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学成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是主阵地、少年是关键期、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和引领者。结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件精神与当前小学教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况,从教师培训、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保障机制四方面提炼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教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学策略
一、引言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启蒙的、重要的基础阶段,学校是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教师是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力军。教师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师之德乃教之魂,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小学教师学习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小学生所感知认同并且接受,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二、当前小学阶段推进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意识多变的新特点,一些崇尚功利、追求特权的思想文化和有害信息正在校园借机传播蔓延,严重影响小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因此,小学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同时也存在新问题和新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小学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
第一,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一知半解,接受这方面培训很少。在对沧州地区小学教师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的调研中发现,4.1%的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个部分的基本内容”“不太了解”,能完整复述“三个倡导”的只占36.8%。迄今为止,参加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训的只有3.3%。
第二,某些学生反映除思想品德课外,课堂上教师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少,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涵不清、内容乏味、形式单一。在对沧州地区小学教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调查显示,25.3%的小学生对教师课堂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表示“没有兴趣”。造成某些小学生不同程度存在国家意识淡薄、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淡漠、勤俭自强精神淡化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1]。
第三,小学教师专门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设计组织的活动较少,或组织的活动只是应付检查,学生不喜欢,造成很多小学生思想困惑,虽然认可正确的价值观,但知行脱节。
第四,激励小学教师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基本没有建立起来,随着少年成长为成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持续生效,这很难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推行,并形成社会主流价值。
三、小学教师推进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小学教师在推进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建立健全教育(外在教育与内化教育)、宣传、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小学教师核心价值观推进的机制。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借助小学教师培训平台,加强小学教师自身修为,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中的作用比较特殊,因为他们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普及对象,又是价值观教育的引领者,所以作为受众与主体的内在统一体,教师在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引导力、感召力、凝聚力和示范性。小学教师应当深入学习、理解、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从而充分引领、带动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培训,才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首先,学校要充分利用小学教师培训的机会,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训,及时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新的成果,深刻理解其深刻内涵,这是提高小学教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质量的前提。如果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知半解或知之甚少,那将无法在课堂上让小学生得到真正的理解,何谈践行,如何引领。
其次,小学教师培训的宗旨是进一步增强小学教师在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使其对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的理解、阐释并提升传播效能,从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生意识形态形成过程中的指导地位,巩固小学师生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第三,在培训中,培训教师应针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采取专题讲座、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训。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全面、深刻、准确地领会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实施重点和注意事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教师的主导意识,从而引导小学生正确判断和选择价值观。
(二)以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课程教学是教师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依托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小学教师的一项新任务。教育部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中有机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教育内容,这就要求小学教师找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策略,充分发挥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键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课程建设
小学教师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与现在使用的教材进行深度融合研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发展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各学科内容、育人质量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小学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并且潜移默化,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获得积极正面的价值取向,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积极研发符合小学生接受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校本课程,并将校本教材的编制、课程内容的讲授、活动的开展紧密结合,寓教于乐,浅显易懂,让学生从中受到良好教育。
2.抓好课堂教学
“课堂”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沃土,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的教育评价的作用,积极构建健康良好的课堂氛围、树立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教师既要在课堂上教,又要在评价中领,不断促进小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主动性。小学教师要坚持教学的科学性,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切实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小学生自觉成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
3.发挥学科育人
小学课程中的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虽然各个学科承载不同的知识内容,价值观教育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各学科之间是互有关联,互有影响、互有促进。通过学习,全体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科教师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工作者”的理念内涵,更明白在各门学科中都拥有大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全方位地實施学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展示出不同学科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实现道德认知的形成、情感的升华、实践的落实。各学科教师应打破年级界限,开展同学科的交流,凝聚一心形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力,更好地构建学校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三)以实践活动落实顶层设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小学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适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传递给广大小学生,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提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小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使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实践活动的设计落实应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选取实践活动内容应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主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活动的系统性。以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规范实践活动内容,教师在内容的选择和编制上要讲求渐进性,从横向整合和纵向衔接两个方面进行设计。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载体方面,以国学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为核心内容,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编印国学教育启蒙读本,让学生朗诵《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国学课本。通过在小学开展国学教育进课堂、进学校、进班级、进家庭经典诵读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不断促进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2.教师通过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传承中,高度浓缩、提炼而成的正能量。而小学生因其心理发展水平与知识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一些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对他们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引导,提高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系统性,只有在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人为本,深入了解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变化的需求,设计并组织学生参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并对其有较明确的整体把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因素,以促进小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中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以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要保证小学教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主要是:(1)学校完善工作责任机制,建立目标管理体系,在学校管理中体现科学、民主、人本、诚信和公平正义,把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校的每一学科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资源。(2)学校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努力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平台,重视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为教师设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创建工作推进激励机制。(3)完善工作落实保障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软硬件建设,丰富教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载体,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环境,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顺利在小学推进。(4)完善评价制度,确保教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扎实有效。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师年度考核要求、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2]。
四、结语
在小学阶段加强教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汲取精神营养,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教师一定要发挥好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纽带作用,使小学生入心入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小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实践者[3]。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谢雄峰等.中小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与对策[J].新东方,2013,(5):30-34.
[2]徐长发等.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笔谈[J].中国德育,2011,(5):38-49.
[3]张广斌.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十条建议[J].中国德育,2015,(1):26-31.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小学教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与策略研究”,编号:20150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