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爱春
【摘 要】初中化学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开展方式,并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等几方面深入阐述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初中化学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初中化学的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增强其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当前,不少学校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却未能注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有不少学校已经开始重视教学环节,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简要分析了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开展方式,并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等几方面深入阐述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初中化学教学新模式。
一、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的阐述
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等方式,笔者对当前已经开展化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虽然不少学校已经意识到初中化学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简述如下:
一是不少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没能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与课程特征转变教学观念。二是一些教师依旧以一言堂的模式进行授课,不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也没能结合化学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为其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是仅是以教材和大纲作为课程教学的依据,无法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化学教学对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结合以上的分析,笔者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1.教师要有良好的创新教育意识
教师应意识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激发和培养,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系统工程。而教师是否具备充分的创新教育意识,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因此教师应结合化学课程的进程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在教学计划中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来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实践。
因此,教师必须对传统教育理念进行重新审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教育观念,转换自身的教育思维模式。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难以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灌输性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也不利于其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加之过度拘泥于书本和课程大纲,导致实践应用因素偏弱,难以对学生知识的拓展起到积极作用,也就无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的创新教育意识首先应体现在良好的创新思维,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在具体题目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渐树立创新意识;其次还应具备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应注重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并随时关注专业动向,积极完善自己,做好学生在实践中创新的引路人。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的创新教育意识可以充分体现在引导学生探索一些新的解法方面,笔者在实践中,鼓励学生不依常规寻求变异,通过创新思维得出新的知识。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时候,教材上只是简单地说可以通过大理石或者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虽然可以用实验验证,但学生并不能从中了解到什么。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在教学中笔者给学生提供了稀硫酸、盐酸、澄清的石灰水、大理石、纯碱、草木灰,让学生通过两种实验装置分组进行实验,从而选择出最佳的组合,同时找出两种装置各自的不足。
2.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要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鼓励和激发。教师应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水平进行详细了解,通过合作教学、项目教学、元认知教学等多种模式的运用,以及适当的引导和鼓励,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价值感与成就感。在学生的思路与教师思路产生矛盾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辩论,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引导和肯定,增强其学习兴趣与对自己的信心。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就应该在课上将学生作为真正的学习主体,给其思考与自由讨论的机会,鼓励其举一反三,以思维的迁移来实现新知识的掌握,如在初中化学中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知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起它们之间反应的内在联系。此学习方式是在学生已有基础知识上的再创造,学生设计的知识框图可能多种多样,其创新思维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总之,初中化学教学只有注重能力培养,才能有利于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在教学中,应充分结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与个性特征,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鼓励创新的教育方式和密切结合实际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激发,进而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向虎.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3(48).
[2]高平.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微粒观的研究[J].中学时代,2014(12).
[3]黄爱红.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3(14).
[4]林彰颂.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