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娃卓玛
摘 要: 《简·爱》是一部反映被压迫妇女的生活处境和精神面貌的小说,作为一部经典的女性主义文本,《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既有向传统挑战的叛逆一面,又有与社会妥协的保守一面。简·爱的性格中叛逆的表现在她的童年期和学生时代里,而她性格中妥协的一面则表现在她的个人精神层面和爱情婚姻生活方面。
关键词: 简·爱 性格特征 叛逆 妥协
作为十九世纪英国女权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简·爱》以其经久的艺术魅力和先进的思想内容吸引着数以万计的读者,尤其是作为传统女性叛逆者化身的简·爱,使多少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读者为之动情。纵观全文对简·爱性格的刻画既有向传统挑战的叛逆一面,又有与社会妥协的保守一面。
一、简·爱性格中叛逆的一面
《简·爱》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塑造了简·爱这个反抗的女性形象。这一女性形象在英国文今学史的妇女画廊中独树一帜,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显赫地位。
(一)简·爱童年期的叛逆
童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天真烂漫的、快乐的日子,而简·爱的童年是伴随挨打、受骂和恐惧度过的,是一场噩梦般的生活。父母的早逝,使年幼的简·爱成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可怜的小女孩,也使她成为一个比同龄伙伴更加成熟的、敏感的姑娘。在里德舅妈家中,她的反抗意识渐渐形成并有了一定表现。狠毒的里德太太嫌弃这个又小又瘦的“丑小鸭”,约翰兄妹时常拿事情笑话她、鄙视她,甚至周围的佣人也把她贬为一种最低等的动物。寄人篱下的孤儿多么渴望人间的爱和温暖,然而讨来的却是侮辱和厌恶,流血的心灵发出痛苦、不平的呼声:“我为什么老受折磨,老受欺骗,老挨骂,一辈子也翻不了身呢?我为什么会从来得不到别人的欢心呢?为什么我竭力讨人喜欢也没有用呢?”命运对简·爱是如此不公平,这样,在她潜意识中的反抗因素渐渐地被激起,并初显锋芒。狠狠地回击,就是简·爱对待里德一家虐待唯一可行的方法。作品第一章中,年幼的简·爱跟她的表哥约翰发生争执,骄横粗野的约翰殴打她、辱骂她,简·爱却不畏强暴,怒斥这个小魔王:“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是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的皇帝!”便跟约翰抱打在一起,但是简·爱还是失败了,她被丢进了阴森可怕的红屋子。她狠狠回击的第一个对象是约翰,第二个对象便是那个以恩人自居的里德太太,简·爱对这位人面兽心的恶婆的反抗也是一针见血的,当里德太太以一种盛气凌人的架势辱骂、训斥简·爱时,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站在她面前的、疲弱的外甥女竟然毫不示弱地跟她顶嘴,而且骂她;“我是不骗人的我,要是骗人,我就应该说我爱你了,可是,我声明,我不爱你,除约翰·里德外,世界上我最恨的人就是你。”“你不是我的親属,我很高兴。我这辈子永远不再叫你舅妈。我长大以后也决不来看你;我一想起你就恶心,你对我残酷到了可耻的地步。”“别人以为你是个好女人,可是你坏,你狠心。”通过在里德舅妈家中对简·爱童年生活情节的描写,使我们初步看到了简·爱性格当中叛逆的特点。
(二)简·爱学生时代的叛逆
劳渥德学校这段生活是全书中揭露反叛最强的一部分。劳渥德学校表面上说是一个慈善机构,其实是一座人间地狱,在这里被寄养的孩子受冻挨饿,甚至还要忍受挨打、罚站、剪头发等惩罚,使孩子们的身心受到了严重伤害。疼痛往往是伴随着饥荒而来的,由于缺医少药,得不到适当的休息,因此一场感冒竟夺去了几十个小姑娘的生命。这些景象彻底扫去了原先在简·爱心中的那些美好的想象,她痛恨这所学校,痛恨这所打着宗教、慈善幌子的学校,尤其痛恨那个所谓的大好人布洛克尔赫斯特,他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满口的仁义道德,实际上是杀害几十个小姑娘的凶手,他鼓吹惩罚肉体是为了灵魂的超脱,实际上是克扣衣食经费,自己从中得利。这一段的描写不仅是向社会公布类似劳渥德这样的“慈善学校”的黑色内幕,更主要的是想借助这样特定的恶劣环境进一步表现简·爱在里德太太家中就已形成的反抗精神。在劳握德学校,虽然有谭波尔小姐的爱护和海伦·彭斯的友谊,但是时常挨打、受骂,使这位倔强的小姑娘难以忍受,她不甘心受辱,痛恨压迫者,并且公开对人说:“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这就是简·爱的叛逆精神。
二、简·爱性格中妥协的一面
(一)简·爱个人精神层面的妥协
1.简·爱性格中自私的一面
