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贞
[摘 要]根据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系统模型,分析各生态主体及生态环境的作用功能。研究发现,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各生态主体间的资金融通不畅、金融生态链短粗、信用流水平较低、生态环境脆弱等。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应在健全融资服务体系、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建立融资综合服务平台等方面采取创新对策。
[关键词]小微企业;生态系统;货币循环;信用流;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5)03-0044-06
Countermeasures on the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icro?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system
ZHANG Zhan?-zhe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financial ecological system model of small and microenterprises, we analyze the function of ecological subject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orly financing circulation among ecological subjects, financial chain short, the lower level of credit flow,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the major causes for the difficulty in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icro?enterprises.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should perfect the financing service system,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capital market, complete the credit appraisal system, and set up a comprehensive financing service platform.
Key words:small and micro?enterprises; ecosystem; monetary circulation; flow of credit;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2013年《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分析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小微企业已经无可争议地占据我国经济版图半壁江山,小微企业数(含个体工商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4.15%,小微企业创造的GDP相当于全国GDP总量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1]。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和国际经济下行,近80%的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经营发展缓慢,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比重仅为29.4%,这与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严重不协调。金融机构服务对象的偏向,是导致小微企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拟用仿生学的理论,从生态系统的视角研究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探讨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制度创新路径。
一、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理论解释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国内外学者从企业发展规模、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探讨。例如,中小企业金融缺口理论、信贷配给理论、金融结构理论、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及金融体制和机制相关理论等。
(一)中小企业金融缺口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规模是影响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难易程度的因素。Macmillan(1931)在《麦克米伦报告》中指出,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对债务和资本的需求数额远远高于各级金融体系愿意提供的数额,即资金的供给方不愿意以小规模企业所要求的条件提供资金[2]。
(二)信贷配给理论
Baltensperger(1978)首次提出信贷配给的概念,他认为信贷配给是指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即使在某些借款人愿意满足合同约定的价格及非价格条件时也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形。Stieglitz & Weiss(1981)以信息不完全对称的信贷市场为基础提出了S-W模型,他们认为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形成信贷配给的根源,是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所在[3]。樊纲(2000)、林毅夫(2001)、刘宗歌等(2012)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小微企业与银行之间融资不顺畅的主要原因。
(三)金融结构理论
Raymond W.Goldsmith(1969)认为各国的金融结构具有趋同性,打破单一的银行体系,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建立开放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有利于经济的全面发展[4]。Banerjee(1994)和Berger & Udell(1995)研究指出,相对于大型金融机构而言,中小型金融机构更倾向于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服务,因为中小金融机构在获取小微企业信息方面存在更多的优势。林毅夫、李永军(2001)认为中小金融机构地域性强,能够比较便利地获取当地中小企业的经营与信用状况 ,融资服务的交易成本比较低,可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可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5]。林毅夫(2009)认为,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的需求相适应的金融结构才是最优的[6]。巴曙松(2010)提出,依托大银行体系的改造,充分发挥多种性质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的辅助作用,推动创业板市场的发展,有效破解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的困境[7]。
(四)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Berger & Udell(1998)认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资金需求是不同的,融资结构会发生动态变化。在创立期,企业亟须发展资金,但由于资产规模小、信息不透明等,难以获取外源融资,主要的融筹资途径是内源融资。在成长期,企业可抵押资产增加、商业信用及信息透明度有所增强,可吸引风险资本和银行贷款等外源融资。在成熟期,企业财务制度、信息披露机制等进一步完善,可通过股权融资获取外源资金,降低债权融资比重[8]。
(五)经济运行机制、体制影响
汪玲(2005)、温松茂(2008)、白锐锋(2010)、郭盛锋(2011)等分析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的现实问题, 并从法律、金融、财政和小微企业自身特点,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李建林(2013)、刘金(2013)等认为体制、机制的不健全是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并且建议应当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以解决小微企业成长中所面临的融资难问题。
