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赵玉生
自我损耗指个体经过一段需要自我控制的活动后自我控制资源会被消耗,当这种消耗达到一定量时,其心理上对自我处于弱控制状态,自我控制能力会暂时下降。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导致个体道德敏感度短暂下降,道德行为减少,不道德行为增多。本文介绍了自我损耗道德行为后效的相关研究,并反思该后效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自我控制 自我损耗 道德行为 道德教育
心理学从知、情、意、行几方面将道德结构划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绪、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受皮亚杰、科尔伯格等影响,以往对道德发展的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于考察个体道德认知(尤其是道德判断)的发展,对个体在具体情境中的道德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道德行为是道德研究的起点和终点,所有道德研究都是为了促进道德行为,抑制不道德行为。虽然道德认知被认为是道德行为产生的依据,但二者并非完全一致。研究表明,除道德认知外,道德行为还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1]即使在个体的道德认知稳定不变的情况下其道德行为也未必表现出跨情境的一致性,比如一个“好人”却可能在某些情境下做出“坏行为”。导致个体道德行为产生波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自我控制资源损耗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一、自我损耗的涵义
人类的很多行为都需要控制本能冲动并对不断变化的外界做出灵活而复杂的反应,即需要自我控制。早期的研究将自我控制视为一种可以启动的知识结构或稳定不变的技能,然而这两种观点都无法解释在双任务实验范式中,前一个自我控制任务对后继自我控制任务的负性影响。为更好地解释这一负性影响,Baumeister等人提出自我控制资源理论,该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自我控制需要消耗心理资源,且短期内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2)自我控制所消耗的心理资源是领域一般性的,即不管什么类型的自我控制任务都会消耗相同的自我控制资源;(3)成功的自我控制行为有赖于可用的自我控制资源,自我控制资源越充足则自我控制任务表现越好;(4)自我控制的过程就是消耗心理资源的过程,消耗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类似于肌肉疲劳后需要休息才能恢复。[2]
个体经过一段需要自我控制的活动后,自我控制的资源会被消耗,当这种消耗达到一定量时,其心理上便会对自我处于一种弱控制状态,自我控制能力会暂时下降,这种状态被称为“自我损耗”[3]。自我损耗的实验研究常采用双任务范式,即让被试先后连续完成两个不同类型的任务。实验组的第一个任务需要大量消耗自我控制资源,而控制组的第一个任务不需消耗或极少消耗自我控制资源,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第二个任务为同一种需要消耗自我控制资源的任务,通过比较两组被试在第二个任务上的反应差异来考察自我损耗的程度和效果,通常控制组被试在第二个任务上的表现会比实验组被试好。[4]在该范式中用以消耗实验组被试自我控制资源的任务常有:情绪调节任务、分心控制任务、思维抑制任务、抵制诱惑任务、打破习惯任务等。[5]
大量研究发现,自我损耗会产生各种后效,体现在认知、情绪及行为等多个方面。如:在一般认知方面自我损耗会使得个体工作记忆容量降低[6],导致个体控制注意效率下降和适应性下降,以及个体思维的持续性和准确性降低[4];在社会认知方面,自我损耗会削弱个体对自身的积极信念以及个体的观点采择和共情能力[4];在情绪方面,自我损耗的个体更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如控制愤怒、调节焦虑等),较难体验到自我觉知性的情绪但更易体验到享乐性的情绪(如自我损耗会使得个体更难在违反道德后体验到羞愧的情绪)[4];在行为方面自我损耗会削弱个体的意志行为(如加剧吸烟者的吸烟行为,使得节食者抵制食物诱惑的能力下降)[7];自我损耗还促使个体无法识别冲突以及抵制即时满足的诱惑,倾向于采用直觉启发式进行决策,导致冲动决策的产生。[8]
二、自我损耗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近年来,自我损耗与道德行为的关系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自我损耗是否会影响个体的道德行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道德行为的性质,了解道德行为究竟是一种直觉的、自动化的行为还是一种需要抑制冲动的自我控制行为。目前的实证研究一致发现,大多数时候人的道德行为需要消耗自我控制资源。人们道德行为的表面下也许潜伏着某些自私的内部冲动,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时,对道德的敏感度会短暂下降,其道德行为会减少,不道德行为则会增多。