关于简·爱的出走,众说纷纭,大多数认为是简·爱对最高境界的寻求,是一种追求自由、平等的表现。但我认为简·爱的出走跟她性格当中善的一面有点不符合,这里的反抗趋向自私,而且从这一举动中可以透视出简·爱具有传统、老化的观念,关于这方面我引用原文当中的一段话加以论证。“我自己的良心和理智也起来反叛我,责怪我拒绝他是罪过。它们说得几乎和感情一样响;感情正在狂野地叫喊着。‘哦,依从吧!它说,‘想想他的痛苦;想想他的危险一一看看剩下他一个人时他的处境吧;记住她的鲁莽性格;考虑考虑跟随绝望而来的不顾一切吧一一安慰他;救救他;爱他;对他说你爱他而且将成为他的。世界上有谁关心你呢?你做的事又会伤害谁呢?仍然不可屈服的是这个回答一一‘我关心我自己,我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支持,我就越尊重我自己,我将遵守上帝颁发的世人认可的法律……”,这段话已经很明显地体现简·爱性格当中的自私、传统的一面。既然她的良心和理智反对她出走;她也明白她的出走会给罗切斯特带来多大痛苦;这种痛苦已经逼到绝望的境地;并且她也非常留恋桑菲尔德,特别是它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她也知道她和罗切斯特的结合不会给任何人带来痛苦,但是,她最后还是离开了桑菲尔德,离开了罗切斯特。我认为简·爱出走的全过程就是她反抗的过程,但这也只是简·爱反抗的形式而已,最主要的思想根源是简·爱性格中传统世俗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是对社会的、道德的一种妥协形式,这是我们无法否认的。
2.简·爱性格中自卑的一面
简·爱性格中除了自私的一面以外,还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自卑。简·爱是自卑的,这种心理障碍自始至终伴着她,折磨着她。她认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她丑陋、无能,没有人关心她、爱她,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与自己无缘,包括爱情。在桑菲尔德府与情敌英格拉姆小姐相峙时,简·爱顿时意识到自己与对方在外貌、财产及地位等全方位的差距而自卑起来,同时她的第六感觉告诉她,罗切斯特喜欢英格拉姆小姐,于是,她就躲在幽暗的角落里,苦苦地逼迫自己回答一个痛苦的问题:你是罗切斯特喜欢的人吗?
后来,当简·爱拿着一笔丰厚的财产回到了桑菲尔德府时,面对着已成废墟的庄园,面对着已失明断臂成为残废的心爱的人罗切斯特,那涌上心头的悲哀中竟充滿了抑制不住的狂喜。从此,她再也不用“全副武装”地吸引罗切斯特,也不必为自己长得不美而耿耿于怀,她觉得此时的她是最安全的,自卑的人往往只有跟比他更弱小更无助的人在一起时才觉得安全或有几分优越。简·爱的这种强烈的自卑意识从某种程度上减弱了她的反抗性,也成了她与社会妥协的一个方面。
(二)简·爱对婚姻生活的妥协
从简·爱经历的两次婚姻风波中可以看出,简·爱的爱情婚姻观是:“没有判断的感情的确是一口淡而无味的饮料,而未经感情调和的判断是一口太苦太粗的食物,让人无法下咽。”她以为她跟圣约翰之间的婚姻是符合道德准则,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平淡并缺乏激情,是一口淡而无味的饮料,虽然可以尝试着喝下去,这种尝试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她不可能成为圣约翰的妻子。然而简·爱跟罗切斯特之间的婚姻是建立在真正的爱情之上,但是他们两个的结合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因为罗切斯特是有妇之夫,这种情形又跟简·爱的传统观念背道而驰,因此这种婚姻在她眼里就成为一口太苦太粗的食物,无法下咽,她就不可能成为罗切斯特太太,然而简·爱最后还是回到了罗切斯特身边,成了他的妻子,这是因为他们结合的唯一的“障碍物”疯女人死了,简·爱自然就喝到了一口甘甜的、正合她意的饮料。这杯饮料的喝下也成为简·爱与现实社会妥协的佐证。
经过了苦难历程的简·爱变得异常平静,令人惊讶地服从了德行,甚至差点儿成了圣约翰的妻子,但是最终还是在罗切斯特呼唤下,促使简·爱下决心反抗圣约翰,回到了罗切斯特的身边。为了使简·爱获得平等的婚姻生活,作者刻意地安排简·爱获得遗产进入她敌视和痛恨的贵族资产阶级行列,并对压迫她的社会秩序做了妥协。
人无完人,虽然简·爱性格当中有妥协的一面,但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被侮辱、被迫害的不幸妇女,简·爱的整个生活遭遇是令人同情的,而她直爽、单纯、倔强的性格特征和她那不甘受辱,为维护妇女的人格尊严、勇于抗争的精神,更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总之,不管是叛逆的简·爱,还是妥协的简·爱,她的身上都散发着一种自强不息的女性意识,这使她都成为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画廊中光辉夺目的妇女形象。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著],祝庆英[译].简·爱[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2]曾雪梅.寻求平衡:论《简·爱》中的女性主义[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
[3]魏琴.试析女性主义意识在《简·爱》中的体现[J].科教文汇,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