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龙
在课改的研究与实践中,“教育模式”这个词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其中,有些“教育模式”一直在硬挺着,但不少“教育模式”成了美丽的肥皂泡。“模式”的本义,是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它把操作流程“傻瓜化”,既简便易学,又可提高效率,最适用于工厂化生产。但是,模式不适用于教育。学校不是浇铸车间,教育活动不是生产线上冰冷刻板的工序,教育需要适应社会乃至引领发展,丰富多彩和创新变化才是教育的本性。把“教育模式”当作一个词谈谈用用是可以的,但如果一定要把多彩多变的教育活动往“教育模式”里挤,那一定会犯错误。要使教育领域的改革取得真正的效果并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教育模式”。
一、教育模式是经验的提炼
每个行业每件任务都有一定的运作程式,那些较好的做法或经验,在经过整合提炼后,就固化为模式。经验可以是零散的,也可以是系统的,它还能够改进充实;模式则必须是系统的,完整的,它是经验的终结性精加工。教育模式的优点在于让人看到一个高度,而其弊病则在于它把自己钉死在某个高度上。
1.教育模式的独特性。首先是地域色彩。没有地域色彩的东西就没有特色,但有地域色彩也易于失去普遍性。地域环境制约着模式的出现,人们习惯于认可地域差别,把很多现象归结为地域问题,唱歌仔戏的老戏骨是吼不动秦腔的,以十二时辰刻计一天的大清是不可能诞生泰罗那样掐秒表的企业管理的。但是当问题涉及教育,涉及这个关乎家家户户的大问题时,要求公平均衡的高质量服务的声音就压倒一切了。教育模式有力地诠释了地域的差距,经济发达的、人才之间竞争比较激烈的或者官员民众比较关注教育的地域,容易创造和推出模式;而经济落后的地域,则难以创造教育模式,即便创造了模式,其影响范围和力度也十分有限。
其次是英雄色彩。模式创造者大多具有过人的胆识和进取的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表现欲望。教育模式的创造者在个性特质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要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就个性特质而言,要创立模式就得在思考问题方面比别人更灵活、更全面、更深刻,在综合能力上比别人更突出、更协调、更完美,在人格整合上比他人更独立、更健康、更积极。某个“教育模式”可行与否,最终都要落在教学方式上。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当下流行的教学方式也有许多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模式创造者总要敏锐地判定切入点,果断地把握时机,分析、承传、批判和总结,并注入社会发展的新元素。
2.教育模式的典型性。首先是时代特征。教育作为传播和延续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明显地镌刻着时代的印记,教育模式也是或希望是一个时段一个区域的典型。从《论语》可以看出,孔子对身边许多学生的个性、需求、能力、潜能等都有透彻的了解,在“备学生”方面做得相当充分,用一对一或小规模的讨论来引导学生,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但没有谁把老夫子的私塾教育打上“孔氏模式”的记号。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很多教育模式都缺乏自己的“芯”,新中国成立之初受苏联影响,改革开放后受美国影响,都以浓浓的洋味儿取悦于上下,在产权尚且模糊时就贴出一张“模式”标签,又焉能不受质疑?
