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勇等
【摘要】 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在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上,医学院校应加大教育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 医学生 医德医风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7.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059-01
2014年度长沙医学院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的需求也对医,带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人们对医疗服务更大疗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日益凸显,从而严重影响医疗工作者各方面的问题,医疗工作者得不到尊重安全得不到保障,导致整个医疗行业正常的发展受到阻碍,同时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极大影响。
医学院校作为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摇篮,医德医风建设不但是其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其能否培养合格医务人员的核心日程。在医患紧张的关系中,除去患者本身的因素,医务工作人员的医德医风淡漠,道德水平低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即将成为医务人员的医学生来说,其医德医风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国家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中,明确指出“医学教育,德育为先。要将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十八大报告关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问题中,也提出了要“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1]医学生医德医风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必须循序渐进,有层次进行培养。
1 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情感的理论学习
医德医风情感是“医务人员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在职业实践中对医学道德关系和行为的感覺体验及其爱憎或好恶的情绪态度[2]”医学院校应努力为学生理论学习搭建合适的平台。医学生作为以后专业性极强的医务职业群体,医学院校不但要在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上培养其扎实的工作技能,更应该开设专门的适合医学生的医德医风理论知识课程,并使其医德医风理论水平达到一定水准,加大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力度,使医学生牢记“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历史责任和传承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
2 进行医学生医德医风情感的具体实践
单纯对学生进行理论学习,想要达到医德医风建设的目标是极其困难的。医学院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医德医风环境,在学校大会小会各种活动中提供良好的氛围,学校领导、老师应牵线带头,在假期活动,公益活动、学校品牌活动中,让学生更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医德医风,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进行阶段性的思想报告,培养其较高的素质。
3 提高医学生自我反省的能力
在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医学生本身更应该进行自我反省,自省的过程即是把良好的医德医风进行内化的过程,只有通过内化,才有可能培养高尚的职业情感。因此,医学生在一系列的德育学习中,应时常反思自我,对自身行为、思想、言论、意识等不足的地方知过必改。通过不断自我修养、逐渐养成高尚的医德情感[3]。
医学生医德医风的建设,不仅需要医学院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面,道德法律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何青芸等.新时期校园文化与医德医风建设研究.华章.2014(15):119
[2]孙雯波.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的现实表现与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92-93
[3]王星明,安园园.对医学生应注重医德情感的培养.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