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摘 要: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小学教育阶段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要从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借助有效教学方法的辅助做起,加强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促进小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
一、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只有将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小学生抓起,才能逐渐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用强大的、正能量的精神力量去推动整个国家的进步和不断发展,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二、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的目标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语文知识,丰富语文知识储备,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同时还可以开阔眼界,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
1.重视教材中的人文元素分析,寓教于乐
语文学科的学习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课文中蕴含的人文知识,引导学生将学习和生活经历结合在一起,深入理解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春》这篇文章时,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大自然在春天发生的变化。只有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才能让学生对课文中所讲的内容轻松理解和记忆。
2.强化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加强人文指导
小學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认真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善于在预习教材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进行自我提问,进而找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能力提升意识,也引导了他们对自己人文素养的培养。
3.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发挥示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者和人文素养培养的引导者。要想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人文素养可以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进而在教学中对学生言传身教,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4.找到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途径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习惯,让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加深自己的文学沉淀;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加强语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表达能力。例如,可以定期举办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学习交流等活动,激励学生主动表达自我,展现自我风采,营造人文气息更浓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教育在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发挥示范作用,同时还要找到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给予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李红梅.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基础教育,2005,3(12):4-5.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