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与目标定位

2015-10-21 18:22汪明张睦楚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大国线下

汪明+张睦楚

未来十年,我国教育要以中国崛起为契机,努力办好大国教育,实现中国教育从“跟随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换,以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情怀为人类教育和文明进步做出大国应有的担当与作为。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扑面而来,我国教育要实现自身的范式转型,以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人才培养的现实诉求和对人类生存的冲击与影响,抢占教育发展先机与制高点。线上教育不会冲垮、取代线下教育,未来教育一定是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博弈共生。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我们要以MOOC建设为抓手,打造线上线下优态共存的教育新常态。

教育发展  大国教育  教育新常态  第三次工业革命

一、以中国崛起为契机,努力办好大国教育

中国崛起,以前还是个夙愿与追求,存生于无数华夏儿女的热切期盼中。而近几年,在党和国家的不懈努力以及广大人民的艰苦奋斗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与进步。现如今,中国崛起已不是未来时,而是完成时和进行时了。中国崛起不再是一个梦想,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我们伟大的中国业已成长为世界大国,且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凸显。中国崛起了,成为了世界大国,如何办好大国教育?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亟待重视与解决的现实问题。

应然来看,教育理应具有世界眼光、人类情怀。然而现实中,囿于诸种因素的限制与制约,教育却被赋予了浓郁的民族色彩、披上了家国外衣。当然,这里面既有教育的政治性使然,又有国家强弱的现实制约。一个国家的教育理应、也必须与自己的国际身份与角色相匹配,这种匹配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大国之大不仅在于其人口之多、地域之广、经济之强、军事之硬,同时亦在于教育之大。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如今人们在强调硬实力之际关注与重视软实力的缘故。可以毫不客气与夸张地说,大国之大倘若仅仅只是体现在经济、军事上,这样的所谓大国严格来说根本就不是大国,只不过是存在严重结构性缺失的大国罢了。此外,一个大国倘若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大国教育做后盾与支撑,其大国之大也是难以长久维系的。现实中,对一个国家来说,倘若其还弱小、能力不足、运转不开,其在谋划教育时理应、也只能先把本国教育办好;而一旦其摆脱贫困、走向富强,成为世界大国,其在谋划教育时再狭隘地只顾自己,没有一点世界眼光、人类情怀的话,这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实际上,世界大国在谋划教育时兼济天下不是可有可无之点缀,亦非能否达到之境界,而是必须承载之使命、必须践履之义务。具体到我国来说,办好大国教育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问题,而且是如何办好人类满意的教育问题,需要积极思考中国教育能为世界贡献什么、能为人类做些什么。当然,你可以说只考虑中国教育也为世界为人类做了贡献,但这种贡献毕竟还是间接的、局部的,而非直接的、全面的。现如今,我们要跳出狭隘的家国框框,超越情感和意识形态,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来思考与谋划教育,积极思考中国教育能为人类发展与文明进步做些什么,如何加速发展教育以在世界范围内代表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教育实践而引领世界教育的发展与进步。这就需要中国教育有意愿与意志、有能力与担当,中国教育要在学习中创新,要在“引进来”之际“走出去”,要实现从“跟随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换。

二、以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为导向,抢占教育发展先机与制高点

纵观人类历史上业已发生的两次工业革命,无论是发轫于英格兰,以蒸汽机广泛使用为标志,以机器化生产取代简单人力劳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以电力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皆给教育提供了诸多发展机遇、提出了众多现实挑战,教育要积极勇敢地拥抱工业革命,在应对挑战之际抓住机遇,抢占发展先机与制高点。事实证明,那些在历次工业革命中占得先机、抢占了制高点的教育,都发展得很好;而相应地,那些在历次工业革命中反应迟钝、坐失良机的教育,其最终都是被动和落后的。

近年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以及文明的发展,尤其是在能源危机与社会危机的现实催逼下,人类逐渐认识到先前那种粗放式、损耗式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不足与缺陷,并致力于寻求突破困境的新出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工业文明正处在十字路口,那些曾经为人类引以为傲且支撑起社会工业化的石油以及其他化石能源正面临日益枯竭的紧迫困境,世界经济和人类生活正陷入可怕的危机中,第二次工业革命正日薄西山且在加速退出人类历史舞台。这还不算,更为糟糕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熵账单行将到期,人类业已且将继续承担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一百多年来的石化燃烧向地球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可怕的温室气体正日益扰乱并打破地球生态系统的稳态与自我修复机制,这将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甚至会危机到人类的生存与安全。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肯定会被人类推进历史的垃圾堆。而相应地,人类理应、也必须会采用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方能确保一个更公正、更具可持续性的未来。在众人的千呼万唤以及不懈努力下,第三次工业革命终于初现端倪。具体来说,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实质就是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创新、融合与运用,它的主要标志为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交互的、深度的跨界融合与垂直融合,从而导致生产方式、生产组织方式、管理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改革,推动一批新兴产业诞生与发展,使人类进入一个高度文明与高度发达的新社会”[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19世纪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样也将对21世纪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2]毋庸置疑,教育也不例外。毕竟“现存的教育模式是应前两次工业革命的需要而设计的,是前两次工业革命集中化、规模化企业模式的缩影。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集中化、理性化的商业模式一直延续到第二次工业革命,高度集中、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需要培养相应的人才。可以说,现存教育体系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3]而“新兴的工业革命分散型、合作性的本质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模式”[3]。我国教育理应、也必须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作出回应与反应。恰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我国的各类教育均应作出积极回应与准备”。[4]问题是我国教育究竟该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作哪些回应与准备呢?这是一个略显棘手且紧迫的现实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和务实之举在于,一方面教育要积极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人才培养的现实诉求,另一方面教育要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存生所带来的不良冲击和消极影响做好准备和妥善安排。具体来说,一方面,教育要实现自身的范式转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培养所需之对口人才;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前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的身心困惑、社会失范等问题,做好准备并妥善解决。