以上研究的成果,对于我国的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成因,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由于我国金融体系、法律体系、信用体系、地方行政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本文拟借鉴生物学理论,从生态系统的视角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的制度创新路径。
二、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及功能分析
(一)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自然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具体可分为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个组成部分。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并借由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连接,来维护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瓦解和崩溃。参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本文将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系统分为金融生态系统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两大部分,其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图
金融生态系统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对金融主体所从事金融活动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仿生化描述和分析的工具。徐诺金(2005)认为,金融生态系统是各种金融主体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形成的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9]。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及市场的金融供应与经济活动体系的金融需求不协调,“金融堵塞”和“资金逆配置”的问题同时存在。一方面,大量银行存款和民间资本不能进入实体经济,难以满足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大部分金融机构的贷款过多地流入低效率的大中型企业,而部分急需资金的成长能力强、创新效率高的小微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
鉴于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做好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既是金融部门的社会责任,也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系统的主体分析
1.生产者。是指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的直接生产者,即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是资金盈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它们主要以发行间接证券的方式形成资金来源,然后把这些资金投向贷款、收益证券等金融资产。其中,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导,依然是资金供应的主力军,应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主要的资金支持。小微企业金融市场主要包括中小板、创业板、集合债券、集合票据和报价转让系统在内的复合资本市场体系,可通过发挥资本市场的资金聚集功能,增强对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民间资本的吸附效应,带动民间资金以股权形式投资小微企业,可作为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2.消费者。小微企业是资金需求和使用的主体,应把从生产者那里筹集到的资金合理安排使用,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并按有关合同、契约的规定及时偿还所借款项和约定的投资回报,以提高投资者再投资的积极性。并努力树立良好的商业信用和企业形象,使资金在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间形成良性循环。
3.分解者。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及审计服务机构、担保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作为系统的分解者,能够把经营亏损的企业或组织,通过资产评估、破产清算等方法,将它们占用的资金重新分解、分配,以供金融机构再次吸收利用,形成金融资源的有效循环。良好的分解者能够有效降低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运作成本,提高系统的运营效率。
4.调控者。金融生态系统的调控者主要指“一行三会”,即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他们根据法律规定对一国所有金融机构进行监管,通过制定合理的金融监管制度,确保各类金融生态活动的有序进行,促进金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能够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度控制金融生态系统主体的总量、结构,形成良好的金融竞争和合作秩序。
(三)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环境分析
借用自然生态系统的理念,本文将小微企业金融主体运行所依托的生态环境分为经济基础、社会信用体系、法律制度环境、地方行政环境等四个主要部分。
1.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土壤,是小微企业融资的动力来源和经济依附。经济基础决定着小微企业金融体系中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的发展空间和能力,是影响区域金融生态系统质量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增强,可有效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的消费环境,提高其消费水平和储蓄、投资水平;同时区域强大的经济实力、健全的基础设施等又能吸引外资的大量流入,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从根本上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的资金不足问题。
2.社会信用体系。诚信是指签约双方对契约和承诺的遵守,具有内在自律性和外在约束性,两者有机结合使诚信成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人们的共同信仰和追求,形成一种诚信文化[10]。诚信文化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因素,分为诚信企业文化、诚信行政文化和诚信社群文化等,涵盖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系统的诸多领域,通过影响小微企业、金融组织、监控机构、中介机构的形象和信用,直接对小微企业金融生态主体的活动产生激励与约束作用。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包括信用登记制度、信用评估制度、信用风险预警和信用管理制度以及失信的制裁与公示制度等[11],既能保证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的有效监管,又可帮助金融机构全面了解小微企业的资信状况,大大增强小微贷款的可操作性,为小微金融生态系统的顺利运行提供必要的支持。
3.法律、制度环境。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健全的制度安排可有效保证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系统的有序运行,为小微金融主体提供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完善的金融机构准入、退出机制,既可有效打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通道,也可以使一些陷入经营困境的金融机构及时退出金融市场;健全、规范的中介机构的法律法规体系,可有效规范机构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减少乃至杜绝中介机构提供虚假、片面的咨询、评估信息行为的发生。总之,完善的小微企业金融法制体系,可有效保护小微企业自身及债权人、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打击金融违法行为,促使企业重视诚信意识和道德规范,最终提高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
