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擎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任何事情只要对其产生了兴趣,就会投入最大的热情和精力,遇到挫折也能够迎难而上,主动解决问题,确保最终取得成功。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热情学习,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游戏活动
小学数学相比于语文学科而言,由于其逻辑性、抽象性等特点,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十分枯燥,形象性、生动性不够强。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符合学生实际,学生喜闻乐见,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多形式、多途径地指導学生,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更有活力,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一、积极组织各类数学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最喜欢、最热衷的就是游戏,学生一听说游戏,都会非常乐意参加。可以说,儿童都是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中成长起来的。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积极组织各类数学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欢乐的气氛中学习、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概念、规律,与教师、学生共同分析数学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数学实际中。比如,在教学“十几减8”时,可以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让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形象
化、生动化、趣味化、游戏化,使乏味的运算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喜欢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学中玩,玩中学。
二、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数学类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表明: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手。小学生年龄小,学习知识更多的是靠具体形象思维,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积极开展操作类活动,依靠动作思维强化数学知识的学习、认知、理解和运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实践操作,调动学生眼、耳、手、口等各种器官,让学生画一画、摆一摆、玩一玩、分一分、搭一搭、滚一滚,让儿童感知数学问题,理解数学概念。
三、积极培养数学学习的典型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看到、听到、遇到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件,就能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强大的持续学习的动力。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发现并培养学生身边的典型,让学生把身边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这样的榜样对于学生来说更有影响力,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数学学习效率,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郭冬霞.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0(40).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