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二五”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量不断发展,各省高职院校为适应市场需求也纷纷设置了报关及国际货运专业。但从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由于需求量巨大,学生能够很快找到相关工作岗位,但工作明显感到吃力,仍需很长时间的培训锻炼才能初步适应工作岗位,职业胜认能力不足。其中课程体系与企业实际需求差距甚远是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报关;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一、能力本位概述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能力本位”是相对于“学科本位”、“学历本位”的一个概念,它更强调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培养。高职高专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技能型应用人才是市场经济人力资源的基础,也是企业需求量最大的一个群体。高职教育是为各行业某一类岗位群培养人才,而这些岗位群是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企业管理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高职教育的目标和课程体系也要随之变化。在现实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两种偏向,其一是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其二是不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的人才成为简单操作工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应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与“高级实用型”的特点,“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基础,能保证学生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
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需求调查与目标岗位确定
1、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
本研究采用问卷的方法,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从事和国际贸易有关工作的近三年毕业生,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表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1,回收率81%。
2、调查结论
a中小型民营企业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
b进出口业务员、单证处理、报关、报检四个岗位是进出口企业提供的主要工作岗位;
c每个企业对岗位的人数需求少,但从事报关业务的企业数量多,对报关员、业务员、单证员的总需求总量较大;
d企业对报关才的需求首先表现在不仅要能掌握岗位核心能力,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必须持有国家或行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特别是同时持有两证或多证的人才,在人才需求上偏向一专多能。
3、目标岗位确定
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岗位设置上,不可能覆盖所有职业岗位,只能根据调查结果,选择覆盖面较大的职业岗位。另外,各校在专业设置上,有些相近的专业,其就业岗位可能部分重叠,在确定目标岗位时还应结合各个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而定,进出口业务员应为国际商务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把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目标岗位定为报关、报检、国际商务单证、国际货运四个目标岗位。
三、目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在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下,要通过社会需求调查,将行业企业目标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诉求系统、科学地纳入培养方案,我们通过对毕业生访谈的方式了解到对目标岗位群来说,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这样的几个基本能力。一、一般通用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包括学生的语言能力,交流技巧,阅读理解能力等;外语能力:由于该行业是外贸方面的业务为主,要掌握一定外语读写与表达的能力,尤其是能撰写和准确理解一些函电与单证的英文;现代信息处理能力,能够用现代信息处理手段收集处理信息,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和现代化办公设备。二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我认知能力,基本的行为规范和一些吃苦耐劳的品质,企业忠诚度。三、专业能力,这是学生掌握的核心能力,也是在培养计划中最著重培养的能力。包括单证制作与处理能力、报关报检能力、国际货运代理能力等。
上述有关职业能力的要求,是针对报关专业整个岗位群的,而且不够细化。因此,必须将这些诉求落实到具体的职业岗位上,这个过程就是职业分析。根据以上的结论,对报关、报检、国际商务单证、国际货运这四个目标岗位进行职业分析,明确各职业岗位的职业行动领域、主要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以及对素质的要求;从而为课程体系设置奠定基础。
报关员的工作任务是代表所属企业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事务。报关员要掌握与国际贸易业务有关的法律和知识,熟悉海关法规、规章并具备办理各项海关手续的技能。其核心能力包括报关单证准备与管理能力、报关作业实施与管理能力、报关核算能力、进出口商品归类与原产地确定能力、报关事务管理能力。
国际货运代理员的工作任务是接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委托,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国际货运代理员应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写能力,熟悉进出口业务各环节和交易程序,系统掌握现代物流、国际海上、国际航空、联合运输货运代理理论与实务知识,熟悉国际货运代理的流程,并能独立进行实际操作。其核心能力包括委托代理能力、订舱与托运能力、运输,中转,集运能力、仓储,装拆箱,物流服务能力。
报检员的工作任务是代理外贸企业向商检机构办理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业务。报检员应具备英语听、说、写能力,熟悉检验检疫有关法律,掌握报检业务基础知识和业务流程,并能独立进行实际操作。其核心能力包括动植物货物检疫办理能力、机电产品检验办理能力、轻纺产品检验办理能力、化矿产品检验办理能力、进出境集装箱检验办理疫能力、进出口产品免检办理能力。
跟单员的工作就是负责国际贸易中商务单证、运输与保险单证、进出口官方单证等各种单证的管理和操作。跟单员应系统掌握进出口贸易理论和实务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进出口业务各环节和交易程序。其核心能力是各种单证的缮制、取得、审核、修改和传递。
四、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1、构建原则
(l)人才层次的高级性。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高职人才以熟练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一线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2)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技能型人才
培养的宽口径、厚基础技能型人才。这里的“宽”与“厚”是相对的,高职毕业生不但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具有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
2、构建途径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模块化课程设计的特点适合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适用于一定的目标岗位群。因此,必须进一步探索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模块设计改革,加强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设计的合理性。进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模块设计,需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用工需要和职业岗位人才群需求,明确课程模块设计改革目标与方向,按照相关职业标准要求,安排课程。
根据以上观点,在课程体系根据功能分为:
(1)通用能力模块:计算机文化基础、英语、应用文写作、职业素质训练等。
(2)专业能力模块:分成三个部分。
专业能力基础模块是为了掌握核心职业能力所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数量不宜适当,可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整合课程内容;包括管理学原理、会计基础、经济学基础等课程。
核心专业能力模块包括商务单证模块、报关报检模块、货运代理模块。商务单证模块中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外贸函电三门课。在报关报检模块中,开设报关原理、报关实务、商检实务、海关法律、报关英语、商品归类等课程六门专业课。在货运代理模块开设了国际货代实务、集装箱运输实务以及航空代理实务三门专业课。
专业能力拓展模块: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结算、物流作业管理、电子商务实务和国际商务礼仪等。
在此基礎上还要开设单项及综合实践,顶岗实习等课程。
(3)持续发展能力模块:在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能力后,结合未来社会需求选择开设持续发展模块的相关内容,同时在选修模块高职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包括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义务劳动、自然科学类选修课、社会科学类选修课、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等。
总之能力本位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就业为导向,要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接轨, 以能力为本位, 实施系统的课程设置与调整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顾美玲.构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技能教学模块.时代教育[J].2014 (7).
[2]吴显亮.基于实践能力的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模块化设计.经济研究导刊 [J].2011(12) .
[3]祖天明.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中国市场[J].2011(49).
作者简介
1孔维东(1969—),男,安徽省淮南市人,副教授,管理学学硕士,研究方向:贸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