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娟娟+李静
摘 要 中国的英语教学具有久远的历史,然而大学英语教学却没有明显的特色。目前我国所研究的英语教学法基本上是引自印欧语系国家,而英语教学在中国不是相同、相近语系之间的外语教学,也不是移民条件下的第二语言教学。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应根据不同的院校,因地制宜,倡导创新,学以致用。
关键词 英语教学史 英语教学法 创新 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8.045
Use Local Conditions to Apply Their Knowledge
——Opinions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CUI Juanjuan, LI Jing
(Foundation Department, Naval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Yantai, Shandong 264001)
Abstract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bu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as no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At present, China is basically the study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 is a quote from the Indo-European countries, but not the sam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between similar languages, nor the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under immigration condition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on the different institutions, local conditions, promote innovation, and apply their knowledge.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history; English teaching method; innovation; apply their knowledge
0 导言
英语在我国被列为小学、中学、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的必修课,有的地方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了英语学习,与投入的人力、物力规模相比,其教学效果并不成正比,最具体的表现是学生实际应用外语的能力不强(刘成 2003(9):25)。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全国普遍采取了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一切以等级考试为目标,考什么教什么;其次是“至今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最佳、有效的真正适合中国教学环境的教学方法” (董杰 2010(9):124-126)。
1 回顾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
从清朝开设同文馆算起,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同治元年(1862)7 月29 日,恭亲王奕忻等获得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它从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迥异于中国传统教育,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京师同文馆西学课程贯穿始终的核心是翻译活动和外语教育,教学中安排了丰富的笔译实践和口译实践。
20世纪60~70 年代,由于受到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加上我国当时特定政治气候的影响,人们对外语的认识很少,英语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董杰 2010(9):124-126)。这是一种较为原始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不很高,也没有上升到语言学、心理学或教育理论的高度。20世纪60年代起,国内高校的一些外语院系开始采用听说法,但只是进行局部试验。1978 年1月,全国第一个外语类刊物《中小学外语教学》创刊,该刊物首次介绍了南斯拉夫的外语教学经验。随后,相继有了《外语教学与研究》1978年9月复刊(1957年6月创刊,中间停刊两次),《外语学刊》1978年创刊,《中国俄语教学》1981年创刊。
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着重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进入90年代,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育学者们发现对交际法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并没有给我国英语教学带来理想的效果(董杰2010(9):124-126)。这个阶段人们对国外的语言教学法产生了更加广泛、深入的思考:有的坚持传统教学法;有的主张全盘接受新兴的交际法;有的主张新老方法折中;有的则对“方法论”进行质疑、反对“方法论”、试图超越“方法论”去探索有效外语教学(吴伊南 2010(2): 83-85)。
然而,在英语教学领域,许多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不理想,大学指导委员会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近几年来毕业的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普遍感到不满意,对口语及写作能力则更为不满。他们认为口语能力强或非常强的仅为5%,差的或极差的为37%,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参加国际会议讨论的仅为7%,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参加对外业务谈判的仅14%”(刘成 2003(9):25)。
