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龙 刘涛
【摘 要】 为推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不断优化,采用文献资料查询、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对部分航海类院校、航运界用人单位、船员和体育专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研究水上专业体育课程设置需求。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航海院校水上专业特色,围绕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心理素质、职业特点和适应性,优化体育课程设置,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航海院校;泰勒原理;课程编制;课程理论;课程设置
0 引 言
海员是一种直接从事航运的特殊职业,具有艰苦性和风险性特点。海员不但要拥有强壮的体魄以适应海上的工作环境,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稳定性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及团队合作精神。因此,航海院校应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及学生的具体情况优化体育课程的设置,以此来推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尤其是应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结合航海专业特点,对航海体育和健康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重点探究和优化,在探讨体育课程设置中重点应放在如何将与职业特点有关的运动内容和身体锻炼方法合理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之中。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下,如何提高学生在生理、心理、团队意识、实践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是航海体育教育发展适应现代航海职业特点需要的当务之急。
根据研究需要和条件,选取上海海事大学2012级、2013级共218名航海类专业学生和参与航海体育教学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调查大连海事大学、部分船员及航运类用人单位,收集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集美大学等3所学校的航海体育教学大纲。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通过查阅文献,全面掌握航海院校水上专业体育教学的现状和课程设置相关理论,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为保证问卷的真实性和回收率,对学生、教师、船员、航运界用人单位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方式。调查问卷338份,回收338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12份,有效率92.3%。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所得到的数据等资料进行逻辑归纳和比较分析,结合文献资料和访谈形成本研究的观点。
1 水上专业体育课程的构建
1.1 现代课程理论指引作用
针对如何确立教育的目标,特别是如何确定教育目标的来源,泰勒原理(见图1)从以下3个方面对此作了具体的阐述:(1)对学生的研究;(2)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3)学科专家的建议。
以泰勒原理作为主要理论依据,探讨和构建航海院校水上专业的体育课程。通过对泰勒原理的解读可知,要构建航海院校水上专业的体育课程,首要任务是确立教育的目标。教育目标的确立,需从水上专业的学生、航运界用人单位、体育学和相关教育学专家等3个方面入手,同时遵守《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 95公约》)。
(1)从学生角度分析,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适应航海职业特点要求的身心素质和运动能力,加强人生观、健康观和终身体育观的综合教育,为体育终身化、健康理念终身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从航运界用人单位分析,学生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交织,学校教育的功能是通过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并以社会为中介而实现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同时这些信息不断反馈给教育机构,课程编制者通过调整课程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发展。
(3)从体育、教育专家分析,航海院校水上专业的体育课程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其结合了航海、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因而在制订课程时,应保证航海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要制订课程考核标准。
1.2 构建原理
本文将课程编制定义为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见图2)。基于课程编制原理和上述原因,本文在构建航海院校水上专业体育课程时,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1.3 问卷统计和分析
从学生问卷分析,救生教学课程排名第一,潜泳课程排名第二,游泳课程排名第三,滚轮和球类项目课程排名第四,体育理论排名末位。分析表明,航海院校水上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特色及毕业去向具有一定的认知,意识到救生、游泳、潜泳等基本技能在将来所从事工作中的重要性。由于极少数学生已经掌握游泳技术,而大部分学生不会游泳,笔者认为,在开学之初,按照游泳能力分班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安排不同的授课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从航运界用人单位问卷分析,游泳、救生、实用跳水课程排名第一,说明企业单位将安全放在首位。通过调查和了解,在海上工作和生活中,最难克服的是晕船问题,尤其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不能及时适应环境,对正常的工作造成影响。航海类水上专业的学生在大三或者大四期间,第一次上船实习结束以后,思想变化很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抗眩晕能力差,在生活、工作环境、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存在不适应性。笔者认为,在开设课程时,寻找一些抗晕船的体育项目,像滚轮、操艇、浪木、联合器械等课程可以提高学生一定的前庭器官适应能力,迅速成为一名合格的船员。
从任课教师及专家问卷分析,游泳、救生课程排名第一,说明任课教师和专家也认为这两门课是航海院校水上专业体育教育的核心课程。从航海职业的角度看,体育教学必须培养学生掌握适应未来岗位需要的素质机能(如抗晕能力、平衡能力、灵敏、上肢力量等)和体育实用技能(如游泳、潜泳、救生、自救等)。
从船员问卷来分析,他们对航海院校水上专业体育各项课程设置百分比差异不是很大,对体育理论课程选择却达到了100%。船员平时主要在健身房锻炼身体,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需要科学的健身方法。因此,在体育理论课程中应从健身机能评价出发,传授运动健身知识,使船员能够自主制订健身计划、身体力行,主动参与运动,进而达到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使运动健身成为船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现有国内航海院校水上专业体育 课程教学大纲的研究比较
从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集美大学等3所学校的航海水上专业体育课教学大纲(见表1)看,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对水上专业体育教学都非常重视。
(1)大连海事大学更突出游泳课的教学。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游泳课程都占有绝对的比重。同时在考核方面,也最为严格,以蛙泳慢游1 000 m为考核标准。
(2)集美大学在水上训练内容安排上较为丰富,增设了操艇训练,实用性较强,非常重视学生的专项训练和全面发展。
(3)虽然上海海事大学对水上专业的学生设置游泳学分的要求(达标500 m),但在适应水的能力及水上自救能力方面有待提高。海上专项训练是上海海事大学体育教学每堂课的必要内容,同时还有翻梯、滚轮、联合器械等专项训练。
三所航海院校体育课程都将游泳课程放在重要的地位,这与学校的专业特色相关。上海海事大学和集美大学除了游泳教学外,还开展多个体育项目,分成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散打等不同项目,设立各个选项班。
由于航海体育课专项适应性训练中的一些项目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部分教师从安全考虑,将其取消或者减少教学课时。笔者认为,只有在训练中确实加强安全意识,掌握好科学训练方法,体育锻炼才能促进身体健康;否则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坚持将航海专项适应性训练列入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3 建 议
(1)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确保培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国际国内相关法规、并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航海人才。航海院校水上专业体育课程设置的目标,既要学生掌握适应未来航海职业需要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实用技能,又要体现体育对心理素质的促进作用。
(2)航海院校水上专业体育课程的编制应当遵循教育学原理。航海体育课程编制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研究和发展过程,须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的建议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
(3)根据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集美大学等3所学校的航海水上专业体育课程设置,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对游泳教学都非常重视和认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游泳技能程度,采取分班教学。航海体育课专项适应性训练中的一些项目虽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应坚持将其列入教学中。
4 结 语
本文通过航海院校水上专业体育课程需求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围绕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心理素质及适应性等方面优化体育课程设置。新的体育课程设置将航海体育教学与航海专业更加紧密地结合,更好适应航运业的迅猛发展给航海体育教学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朱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游泳教学实验研究[J].科学教育论坛,2005(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