4.地方行政环境。在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系统中,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和担保机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解决的润滑剂。政府部门可应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直接提供贷款、提供特殊贷款担保,建立风险基金、简化融资审批环节等措施,为小微企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以特定的资金和担保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三、基于生态系统的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解析
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具有演进性、竞争性、制度性、有限调节性的特征。小微金融生态主体间的货币循环等同于生态系统中各主体间的物质交换,信用流动等同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政府、监管机构及中介服务机构的有效服务在金融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各主体间的资金融通不畅,信用流、服务流的水平较低,政府调控乏力,将会导致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系统的非平衡发展。
(一)小微企业金融生态资金需求者本身的问题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缺乏相关的信用记录、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以及经营状况、财务数据不透明等问题,企业贷款缺乏有效的抵押、质押担保,银行对其信用和还贷能力存在质疑,限制了贷款的发放。之前一度奏效的企业联保、互保也由于信用问题出现了“欠债跑路”问题,联保、互保企业面临较大风险,进一步加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小微企业普遍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缺乏关于人才培养、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市场营销等的系统方案,银行难以找到合适切入点加以扶持,使得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扶持难以进行。
(二)小微企业金融生态主体间资金融通不畅
金融的本质是为经济发展服务,但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够健全,资金融通渠道不畅,大量闲散资金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成为民间“游资”,居民投资渠道少与企业贷款难、资金紧张的问题同时存在。大型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机构体系,一直将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主要的贷款对象,对小微企业贷款服务力度不够,小微企业庞大的融资需求难以满足;许多地方银行机构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有限;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股权投资机构等新型金融组织数量少,服务缺乏有效监管,服务覆盖面、影响力有限;民间融资受现行的金融体制和法律法规的影响处于灰色状态[12],常以非法集资和高利贷的形式影响正规金融秩序,甚至对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不利影响;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的出现,传统的信贷调查模式难以核实客户的真实融资状况,造成信息极度不对称,也影响了这些新型金融服务方式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此外,政府的财税扶持落实不到位,许多小微企业税负重、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大、收益低,使得小微贷款发展缓慢、小微企业进一步发展压力大。
(三)小微企业金融生态链断层、短粗化
在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中,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所占比重过大,“居民—银行—小微企业”的资金链条成为小微企业金融生态链的主导。据统计,2013年银行存款在居民家庭投资组合中的份额仍占近60%,而银行将吸收到的资金大多贷给了效率不高的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的贷款满足度仅为57.8%[13]。各商业银行的资金余额充足,但适合小微企业需求特征的金融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出现金融服务产品的“断层”,既影响了小微企业的正常发展,也削弱了金融机构的利益创造能力。同时,由于资本市场建设滞后,小微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居民-小微企业”形式的直接投资链条发展很不规范。互联网融资平台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小微企业借款额度低、期限灵活的需求,但是仍存在需要抵押物、借款成本高、信息泄露风险大等问题,还有待金融监管措施的出台。
(四)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系统的信用流循环不畅
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立法滞后、监管缺位、服务不规范等问题,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小微企业信用记录、信用评估、风险预警、信用信息查询、共享服务网络等尚在建立之中,金融机构难以全面了解小微企业的资信状况,无法评判其资信等级,出现了对小微企业“惜贷”的现象。部分发展前景良好的科技型、环保型小微企业,理应得到银行的扶持,但因缺乏相应的信用历史,在现有的贷款审批条件下,根本贷不到所需的款项。资金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现行的失信惩戒体系不完善,公安、法院等对企业失信行为和失信者缺乏有效的惩戒,失信的违约成本较低,从而助长了失信、违规行为的发生。信用制度的不健全、信用环境的恶化是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银行不良贷款难以管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系统的法律制度环境脆弱
由于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准入、退出机制不完善,民间资本、外资资本等进入金融领域的路径不畅,使得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系统的资金供应不足[14];现行金融监管制度下,多数金融机构可以自主经营,但很难做到自负盈亏,经营亏损的金融机构尚无法及时退出金融市场;现有法律、法规的执行难度较大,对银行债权的保护能力比较低,当小微企业贷款出现市场性风险或信用风险时,银行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对经营损失的防范使得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门槛”难以降低;另外,我国金融中介机构的法律、法规及配套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中介机构“违法、违规成本”较低,虚假的咨询与评估信息影响了银行对小微企业资信状况的判断,导致银行不良贷款时有发生[14];政策性担保制度不健全、运作机制不畅,缺乏合理的担保机构与银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政策性担保融资的作用难以发挥。
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制度创新路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微企业融资难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制度和外部环境的原因,小微企业自身经营的不确定性、企业管理的欠规范性等问题需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加以解决。小微企业与其他生态主体间的关系协调、外部生态环境优化的根本出路在于融资制度创新。
(一)落实相关政策,健全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地方政府要在相应法律法规的引导下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落实扶持性的财税政策和监管政策,对金融机构的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差异化监管,扩大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应鼓励大型银行充分利用机构和网点优势,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力度;引导中小型银行将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和自身战略转型相结合,优化现有的信贷结构,给予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较大的银行机构批量设立分支机构的优惠政策,加快社区支行、小微支行设立步伐;建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零售银行,专门从事小微企业、个人融资等业务;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鼓励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民营金融机构;利用税收减免、资金补助等方式鼓励政府支持的担保机构,促使其合理确定担保费用,提高小微企业的担保业务规模。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互为补充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二)创新融资方式和工具,加快资本市场建设
