),选择有价值的内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

数学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于合作学习,过于简单、结构良好、只有单一答案的学习任务,如简单计算之类的学习内容就不适合于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依据学生的数学认知,把那些具有思考性、开放性、趣味性,必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内容才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例如教学“区间概念”一课,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区间概念,弄懂区间与不等式解集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动手查资料,通过查、记、议、整、综等活动,去发现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并通过小组交流将自已的观点、想法、收获告诉同学,同时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讨论、争辩、互助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领会区间概念。

2.数学教师要在合交流学习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在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将如何有效开展合作学习作为自己工作的侧重点,具体表现为:要全面统筹学生的学习内容安排、创建具体的目标任务以及对学生的评估等方面的全程把握上。要想做到这些,数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十分深刻的理解,同时找出合作探究与教材内容二者交融的地方,并且尽力将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定理等内容融入到实际情境当中去,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一来很容易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找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所在。

3.灵活合理进行分组

合作学习中,一个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就是分组。在分组方式上,当前一般采用四种类型:即拼版模型、调查模型、编号模型、配对模型。比如拼版模型,其方式与拼版或拼图游戏比较相似。在拼版模型中,每名同学要分别参加学习小组与研究小组。学习目标一旦明确,学生先到自己的研究小组学习,解决遇到的问题。然后,回到各自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共享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针对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当的分组方式对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十分重要。

4.合理利用合作交流学习的不同方式

合作学习在方式上同样存在很多不同的类别。具体的方式如:问题式合作学习、表演式合作学习、讨论式合作学习、论文式合作学习以及学科式合作学习。以问题式合作学习为例,问题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互相提问、互相解答。这种模式,一般可分为: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师问生答,抢答式知识竞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来设置相关问题。

5.探讨完毕后交流结果,教师给予总结和评价

合作学习的真正成效在于组织的质量高低,而并非传授的本领,而组织的关键之处往往都是体现在画龙点睛的评价和总结上,以此来提升教学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总结和评价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自评与他评等等。这几种评价方式既能够单独运用,也能够交叉运用。中职的数学教师应当侧重于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德国知名教育家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艺术并非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和鼓舞。”激励在教育中是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事实也已经充分证明,学生处于充满激励氛围的环境下进行学习的话,往往会取得非常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当前合作交流学习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合作徒有其名,让差生当陪衬。虽然说是合作学习,但有的教师并没有真正将“合作”记在心里,在形式化的分组之后只看好优等生,只注重鼓励和引导部分优等生发言,而对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则置若罔闻。导致部分中等生和差生的学习状况跟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还是没有发言的机会,小组讨论时也没有积极地独立思考,只等着别人“说完”。这样的小组讨论看似风风火火,但得到锻炼的依然只是几个好学生而已。教学形式变了但本质没变,换汤不换药,差生成了合作学习的陪衬。

2.简单地以问题求答案,讨论只是走过场。这是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只是迎合讨论教学的形式,单纯地把以前课堂提问的内容拿了过来,并没有给学生真正适合讨论的题目,更不存在教学情境的创设。甚至为了让小组讨论后得到的“答案”更准确,使讨论汇报更顺利,并迎合事先设计好的课堂教学内容,利用讨论期间教师巡查的机会通过一些简单问题的引导,逐渐将自己希望得到的答案有意识地“暗示”给学生,使得探究活动成为教师思考结果的简单展示,失去了探究的真正意义。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合作交流教学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学习,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这对中职数学教学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教师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贺保罗.寻求合作教学创新,提高中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师,2011,(11)

[2]张长威.讨论式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3]崔永红,邱亚明.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探究[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教学
中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途径探析
中职与高职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课堂质量
信息技术视阈下的中职数学教学探讨
探究式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有效引导
浅论新时期中职数学教学
专业背景下中职数学的应用型教学模式分析
“逆向”激发兴趣,探索中职数学教学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