1.自我损耗会减少个体的道德行为
自我损耗会减少个体的助人行为。Dewall等人比较了自我损耗的被试与非自我损耗的被试在不同情境中的助人行为倾向。[9]在研究一中,所有被试首先完成一项认知任务,在该任务中会形成一种特定的认知习惯,然后对照组被试按照原有习惯继续完成新任务,而实验组被试则按照与原习惯相冲突的新规则完成新任务,因此实验组被试需要损耗大量自我控制资源以抑制原习惯。之后,让两组被试均阅读六个假设性的情境(如:向无家可归的人施舍财物、向某儿童基金捐款、给迷路的陌生人指路等),用九点量表考察被试提供帮助的可能性。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被试愿意提供帮助的可能性更小。在研究二中,让被试观看一段时长为6分钟的无声视频,视频的画面为一位女性在讲话,在屏幕底部的角落每隔10秒钟就会快速呈现一个单词。要求实验组被试必须全神贯注地注意女性的脸而不能去看单词,如果忍不住看了单词也要尽可能快地将注意力移回到女性脸上,抑制分心物的诱惑,维持注意需要消耗大量的自我控制资源。而对照组的被试则只需像在家里看电视一样,不用刻意将注意维持在女性脸上。看完视频后,所有被试都会听到一段广播,是对一位真实惨剧的受害者的访谈,访谈中受害者提到了她遇到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主试希望被试能对这位受害者提供志愿服务,给被试一份正式的志愿者表格,请被试填写自己愿意为这位受害者提供多长时间的志愿服务,结果发现实验组填写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自我损耗还会减少个体的分享行为。任俊发现,自我损耗的被试比非自我损耗的被试表现出更少的分享行为[10]。他们采用Stroop任务为自我损耗任务,实验组完成不一致色词(如:红色的“黄”,绿色的“蓝”),而对照组被试则完成一致色词(如:绿色的“绿”,红色的“红”)。两组被试皆被要求看到红色的词按“F”键,看到绿色的词按“J”键。之后,所有被试完成独裁者任务,在该任务中被试被告知已被随机安排为分配者,另一个房间的被试为接受者(虚拟的),分配者的任务是通过一个模拟的在线任务按照自己的意愿在自己和接受者之间分配10个代币,代币越多所获奖品的价值越高。结果显示,对照组在独裁者任务中平均分配给他人超过60%的代币,而实验组分配比例为30%,两者差异显著。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自我损耗会降低个体的礼貌行为[11]、个体利他性惩罚的倾向[4],以及对歧视态度的抑制等[12]。
2.自我损耗会导致个体的不道德行为增多
自我损耗会导致个体攻击性行为增多。Stucke与Baumeister发现:那些面前摆放了诱人的食物却又不允许吃的被试,比可以想吃就吃的被试在随后的任务中有更多的攻击性辱骂行为,因为抵抗美食的诱惑需要消耗大量自我控制资源造成了实验组被试的自我损耗。那些必须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部枯燥的电影及其僵硬的身体和面部动作上的被试同样比对照组被试在随后的任务中有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并且这样的差异并不是因为情绪因素造成的,而是因为实验组被试对分心物的控制消耗了大量自我资源。[13]DeWall等人采用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自传体记忆等多种方式系统地考察了自我控制资源对攻击性的影响,均发现当个体已有攻击意愿时(之前被侮辱),自我损耗能驱使个体表现出更强的攻击行为。[14]Finkel等发现自我损耗使得个体在随后的两人瑜伽任务中倾向于让其同伴忍受更长时间的身体折磨,其本质也是一种攻击行为。[4]
自我损耗会导致个体欺骗、作弊行为增多。DeBono等人发现在一限时的认知任务中,相较于非自我损耗被试,自我损耗的被试在报告自己解决问题的数量时更可能夸大其词,并且更可能在告知应结束任务时仍继续解题。[11]Mead等人也发现,自我资源损耗个体更倾向于欺骗性地谎报他们的工作绩效以获取更高的金钱奖励。[15]Gino等人发现,自我损耗会降低被试的道德知觉,从而导致被试更多的不诚实行为。[16]周频以考试为背景,发现自我损耗会增加大学生考试时的作弊行为。[17]
三、自我损耗道德行为后效的影响因素
首先,人格和个体差异会影响自我损耗的道德行为后效。人格特征是影响自我损耗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虽然自我损耗会增加攻击行为,但这种效应会受到被试的特质性自我控制水平的调节,特质性自我控制水平低的被试在自我损耗状态下对来自他人的激惹会做出更为强烈的攻击性反应,而特质性自我控制水平高的被试对来自他人的激惹则不会做出过于强烈的攻击性反应。[14]还有研究发现,虽然自我损耗后的被试更容易出现冲动性欺骗行为,但道德认同高的被试在自我损耗后其欺骗行为没有明显升高。[16]还有,自我损耗会降低亲社会倾向低的被试对他人幸福的关心程度,但对亲社会倾向高的被试则没有显著影响。[3]
其次,主观认知,特别是人们对道德任务的认可度和价值判断会影响自我损耗的道德行为后效。自我损耗的被试若认可道德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则损耗后效减轻。[17]如任俊等人比较了自我损耗被试在公平准则启动、利己启动和无启动三种认知启动条件下被试在独裁者任务中的分享行为,发现公平准则启动条件下的被试表现出更多的利他倾向和更少的利己倾向。[10]此外,自我损耗的被试若能感到随后的道德行为是自主的选择,则损耗的后效减轻。如周频考察了诚信承诺对学生自我损耗状态下考试作弊行为的影响,发现被试发自内心的主动承诺可以减少自我损耗状态中容易产生的作弊行为,而强迫式的诱导承诺则无法减少被试的作弊行为。[17]
