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中的幼儿“生活化”数学教育

2015-10-20 23:12蒋巧玲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9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逻辑思维生活化

蒋巧玲

摘 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儿童早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是指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自发地或在成人的引导下习得数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认知能力的过程。它强调儿童对自己周围环境中的数学问题的关注和兴趣,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体验和操作活动理解数的抽象关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逐步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 自发 日常生活 数学知识 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21-02

中班的许多孩子对于数学的学习并不感兴趣,有些虽然认识了简单的1-10数字,但是,对于数字之间的关系比较模糊。有的孩子,当老师抽出一个数字,却不知道这个数字是谁?在一节数操活动《爬楼梯》中比较哪段阶梯多,哪段阶梯少,大部分孩子能够较快区别谁多谁少?但小部分孩子却浑然不知。个别的还出现的数错现象!事后,联系了这些孩子的家长,家长们均表示在家有教育孩子学数学。

一、数学对幼儿存在的价值

1.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数字信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这一时代对个人的数学认知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力在各行各业的工作技能中日益重要。

2.数学学习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符号体系、逻辑关系和语言的表达方式,数学语言的准确性、条理性与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紧密相连。数学是思维的工具,同时“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学习和运用数学的逻辑和语言来认识周围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队思维进行加工、整理和训练的过程,具体形象是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但5-6岁也是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数学学习与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和发展密切相关,它对儿童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3.为进入小学的学习做准备

尽管人类的数学能力自婴儿期就开始发展,在学前阶段已经获得了相当丰富堵塞感性数学知识和经验,但要把这些感性经验和自发的概念上升到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还离不开成人有意识的影响。因此在学前阶段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姜维今后的小学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家庭教育中数学学习常见的误区

1.幼儿数学学习中很容易出现的误区就是认为幼儿可以通过语言的模仿和记忆来理解数或数量的关系,比如,幼儿会数到50,许多家长就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理解这些数的意义,但事实上,口头的模仿和记忆较容易,对于这些数以及数量关系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2.许多家长觉得学习数学就是做加减运算的习题练习。所以,还没等孩子理解数的意义,早已在教孩子“1+1=2”或者“2比1多多少”等,这些机械的数学学习,导致孩子对数学产生厌倦和惧怕,最终失去信心和兴趣。

3.家长直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数学学习中无法体会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家长缺乏一些随机教育敏感度,无法把握及时的教育契机。

4.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自然会学到不少数学知识,所以家长在家对于孩子的数的学习及引导几乎是0,孩子进入学校后,数学敏感度逐渐扩大差异,层次分明,导致个别孩子对于数避而远之。

三、理解“生活化”数学教育,助力家庭教育

“生活化”的数学教育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体验和操作活动理解数的抽象关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逐步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不是脱离幼儿生活的抽象的概念、定义和公式,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把幼儿学数学纳入到幼儿自然的整体学习之中,将数学教育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世界"中学数学,是我们的生活化研究所倡导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当学习内容和幼儿主席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幼儿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生活化”下的幼儿数学教学对幼儿数学的认知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若在生活中不好好把握数学教育,那么,孩子的数学概念和能力可想而知。

四、开阔视野,在生活中感悟数字

1.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字

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到处是数,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学”的世界中。比如,今天你吃了几碗饭?今天家里有几个人吃饭?你吃了几颗葡萄?等等,这些数都是隐藏的,分散的,作为家长,可以在、通过自己适时的引导,在不经意中让孩子对家庭成员的关心,激发孩子对一些事物的好奇心,同时也提高了孩子对数的敏感。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确立整合的教育观,根据孩子生成问题中的求知解惑、学习及发展等需要,将相应的有关数、量、形、时空等方面的数学内容较自然地与主题、与其他教学领域、与孩子的一日生活相整合,促进孩子多方面的发展。

2.利用生活素材让孩子积累数学感性经验

感性经验,指的是孩子对于知识一些简单的印象,比如说桌子是方的,轮子是圆的,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及空间方位的认识,日常的时间与事件的联系,如起床后应该先刷牙后洗脸,上公交车需要排队,公交车上的车牌号代表的意思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的过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发展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身边各种各样的数字。运用生活中的种子、豆类进行分类、间隔排序练习。在这种生活化材料的操作摆弄中,幼儿摆脱了正规数学活动中的任务压力,获得了一种更自然的无拘束的心境,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得到了无限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数学经验。

3.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景,引导孩子理解数概念

孩子们的学习,总是在游戏中慢慢积累经验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生活中,和孩子一起游戏,无形中发展孩子的数学能力。比如:许多孩子很喜欢骰子,特别喜欢摆弄,趁此机会,家长就可以慢慢的教会孩子骰子上的数,逐渐的可以比较大小,谁大,谁就可以抓小的痒痒,孩子们很喜欢。扑克牌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游戏工具,上面的数字清晰,还有和数字匹配的方块等形状,所以更加让孩子容易接受,花点时间和孩子一起玩扑克牌“找相同”“比大小”等,只要家长们有心,生活中任何东西,将会成为孩子学习的契机。从而逐渐培养孩子自己去发现和观察的能力。

五、把学到的数学巧妙地运用在生活中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自己的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数学教育不仅要联系儿童生活,还要引导儿童用数学。让儿童感受到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只有在运用过程中才可以为儿童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了直接经验和实际背景。

1.晚饭后到户外散步时,可以让幼儿数一路边有多少棵树,数一数楼梯有几层台阶。

2.在乘电梯时,电梯的运行方向和电梯的数字可以引导 “10以內顺数和倒数”。

3.学习了分类,在家庭生活申请幼儿回家整理自己的玩具,并能对家长表述自己是怎么整理的;请家长带幼儿去超市购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超市里的东西是怎么摆放的。

4.认识了数字,去电影院看电影或乘坐火车时,可以让幼儿根据票上的数字找到自己的位置;上街购物时,辨认自己要乘坐的几路公共汽车或根据车牌找到爸爸的车子等。

5.学了等分。当有小朋友在班上开生日会时,让幼儿懂得一个大蛋糕怎么分才能让每个小朋友吃到一样大的蛋糕。

6.学会了看时钟就应该有时间观念,懂得自己掌握时间,自己设计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按作息时间表起床、吃饭、去幼儿园等。

幼儿的数学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无法给孩子一些数学能力,但是,我们却能为孩子铺设一条学习数学之路,而这条数学之路不是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它是活的,隐身的,在不经意间的。要树立“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的基本观点,使幼儿喜欢学习数学并体验数学对其生活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嘉绥,李丹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楚云鹏)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逻辑思维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