其次是匠心独运。孔子的时代,人们没有创造模式的思想观念,换成今天,孔子就理所当然是“综合课程之父”,是“社会实践”课的创始人,是“对话中心教学”模式的首创者。改革开放后,西方教育思想潮水般涌入,在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同时,人们也在总结自身的经验,反复地筛选、比较、分析和综合,不断推出“张法”“李式”“A步法”“B环节”之类模式。有些模式,是创立者们披沙拣金、反复锤炼得来的,在一定范围里行之有效。但是,当模式创立者专业水平进一步发展,模式已经“系统过载”时,他们舍不得摧毁亲手创立的“事业”,不敢再次尝试充当探路的工蜂,那个曾让他们操心、让他们辉煌的“模式”往往就变成了持续发展的壁立悬崖。
二、教育模式是定格的缺憾
时空不同、人员不同、条件不同,模式就无法套用,模式因此成为创造者和取经者的隐痛,变成了“值得收藏的伤疤”。《周易》的“既济卦”,是六十四卦中最当位最规整的,但它却不是上卦,就是因为它已经成事,已经僵化,无法继续有作为。模式是排除任何正在发展的事物的,世上不存在持续进行的“发展模式”。固守它就终止发展,要发展就得突破它,这正是教育模式的尴尬所在。
1.教育模式的局限性。首先是无法复制。学校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天天一年年都在变化。教育的乐趣其实也就在这里,每天都有无穷的问题,每个问题都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不同方法可能得出一样的结果,相同的方法可能得出异样的结果。即便是模式创造者也不可能反复套用自己的模式,只要场合稍一变化,模式的效力也就有差异。套用别人模式的,问题就更多了,因为你总是比不过模式的创造者,你对他的模式的理解难以像他那样细致入微,你对他的模式的应用难以像他那样得心应手,你对他的模式的忠诚难以像他那样全心投入。所以教育模式的产生有时有其价值,而教育模式的推广则难以获得相应的价值。
其次是时效有限。严格点来讲,这个世界的上一秒钟和下一秒钟就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把条件再放宽些,我们也会推知,宇宙间没有一种事物是始终固定存在的,人类社会的形态、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人的情感和表达,以及包括政策、法令、文化、文明、信仰、习惯等等,无一不在变化中。时代不同,人们的观念就有区别;时间不同,人们的需求就有差异。因而任何事物都有时效问题,模式自然不能例外。当我们拿起“教育大全”之类的宣传材料来看看,其中模式之多,真可以让人眼花缭乱,这用“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来描述是多么贴切。
2.教育模式的危险性。先说创造者。教育模式的创造,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胜任的,如果仅仅是一个人认可的模式,那么它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模式的推出,通常是靠一批人的,即便是冠以个人名字的,也需要同行的支持和上司的认可。一个模式的推出,是要经历反复实践、酝酿、研究和确认的,模式就是这个类型新产物的最高峰,是最完美的表现形式。因而模式一经推出,创造者就丧失了对它的处分权,创造者只有听任他人评头品足的“义务”了。
再说仿效者。推出模式,本不是为了自我欣赏的,而是为了拓展应用范围,让更多的人像自己一样处事。然而,效仿他人本就是一件极其吃力的事情。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不同主体、不同对象,细节不可能完全一样,背景不可能全然相同,因而做法就应该有所区别。全盘照抄别人的教育模式将是驴头不对马嘴,而如果有所走样,则说明了教育模式已经不是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它能够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借鉴”而已。必须明确的是,借鉴不是原样重复,而是需要加上创造性的劳动。
三、教育模式是前进的樊篱
模式的出台就是一种处事经验的竣工,就是不可变更的既往,它标志着瓜熟蒂落,它标志着顶峰,它展示着结论。但人还是要发展的,事物还是要变化的,僵硬死板的模式与活力四射的发展必然会对撞,教育模式由此成为限制教育发展的樊篱。
1.教育模式是遗憾的辉煌。首先是自我设限。跳蚤实验的事情让人难以忘怀,聪明的跳蚤几次碰头之后,就以容器高度为限,不再浪费力气试图跳得更高,实验者一次次压低高度,跳蚤就一次次适应,当实验者最终把容器的顶盖挪走,跳蚤依旧在最后给定高度的容器里跳得欢。毫无疑问,人比跳蚤要聪明得多,一旦设限,就不会自讨没趣地继续碰壁。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醒人们,普通人只用了他们全部潜力的极小部分,因此我们不能给自己制造一个拦阻发展的“模式”来压制自己的身体和头脑的资源转化。
