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因素与中国财政管理体制问题探究

2015-10-15 14:34刘雪梅
中国经贸 2015年18期
关键词:文化因素管理体制问题

刘雪梅

【摘 要】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财政管理体制是由我国政治、历史、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也是文化背景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文化因素;中国财政;管理体制;问题

一、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问题和现状

1.我国属于高权力距离文化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主要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为原则。

2.我国一直以来实行集体主义,这使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没有把外溢论和公共产品论引进使用,虽然随着经济改革人们的价值行为已经发生变化,但是集体主义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3.由于我国属于不确定避免文化较低的国家,财政体制没有强硬的法律约束,比较注重人治管理。

二、文化因素

1.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是社会中低层次成员对权力不平等分配的承受程度,如果社会把权力和财富的差异制度化,并保持不变,那么就会形成权力距离大的社会文化;如果社会消除成员间的权力分配不平衡,那么就会形成权力距离小的社会文化。中国就属于权力距离大的国家。

2.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较为松散,集体主义较为紧密;个人主义重视个人意愿和个人利益,集体主义中重视集体利益;个人主义是管理个人,而集体主义是管理团体。中国属于集体主义集中的国家。

3.刚柔化

刚柔性是对男性和女性社会角色的认识,和男女之间分工的差异。阳刚型角色有明确划分,阴柔型角色划分重叠;阳刚型成员赞扬成就、物质、权力、雄心、决断性,阴柔型角色强调生活服务、生活质量、养育后代、关心他人。中国属于刚性较强的国家。

4.不确定避免

不确定避免是社会感受到的不确定性威胁,并建立更正式的规章制度,避免偏离的观点和行为,反映了社会成员避免未来不确定愿望的强烈程度。如果社会群体允许不确定因素存在,那么该社会群体具有程度低的不确定性文化;如果社会成员采取各种手段影响未来,那么该社会群体具有程度高的不确定性文化。中国属于不确定避免高的国家。

5.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

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主要是测量社会对于未来的取向。长期导向社会里人们重视用长远角度看待问题,重视坚持不懈、内心平静;短期导向社会里人们重视传统、重视面子、期望立竿见影。中国属于长期导向的国家。

三、中国财政管理体制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1.权利距离

权力距离是领导独裁程度和权力集中程度的体现,是社会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权力分配不平等的体现。我国属于高距离权力国家,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距,权力集中程度也相当高。财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虽然我国的财政体制一直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但是财政集权制特征还是非常明显。尽管中央政府把部分收支划给地方政府自主安排和使用,但是地方财政是中央财政的附属物,没有独立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

(1)年度预算全国编制

中央政府通过年度预算的指标直接对地方财政的收支和规模进行控制,形成统一预算体系。

(2)比例和基数的变化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补助率、上缴率,地方政府的收入基数、支出基数,都是采用一年一定的方法,使中央政府从本质上控制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配。

(3)财政收支项目全国统一

地方政府按照全国统一的财政收支项目进行收支安排,实际上只有中央财政属于一级独立财政。

2.集体或者个人主义

市场经济是以个人和企业为单位的经济活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以国家为单位的经济活动,这就从本质上否定了地方公共产品论。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没有引入外溢性论和公共产品论,而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结合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了地方、企业、部门、个人等利益。长久以来,中央政府直接规定地方财政支出的数额和范围,同时赋予地方财政同等数额的财力,所以上级财政直接控制地方财政。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追求个人利益虽然成为合理行为,但是集体利益仍然是社会普遍的价值标准,因此我国的财政体制可以说既以大局为主又兼顾地方利益。

3.不确定避免因素

不确定避免是社会成员避免未来不确定愿望的强烈程度体现,是社会群体对不明朗的容忍程度体现。在不确定避免程度较低的环境里,社会成员面对风险能够表示宽容,人们主要通过经验和直觉来灵活处理各种问题,更加关注通过自身行为的改变来适应环境,而非控制环境。

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主要是通过法律形式作为不确定避免的表现。虽然我国的财政体制划分了事权和财权,但是地方政府缺乏财政的独立自主性,因此财政体制缺乏财政事权和财权的基础。并且我国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财政体制,导致财政体制缺乏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和稳定的发展环境,处于不停的变动中。

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领导方法、制约手段也是不确定避免的一种表现。我国上级财政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计划手段对下级财政进行领导,只能对地方财政起平衡作用,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强。

四、文化因素与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1.重新划分财政体制,实行扁平化管理

由于我国财政层次过多,严重影响分税财政体制的正常运行,容易造成基层财政困难,因此应当重新划分财政体制,实行扁平化管理。主要表现在取消乡镇财政管理,实行县级管理乡镇财政;取消市级对县级财政的管控,实行省级管理县级财政;把财政层级划分为中央、省、县三级,从而增强各级财政管理的能力。

2.加强财政体制法制化和规范化

财政首先是政治和法律的制度,然后才是经济制度,怎样的政治和法律决定怎样的财政制度,所以财政体制和政治体制、行政体制密切相关。制度的不稳定必然导致地方政府预期的不稳定,进而造成制度失效,如果没有法律约束,没有把财政体制和健全的法律体系相结合,就很难建立稳定有序的财政制度。政府间的责权关系要建立在宪法和法律基础上,使责、权、利三者能够按法定程序进行,因此要完善中国的分税制就需要国家加强法律规范,弱化行政干预,为财政体制的运行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3.完善地方公共产品论

公共产品不仅是有形物质,更多的是劳务产品和无形产品。我国财政体制主要局限于分配领域,没有把财政活动当成产品,这就使实际财政管理中容易出现只花钱不重视效益的现象。因此我国财政体制要扩大财政活动的范围,使公共产品论符合我国财政服务的质与量。

(1)地方公共产品论中的税收价格是指人们享用公共服务所支付的相应代价,公共产品的成本和收费之间自就形成了直接联系,符合效用——费用——收税的思路,因此我国在进行经费改革时要对公共产品项目进行筛选,保留社会真正需要的环节来组织财政收入,这样不仅能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还能缓解经费增长带来的压力。

(2)地方公共产品论的外溢性使上下级、同级的不同地区之间拨款和补助相互联系,利于政府把成本承担范围和收益范围相统一,建立真正分级的财政独立体制,同时有助于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性和科学化,扩大社会服务程度。

(3)地方公共产品论从经济角度出发,对财政体制的问题进行发现、追踪、分析,有利于政府财政关系摆脱单纯停留于利益划分的局面。

除了以上分析的三个文化因素外,刚/柔性、长期/短期导向也对我国财政体制管理有着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智婕. 文化因素与中国财政管理体制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2]崔运政. 财政分权与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3]郑小玲. 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改革模式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1.

[4]李奕宏.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5]杨豪. 中国财政分权模式与地方政府行为分析[D].中央财经大学,2005.

[6]蔡冬冬. 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研究[D].辽宁大学,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因素管理体制问题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青春喜剧:欧美电影市场的文化调味剂
当代大学生微博名的调查归类及社会语言学分析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