此外,亲密关系的启动能够调节自我损耗的道德行为后效。人们进行自我控制是为了得到更有价值的目标,如亲密关系和归属感等。自我控制失败的后果很多,其中大多与亲密关系和归属感丧失有关,而反过来启动亲密关系则能促进自我控制,减轻自我损耗的道德行为后效。如Dewall等人发现自我损耗会减少被试对陌生人的助人倾向,却不会减少被试对家人的助人倾向。[9]
四、自我损耗道德行为后效的教育启示
当前我国德育工作呈现出强制性、约束性、被动性和他教性等特点,许多教育内容缺乏实践开放性和现实可操作性。造成这一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育工作中对道德意志的忽视或误解。道德教育不能缺少对道德意志的培养,而对道德意志的培养应以对道德意志内在规律的科学认识为基础。虽然已有德育工作者认识到道德意志的重要性,却没能正确认知到道德意志所内含的充分的个体自由性、环境变化性及其作用机制,产生了许多问题。[18]自我损耗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提示我们,道德意志的培养应从“无我”的道德意志转变为“有我”的道德意志。
首先,应理解、尊重学生的内在需要。对于学生那些“自私”的需要,不宜简单粗暴地否定,而应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引导。自我损耗降低道德行为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大部分人的内心都有某些自私的欲望,只有自我控制资源来抑制那些自私的冲动才能做出道德行为,自我控制资源下降,道德行为水平也会下降。我们的道德教育不能回避、违背这一心理规律,而应该认识它、尊重它、运用它,只有这样,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道德教育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引导学生自觉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自主选择道德行为。自主感能有效降低自我损耗对道德行为的负性影响[17],这一研究发现可以用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人们会尽量使态度和行为一致来克服这种紧张感。有自主感的个体认为选择道德行为是自己真实的内在态度,即使自我控制资源降低时他们也更倾向于做出与态度一致的道德行为以减少内心的紧张感;而没有自主感的个体则将选择道德行为视为外在压力而非自己的真实态度,当自我控制资源下降使得道德行为水平降低时,他们能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找到“借口”以减少内心的紧张感。因此,应加深学生对道德行为意义的理解,多给学生自主选择道德行为的机会,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道德问题,鼓励学生表现出自己对道德行为的思考,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的力量,让学生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再次,对学生进行自我控制训练,增强学生自我控制力量。自我控制资源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锻炼得到提高。有规律的自我控制训练不但可以拓展自我控制资源,抵制自我损耗的负面后效,而且其所带来的自我控制力的提高具有领域普遍性,即在某一特定领域(如:学习)的自我控制训练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中(如:道德行为)。[3]因此,可对学生进行有规律的较长时间的自我控制训练。此外,还有一些方法和技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自我控制水平,如提高学生执行道德任务时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水平、诱发学生的自我肯定等,可教给学生提高自我控制水平的方法、技巧。
此外,应尽可能地创设积极的道德行为情境。道德成长与道德情境密切相关,缺乏情境作为载体,道德成长将难以为继。[19]道德教育应努力创设积极情境,为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自我控制资源的角度,应减少让学生在自我损耗状态下必须进行道德选择的情况,当学生必须面临道德选择时,应保证学生充足的自我控制资源。还应充分发挥从众的积极作用,遏制或减少从众的消极作用。在上文中提到的任俊等人的研究发现,公平准则启动是告诉被试大部分参与者选择了公平的分配方案,这一条件有效地减少了自我损耗个体的坏行为。[10]可见,积极导向的从众有利于学生道德行为表现。
最后,不宜给学生的道德品质轻易贴上消极标签。人的道德行为具有波动性,它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根据一两次的行为表现就给某学生的道德品质贴上标签可能会有失偏颇,应综合考虑其行为背后的方方面面。尤其学生可塑性较强,其自我控制资源也不断发展,教师应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用积极的力量推动学生。