2 寻求切近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法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具有灵活性、庞杂但却不乱的特点,因此古今中外,迄今没有哪位学者或者教育机构声称已经找到一种万能的教学法(秦秀白,蒋静仪2014:38)。中国的学生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无论使用哪种方法,似乎都没能达到预想的目的,例如听说法并没有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听说能力,交际法并没有使学生获得真正的交际能力。
在我国的普通大学院校中,英语教学大部分都是紧跟知名院校的模式。另外,过多依赖或推崇某一种流行的教学法往往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上产生某种偏差。Stern 在总结外语教学发展历史时认为,不同教学法的实际效果证明外语教学已经不能用单一的某种教学法来引领和规范(Stern,H.H 1999)。Richards 和 Hack于2001年推出了《语言教学的流派》的第二版,在总结反映近十多年来语言教学理论和方法实践的最新成果后,宣告了“后方法时代”的来临。
2.1 英语专业与非专业应区别对待
目前很多院校引进的所谓国际知名大学采用的教学法,事实上主要是针对英语专业的,故也只能适合于英语专业教学,针对非英语专业的教学来说,有些方法不具备可操作性,教学时间和条件也不允许。事实是前者学英语是主业,学时多,安排听、说、读、写、译等各个环节的课程,而且几乎每天都学,还配备专项的强化训练;而后者学英语只是副业,学时少,每周最多只上两三次课,这样的差别必然导致巨大的学习结果差异。因此,二者教学法的选择必然是不同的,所以适合英语专业的教学法并非总能适合大学外语教学。
2.2 不同种类的院校应区别对待
将地方大学和军队院校相比,地方院校因为学生身份不受很多限制,较之军队院校学员的军人身份来说,具备客观学习的优势,例如在线注册英语学习课堂、通过交友聊天的方式跟说英语国家的人进行口语或书面交流等,所以军队院校不适合这些流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法的采用上,可以在互联网受限的情况下,使用符合军队院校教学环境的方法例如,格言谚语教学法。格言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德育价值。将格言谚语引入教学过程,可增强军队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因,他们也可在欣赏外语文化精华的同时扩大词汇量、牢记语法规则,提高翻译及听说和写作等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军队院校的学员一方面要在德育方面修身养性,又要和地方大学的学员一样进行大学、研究生阶段基础课的学习,使用格言谚语教学法便是一个很实用、可行的一举两得的举措。
2.3 各个学科与专业应区别对待
学以致用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为了更加突出实用、实战目的,就需要将大海捞针般的英语课堂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进行具体划分。例如知识范围可分为“常识”和“专业”两个部分,“常识”可再细化为“语言文化常识”、“自然常识”、“社会常识”、“军事常识”等;“专业”则可细化为“专业基础知识”、“具体专业分支”、“特定专业应用”等,从而构成以贯彻交际性原则为导向的综合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系统。根据相应的专业知识,配备相对应的教材、教学资料,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跟自己专业和任务相关的英语知识。
目前各个院校都有高职、大专、本科等分支,主干的英语课程都统称为“英语”或“大学英语”,然而,以高职的学生为例,一方面课本上的知识对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实际帮助,另一方面,他们需要改进的英语知识太多,一两个学期的英语课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是占用了时间而已。试想,这两个学期,只供他们学习“社会常识”方面“交流技巧”的表达,例如:Greeting by Shaking hands“握手礼仪”、Having a Dinner “用餐礼仪”、Addressing Differences “称呼礼仪”、First Encounters “初次相遇” 等,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学生不仅在礼仪方面有所见长,还提高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有关这些知识方面用英语如何表达。此外,不同的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与其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避免在大学或者研究生阶段还纠结于长句、难句的语法、翻译。当然语言的所传递的文化含义需要学习者去揣摩、应用,便可尝试让感兴趣的学生学习“语言文化常识”,例如:Make Your Speech Brief “如何言简意赅”,Listen for Parts of Words “从构词法的角度抓信息”,Listen to Get Meaning Through Stressed Words “通过重读词汇获取信息”等,不仅学到了语言的使用技巧,还懂得了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常识。
当然,如果采用这种“知识范围”教学法,就需要广大的高等教育工作者进行大量的搜集、整理、研究、编排,从而制定出一套比较完整的知识范围教材体系,供不同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专业特点、层次特点学习实用的英语知识。
3 结语
英语教学法的选择应当考虑中国国情,考虑目前的专业实际需求,彻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更应考虑不同院校英语的教学环境,采用适合不同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力求在英语教学法研究和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上都能因地制宜,倡导创新思想,从而让英语能够真正为学生所用。
参考文献
[1] Stern, H.H.Fundamental Concept of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 刘成,谈玉光.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25.
[3] 董杰.多维视角下的英语教学法研究发展趋势新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9):124-126.
[4] 吴伊南.外语教学法的演变及“后方法时代”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3-85.
[5] 张焕庭.教育辞典[K].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6] 秦秀白,蒋静仪.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第一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