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农村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灵处方

2015-10-21 16:48:42谭金平
关键词:农村学校职业倦怠

谭金平

【摘要】 农村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充满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疲劳和紧张状态。五个小心灵处方来帮助农村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怪圈。

【关键词】 农村学校 职业倦怠 心灵处方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1-007-01

农村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充满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疲劳和紧张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使其工作士气和创造激情倍受损耗,出现教师厌教、教学水平难以发挥、教育质量的下降等现象。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最需要的莫过于教师的热情,教师提升职业素质、实现专业化发展,最大的天敌莫过于职业倦怠。笔者就自己十几年的基础管理经验来分享一下应对农村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灵处方,以就教于同行。

一、帮助教师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激发心灵正能量

有人曾比喻,对某一事业的信念和理想是职业倦怠最好的解毒剂。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学生无私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对防止教师职业倦怠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除了努力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外,必须重视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端正他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探索开发教师潜在的人力资源,强化教师的奉献意识、质量意识和成就意识,使得他们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甘当人梯,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出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学校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改革发展形势报告会和师德师风教育等活动,对教师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认识教师职责,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

二、创建多元化评价制度,为教师健康心理护航

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校,肩负着政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任,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主力军。由于上面提到的原因,学生中尤其是留守学生中问题少年多、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有相当比例,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评价老师和学生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分数”,所以面对那么多不得不教的“差生”,教师教来教去毫无成就感。因此,除了要让教师享受到从教快乐,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还必须改革现行的评价制度,尤其是要摒弃一考定终身的落后管理模式,教育的评价要从终结管理转到过程管理中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的呼吁上,多从老师的工作量、工作的态度和工作责任心方面去考量,让教师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选准自我发展的突破口,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引领教师走上不断求索、不断成功之路,在校内形成,只有分工不同,岗位没有贵贱之分,人人都可在各自的岗位上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三、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为教师心理松绑

首先要树立“以师为本”、“教师发展第一”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进行民主管理。学校领导要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学校制度的制定必须有人性化的内涵,以充分尊重每一位教师为前提;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尊重、信任教师,确立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为教师创造展现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条件;要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解决后顾之忧,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再教育和发展机会;在评价上,摆脱狭隘的个人情感因素,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师,建立起公正平等的评价体制;校领导及时下基层与教师沟通,并把它制度化,作为考核校领导的重要依据。

其次学校层面的措施强调工作环境的结构性改变,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对教师的压力源及其它问题的敏感性,提高群体支持,竭尽全力解决教师超负荷工作问题。

四、搭建网络心理沟通的平台,适当为教师“减压”

许多教师工作产生懈怠的现象,往往是由于对校长办学理念不理解而作出的消极反应。此时,校长不妨“蹲”下身子,走近教师,听取他们的真实想法。在诚挚的沟通中,完善自己的办学理念,丰富自己的办学思想,化解教师的误会或偏见,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合力。同时可利用学校网站先进的信息技术、校园聊天室、网上谈心室、博客等,架起校长与教师之间跨时空的心灵沟通桥梁,使交流有了全新的互动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与特点,以网络作为载体,同教师进行网络“在线”沟通,既可以克服教师的心理畏惧感和抹不开面子,又可以节省时间和空间,进而扩展心理沟通的主体,提高心理沟通的效率。

五、构建有凝聚力的校园文化,升华教师心灵

校园文化作为一所学校内部成员所共同具有的思想作風、价值观念和行为态度,对其成员具有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凝聚力量。校长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完善自己的工作作风,要用高度的责任感和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营造团结、平等、和谐、幸福、进取的组织氛围,使校园充满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构建起宽松、高洁、清新、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以抵制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的物化”的弊病,从而达到学校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境界。让教师在这样优良的校园文化中,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才能激发教师产生强大而持久的行为动力,发自内心地爱岗敬业,累着并快乐着,“职业倦怠”自然无从产生。

[ 参 考 文 献 ]

[1]李红霞著《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教育科学》校长应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

[2]梁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朱祖益.给教师生活留点空白[J].中小学教师培训.

[4]王云娟.教师心理问题到底有多严重[N].中国教育报.

猜你喜欢
农村学校职业倦怠
养老护理员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5:46
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开展
农村学校创客教育发展之路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7:09:06
小班额背景下学生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0:35
浅谈农村学校管理艺术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0:09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