各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应根据小微企业的区域分布特征,在小微企业集中的区域增设营业网点和服务机构,积极开展面向小微企业的融资业务。要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小额、快速、灵活”的特点,以存款、结算、融资、理财等服务为基础,为小微企业提供全面的融资服务。根据小微企业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等,提供不同期限、不同种类的融资产品和服务,利用授信开证、押汇、融资租赁等多种手段,不断完善、优化小额循环、动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订单质押、保单质押等抵押贷款模式[15],提供丰富多样的银行融资品种,探索区域小微企业的产业链融资、商业圈融资和企业群融资等新型的融资方式。
在完善和优化小微企业银行融资体系的基础上,支持小微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融资,提高其直接融资比例,为未来的发展提供长远、充足的资金来源。大多数小微企业的规模较小,资产总额较低,难以达到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要求。因此,要加快推动创业板的制度创新,降低小微企业上市的财务准入标准,为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小微企业搭建新的融资和投资平台;尽快启动上市小微企业的股权质押、信用贷款等再融资业务;加快落实“新三板”交易支持平台的建设,探索适合小微企业的融资品种,完善股权投资退出机制;推进集合信托、金融租赁、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等融资渠道的创新,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小微企业增信债券的发行规模,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15]。
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搭建小微企业民间融资平台。通过众筹等模式汇聚资金,借助于P2B、P2P等网络平台,有效地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手续繁琐、融资额度不够、融资期限不灵活等问题,最大程度地满足小微企业融资“小额、快速、灵活”的要求,并为民间财富实现增值提供更多选择空间。
(三)创新信用制度安排,完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背后,一定程度上源自国内征信体系的不健全,国内征信体系的建设对于整个金融行业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其一,各级政府要设立专门的机构,以央行征信系统为基础,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整合人行、工商、税务、财政、科技、劳动、水电、环保、质监、海关等公共政务及其他信息,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共享[16]。其二,要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开展小微企业综合信用评价和市场交易、融资、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的专项信用评价,并结合企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信用等级的跟踪评级。其三,要加大小微企业征信机构的创新和建设,建立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担保基金,促进基金负责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完善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业务,鼓励金融机构为信用记录良好的小微企业优先安排信用贷款[17]。其四,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鼓励商业保险和信用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小微企业融资保险业务,促进小微企业信用水平的提升,同时降低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15]。
(四)创新金融服务理念,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平台
探索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平台由线上网络平台和线下实体平台组成平台。线上平台为用户融资提供“在线金融产品查询”“在线金融产品申请”“推荐智能融资方案”等功能。线下实体平台组建专业的金融综合服务团队,提供征信查询、信用评价等配套服务。企业自网上提交贷款申请开始,即有专业线下团队及时跟进并全程指导,量身打造专业融资方案,通过“网上与网下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的方式,形成集金融产品与服务、企业情况与需求、中介服务与信用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小微企业综合性金融服务体系,打破资金供求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资源整合力度和信息传递速度,为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快捷、高效的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
工商总局.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EB/OL].[2014-03-31].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
Macmillan.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Finance and Industry[R]. Comnd, 1931(7):38-97.
Stieglitz J E,A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 1981(4):393-410.
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1996.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10-18.
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9(8):4-17.
巴曙松.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J].西南金融,2010(2):7-9.
Berger A N Udell. 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 the Role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2:613-673.
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35-45.
王朝玲.社会诚信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J].2005(7):204-205.
刘彤.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用缺失问题及解决[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06-110.
周德文.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重在改革创新[N].中华工商时报,2012-05-30(7).
信用委.中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M].简要版,2014.
杨林,颜金林.我国金融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07(3):65-67.
曾国安,胡伟业.以制度创新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N].经济日报,2013-10-08(15).
彭丹.创新思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N].经济日报,2014-08-07(14).
蔡晓阳.金融综合改革视角下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J].金融与经济,2012(8):56-58.
[责任编辑 张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