参考文献
[1] 吴鹏,刘华山.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学报,2014(9).
[2] Baumeister R F.Ego deletion and self-control failure:An energy model of the selfs executive function [J].Self and Identity,2002.
[3] 陈永昌,许燕,王芳,等.自我损耗:理论、影响因素及研究走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2(5).
[4] 陈咏媛,许燕,杨浩铿,等.自我损耗的后效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5] 袁冬华,李晓东.自我损耗:关于自我调控的一种能量模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6] 袁冬华,李晓东.自我损耗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及其克服[J].心理科学,2012(3).
[7] Schmeichel B J,Vohs K.Self-affirmation and self-control:Affirming core values counteracts ego deple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9,96(4).
[8] 窦凯,聂衍刚,王玉洁,等.自我损耗促进冲动决策:来自行为和ERPs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4(10).
[9] Dewall C N,Baumeister R F, Gailliot M T,Maner J K.Depletion makes the heart grow less helpful:Helping as a function of self-regulatory energy and genetic relatednes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J],2008,34(12).
[10] 任俊,李瑞雪,詹鋆,等.好人可能做出坏行为的心理学解释——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的研究证据[J].心理学报,2014(6).
[11] DeBono A, Shmueli D,Muraven M.Rude and inappropriate:The role of self control in following social norm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9(1).
[12] 于斌,乐国安,刘惠军.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3(7).
[13] Stucke T S,Baumeister R F.Ego depletion and aggressive behavior:Is the inhibition of aggression a limited resource?[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6.
[14] Dewall C N,Baumeister R F,Stillman T F, Gailliot M T.Violence restrained: Effects of self regulation and its depletion on aggress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7(1).
[15] Mead N L,Baumeister R F,Gino F,Schweitzer M E,Ariely D.Too tired to tell the truth: Self-control resource depletion and dishonesty[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9(3).
[16] Gino F,Schweitzer M E,Mead N L,Ariely D.Unable to resist temptation:How self-control depletion promotes unethical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11(2).
[17] 周频.诚信承诺对大学生自我损耗状态下考试作弊行为的影响[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2.
[18] 易小明,祝青.道德意志概念论析[J].哲学研究,2010(10).
[19] 王楷清,杨英.虚拟道德情境与儿童道德规范的建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0).
[作者:刘娟(1982-),女,云南永善人,昭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赵玉生(1967-),男,山东茌平人,昭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