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曾说,多余的话就像池塘的蛙声,树上的蝉鸣一样,人们或者不理会它,或者讨厌它;而雄鸡啼晓,寥寥几声,却能引人注意。教师要想有雄鸡般的魅力,就要让自己的言语具有准确清晰,循循善诱;通俗易懂,真挚感人;形象具体,妙趣横生;含蓄隽永,风趣诙谐;刚柔相济,顿挫有致等特点,使自己的口头言语提炼得如同蜂蜜一样,粘住学生。
教师教学的口头言语既不同于戏曲表演艺术的道白,又不同于单口相声中的独白,更不同于演说家滔滔不绝地讲演,它应当是对话体和讲话体相结合的产物。教师的言语具有启发性、情感性、趣味性、韵味性,这是形成口头言语艺术性的必备条件。
一、 言之有启,循循善诱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古人论画时常说:“画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教学口头言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要善于留有空白,弦外有音,留给学生以遐想、思考的余地,富有启发性。教师通过启发性的言语,把学生带入思想碰撞的境地,达到如此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语要做到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是何等的重要,利用循循善诱的言语又是何等的必要。
二 、言之有情, 真挚感人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充满情感的言语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理的启迪。教师的言语必须倾注感情,时而渲染诗情画意,拨动孩子的心弦;时而出语惊警,引起心灵的震颤;时而慷慨激昂,使人振奋;时而低沉悲哀,催人泪下……凭借这些富有情感的言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强烈的反响和共鸣。有位老师在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就用富有情感的言语拉开了“序幕”:同学们,大年夜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美好。一家人在温暖舒适的房间里,围坐在圆桌旁,品尝着佳肴,享受亲人团聚的欢乐。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陪伴着我们迎接新年的到来……但就在我们沉浸欢笑时,却有个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穿着一身破烂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叫喊着卖火柴……
学生听着听着,脸上都蒙上了一层阴雾。教师富有情感的言语,把学生引入了课文所描绘的悲惨情境,为教学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真者,精诚所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真亲未笑而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真贵也。”教师只有饱含对学生的满腔热情,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在是非善恶美丑问题面前表明自己鲜明的态度,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获得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高尔基说:“我可断言,同小孩讲话,必须要有趣味性。”教师要形成教学口头言语艺术,就得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灵活机动,使言语具有趣味性。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要使自己的言语充满趣味,吸引学生,就需要广采博闻,寻找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把它们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
四、言之有味 , 风趣诙谐
幽默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品质,它打破了课堂内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吉尔伯特·海特指出:幽默有多种功能。最明显的功能就是幽默能使学生富有生气和积极注意。一些明智的老师总是尽量的在引用一些新的幽默材料。因为他们相信三十五分钟的工作加上五分钟笑的工作效率是四十分钟不断地工作的效率的两倍。因此,幽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幽默是一种团结的手段,是改善师生关系的润滑剂。言语幽默绝不是冷嘲热讽。海特指出:有些老师把幽默理解为挖苦,讽刺学生以达到控制学生,会使学生身心遭到摧残。
五、言之有韵,顿挫有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大脑老是接受单调的信号,容易进入抑制状态,信号适当变换,才能使它的感受力旺盛而新鲜。课堂教学要打破单调的催眠刺激,就要使教学言语富有节奏性。
课堂教学最忌处于昏昏然的“温吞水”状态。音乐要有旋律,图画要有色彩,教学言语也应有变化。在教学中,语气的浓淡,声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感情的起伏,就自然形成了教学言语的变化。这种变化应该根据不同教材所规定的不同情绪而定。有的课文可用欢快活泼的语调流畅自然的讲述;有的课文应观点鲜明的分析、说理,层层深入。课堂上,只有一种腔调,一个速度,将会抹杀了不同课文独具的个性。
教师的教学言语就像作曲家谱曲,用七个基本音符组成一支支美妙的乐章,又像画家画画,用三种原色描绘出各种美丽的图案。既要丰富多彩,又要适应课文的特点和儿童的心理变化,以真实的感情,努力做到有疏有密,有抑有扬,明确而又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