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一鸣
【摘要】《刮痧》这部电影很好反应了当今跨文化传播的一些障碍,片中许大同在美国生活八年,因为中国传统治病方式“刮痧”得不到美国社会的认可,并认为他是在虐待自己的儿子,惹来了一场官司。但是后来双方开始相互理解,实现了跨文化传播的超越。这部电影对于研究跨文化传播具有很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刮痧;文化冲突;文化融合;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188-01
跨文化交际是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或文化群体的信息交流和文化活动。它的意义在于:打破封闭状态,打破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意义的文化生态平衡,使人类文化传播与无限的可回收性。①跨文化交际是基于信息充分,主体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对淡判过程的基础,然而,现实中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经常充满霸权,误解,对立和冲突,这是难以实现的,这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
一、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是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了与国际的交流越来越多,跨文化传播也就成了必然。怎样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传播,就成了国际交流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最早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是美国,美国经历了早期的占领驻军文化冲击到二战结束,40-50年代的国际学生潮,60-70年代的国际移民与美国不同的文化在少数民族权利运动,使得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不断伴随实践问题的提出、研究和解决而逐渐进入传统学科的中心。②恰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跨文化传播成为一门显学。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西方跨文化交流的扩大,结合中国本土实际的研究,拓宽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视角。2000后,该水平扩张阶段和交叉学科,具有明显的学科意识,大量的人从自己的角度介入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包括新闻,语言,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类。国内的研究者逐渐认识到障碍物存在误读和特定的跨文化交际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社会交往中,注重研究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刮痧》中跨文化传播的障碍
电影男主人公许大同到美国八年,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但一场看似普通官司,实质是文化冲突和碰撞发生在这个美满的家庭。不同地区,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哲学,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民族传统习惯。因文化差异的存在,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思维方式的冲突,在庭审前听证会上表现得十分突出。这场听证会把中西方的文化冲突推到了极致。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思维特征,他们的思维是形象的联想想象思维模式。汉语是形象语言,目的是形,意义的词的形式,丰富的内涵,言简意赅。中国“意在言外的焦點。”,“言表”,对“象”与“意”在语言背后的焦点,与图像符号的隐含意义,图像比语言更重要。西方文字是拼音文字,客观事物和表音文字的反射之间没有接触,字形和意义之间没有动机,体现了“主客分离,我清晰的“西方哲学。电影中的公诉律师通过逻辑思维的方式来验证,推理,判断,从而得出结论,许大同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在法庭辩论时候表现得特别突出。
当然,除了逻辑思维方而的差异,最重要的还是文化差异。电影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许大同在老板而前打他儿子一个耳光,因为他的儿子和老板的儿子因为玩视频游戏发生冲突。为什么徐大同市打孩子?老板不能理解。后来,许大同说,我打他,因为他是我的孩子,我打他是尊重你,给你脸我才打他。这是中国人教育孩子型方法和态度,中国人把教育孩子和给人而子结合在一起,认为打白己孩子是给对方而子。而美国老板就不能理解,他认为这是一种对孩子的不尊重,孩子应该有独立人格,不能为了给别人而子而挨打。
三、《刮痧》中跨文化传播的超越
影片中许大同一家的遭遇,正是中美文化差异的缩影。这个负责儿童福利院的女人,虽然我不知道什么是刮,也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做,但她感受到了其中深深的爱。许大同的朋友和老板昆兰,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去中国城亲白尝试刮痧,当他意识到的刮痧的魅力和作用之后,立即在平安夜来到儿童福利院女人的的家中,要求解除对许大同的监控。然后他们两人同时去了许大同家,正巧遇到许大同为了给儿子送圣诞礼物,他身着圣诞老人的服装,沿着窗沿攀爬,每走一步,都有坠楼的危险,在场的人无不被他的行为感动。跨文化传播已经实现了跨越,我国的文化在爱的共同前提下得到了外国人的认可一切矛盾都化解了,许大同一家二口终于团聚了,大同和昆兰之间的误会也解除了,福利院负责人也理解并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虽然苦,但是影片的结局,这说明文化整合的过程,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爱是超区域超国界的,正是因为爱,不同文化才有了冲突融合的可能,它给观众带来的震撼是深邃而隽永的。
所以在跨文化传播中进行超越,首先得认同它域文化,只有接受并且认可了才能实现更好的沟通和理解。不然就只能像许大同一样,虽然在语言交流上没有障碍,但是在文化认同上和他人有很大的冲突,这样是无法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传播的,更无法实现超越。总之,要想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超越,首先得了解和认同其他文化。
注释:
①单波,王金礼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Jl.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1).
②拉里·萨姆瓦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M]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
③徐明华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文献综述以2000-2011年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为背景[J].新闻爱好者,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