三、以MOOC建设为抓手,打造线上线下优态共存的教育新常态

近年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世界各地诞生了形态多样的线上教育,这其中要数MOOC最为火热。公允地说,诸如MOOC之类的线上教育委实具有其丰富价值与传统线下教育难以企及之独特优势,以致人们在享受MOOC好处之际,不禁大声惊呼传统的、实体的线下教育行将就木,终将被以MOOC为代表的线上教育所取代。现实中,我们也常常听见、看见有人说大学已频临危机,MOOC是一场教育海啸,其不仅会冲倒传统大学的围墙,更会冲走传统大学,未来是线上教育的天下,传统的实体性线下教育将会消失殆尽。

线上教育真的会彻底冲垮线下教育从而一统天下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吗?对此,笔者是持怀疑态度的。不错,线上教育生命力强、活力大,其具有传统线下教育所不具备之独特价值与优势。但倘若说线上教育会彻底扫清并完全取代线下教育,这是完全不可能的。笔者之所以这么肯定,不仅因为发展线上教育尚有不少困难与矛盾在羁绊,更因为教育的本质所在。具体来说,线上教育不管其形态与传统线下教育有多少不同,但其始终还是教育。作为教育,是有其内在规定和本质特性的,线上教育也不例外。别的暂且不说,就以教育的人为性和全面性来说吧。本真的教育理应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恰如雅斯贝尔斯在其著名的《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强调的那样,“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5]。对此,著名的哲学大师和教育家康德也曾在其《论教育学》一书中强调指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就出的东西外,他什么也不是。需要注意的是,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同样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6]。也就说,好的教育是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互动的,那些企图以机器、技术取代教师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其终将被时间所宣判。事实上,人类历史业已对其做出过宣判与裁决。恰如我国著名教育家王策三先生在其《教学论稿》中描述的那样,“自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现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开始,就有人发表一种论调,认为它们可以代替教师,教师将要失业了。电子计算机出现后,这种论调又时兴起来。但是,这种观点从来没有占优势。任何有健康的头脑进行正常思考的人都知道,即使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代替不了教师”[7]。事实上,“教学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电脑和网络并不是培养人才的特效药。把一切精力放在改进技术设备上,以为有了好的技术设备就可以培养出好的人才,这恐怕只是一些人似是而非的梦想和一厢情愿的推测”[8]。当然,你可以反驳说,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线上教育中的师生互动、情感交流这些致命缺陷会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改观,然事实是这种改观充其量也只是量上的改变而非质上的突破,可以说这些缺陷与不足是线上教育本体固有的,除非线上教育不存在了,否则这些缺陷与不足始终存在并难以消解。对此,我们那些怀抱一腔凌云壮志的教育技术研发者们,在开发与推行线上教育时一定要摒弃那种不科学,甚至多少有些异想天开的“取代”思想,而应抱持一种“完善”的思想来研发与推行线上教育。当然,这里说线上教育有其本体不足与缺陷,不可能取代线下教育,并不意味着未来教育没有线上教育的一席之地。实际上,公允地说,线上教育还是有其旺盛生命力和广阔发展空间的,线上教育固然难以取代线下教育,实现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但未来教育中必定有线上教育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未来教育一定是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优态共存的,二者在博弈中共生共存。因此,我们要以慕课建设为抓手,打造线上线下优态共存的教育新常态。“当前人们关于MOOC的探讨,多将MOOC视为一种新型课程,基于课程来审视解读、开发设计MOOC”[9],然事实上,“MOOC是一种在线教育,而非课程那么简单,我们要基于教育学的整体视角来考察MOOC”[10],并站在教育的高度来建设MOOC。此外,“在建立我国MOOC时需要注意的是,MOOC平台成本昂贵且不确定性大,风险较大,仅仅依靠大学自身的投入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支撑长久的运营,有必要建立‘政府扶持、大学主导、企业参与、开放竞争的MOOC平台建设机制”[11]。

————————

参考文献

[1] 周洪宇,鲍成中.大时代:震撼世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 [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 周洪宇,徐莉编著.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

[4] 周洪宇.教育如何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2).

[5]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 [德]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 王策三.教学论稿(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 王本陆.关于发展现代教学技术的几个认识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9] 汪明,张睦楚.基于课程论视角的MOOC解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2).

[10] 汪明,贾彦琪.MOOC二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3).

[11] 汪明,张睦楚,庞立场,贾彦琪.论我国高等教育的时代遭遇及其应对[J].未来与发展,2015(1).

[作者:汪明(1988-),男,安徽六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西安外事学院七方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张睦楚(1984-),女,云南昆明人,北京师范大学与加拿大约克大学国家联合培养博士生。]

【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大国线下
吐槽大国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多想记住你的脸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