其次是无法修改。模式的最大弊病在于它的教条性和封闭性,只有全面契合才是相同的模式,稍有走样就不是一个模式了。模式就像产品专利,改了点包装,换了点内容,就是不同专利。教育应该有经验,但不该有模式。因为教育具有多变性,教育涉及的是多边互动,情绪、态度、胆识、场合、价值观以至于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参照物等等,都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发展并影响着教育进程。要应对教育教学的不断变化,就不能“照着做”,而应该在研究中创新。
2.教育模式是发展的障碍。首先是固步自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总结出最贴近实际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本身或者相关的同行、主管领导出于某种需要,进行理论升华,而后进行包装和宣传,再推出去供人鉴赏和仿效,就造出一个模式。教育模式可以小到教师的教学环节,也可以大到整个学校甚至几个学校的文化。总结经验,往往是为了便于认识自身的工作,用过去的经验作为将来发展的基础;而推出模式,则是为了使别人更好地了解自己,使别人向自己看齐。我们几乎看不到能创造两个或多个教育模式的“英雄人物”,就是因为多数的模式创造者陶醉于既有的成绩,没有心思也没有胆量换条跑道继续新的发展创造,显而易见,模式阻碍了创造者的持续发展。
其次是盛名累人。出台了教育模式,就给定了自己巅峰状态的满足,似乎自己的责任、使命已经完成,自己的理想、目标已经实现。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的本质中有一种发展的趋势,但也有一种倒退和害怕发展的趋势,要发展就得不断向自己提出挑战,而出台了模式,就失去了自我挑战的机会,因为模式不可变更。让别人“照着做”可以使自己获得成就感,但这个成就感的代价也极其昂贵,就是不能够持续发展。因模式盛名受累的不光是模式创造者自身,还有因仰慕盛名而效仿的学习者,盲目拥抱模式就是稀里糊涂闯进死胡同。
四、突破现状是发展的必然
所有的发展,都必须打破原有的格局,在新的地方崭露头角,碍于前进之路的教育模式,应该被发展的脚板毫不犹豫地踢开。
1.发展是教育的追求。人有基于生理的基本需要,还有基于存在价值的发展需要,在价值观驱使下,人总是不断追求发展的。正如奥伊肯指出的那样:“一切都在创造之中。我们看不到终点,而只看到走向终点的道路。光辉的顶点尚未到达,细致入微的改进还在继续。”人们总是适应环境,求得平衡,而后打破平衡,超越现状,不断反复,螺旋上升。教育也不例外,对教学双方都是不断强化能力、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而连续的,在相互的作用中,教学双方不断挑战自我、重塑自我,不断上演着教育进化,由于这个过程充满变数,所以它没有现成的蓝本可供复制。
追求发展的动机主要来自不满现状和憧憬未来两个方面,教育越是发展,形形色色的问题就越多,解决问题的难度就越大,人们对现状就越是不满,越是不满现状才越会谋求改变现状。行动结果有三:或者解决了问题,或者被问题压倒,或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问题共同生存。真正能够推动人们发展的,还在于对未来的憧憬。学校对知识求“真”,对伦理求“善”,对艺术求“美”,学校教育的根本追求乃是师生的健康发展;而所有发展的最重要衡量标志就是突破原有的制约,在旧框架以外获得了存在的空间。
2.突破是复杂的课题。要发展就得突破原有格局,突破的方式、进程和结果是纷繁复杂的。教育有长期性、独特性、社会性、多样性等特点,每所学校每位教师又各有其目标、资源和时限,突破的范围、节奏、保障措施和调控能力也各不相同,因而突破也就是值得研究的复杂课题。
教育发展的两种方式是值得深思的:
其一是调适型。它不摧毁原有的基础,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重修重建,它以健康发展为目的,有利发展就在考虑之列,所以无需粘贴什么模式。大到教育重点的转变,小到学科知识的增长,调适型的方式总是最能使多数人接受的。因为它是循序渐进的,它的过程相对较长,变化相对缓慢,给人以温和协调和安全有序的感受。人们乐意看到的正是这种和风细雨般的渗透,这种滴水穿石型的突破。
其二是爆发型。爆发是革命性的大破大立,多是针对久治不愈的沉疴痼疾,爆发型的突破具有突发性、短暂性,甚至是摧毁性的特点。教育的爆发型突破常常与上级的政令相关。
教育关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最经不起折腾的;教育关乎受教育者的前途,是容不得忽冷忽热的尝试的。教育模式是曾经辉煌的终点站,但一个“模”字就把模式创造者和跟风复制者的继续发展门户给关死了。每个教育单位每个教育者都有各自的现状、潜力和发展需求,他们需要探索,需要借鉴,但不需要照着做的模式,教育模式因此丧失存在的意义。如果非给教育一个模式不可,那就是——打碎一切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