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强调六个‘进一步’督促各地推进‘全面改薄’工作”等12则

2015-09-29 06:13刘博智等
江西教育A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学点校车学校

刘博智等

教育部强调六个“进一步”督促各地推进“全面改薄”工作

为扎实做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有关工作,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就办学标准确定、项目规划编制、加快审批进度、加强安全管理和落实公开公示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

通知要求,一是进一步明确办学标准。要结合本地实际,整理汇总、补充完善出一套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标准涵盖小学、初中、寄宿制学校和教学点,内容包括校舍、体育场地建设标准和教育技术装备(含图书、仪器)标准。二是进一步完善项目规划。要组织规划编制“回头看”,进一步完善项目规划,合理确定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项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确保每年都有清晰的阶段性成果。三是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建立学校基本建设项目打包审批机制和“绿色通道”,对项目建设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给予减免优惠。四是进一步落实公开公示。要逐县、逐校、逐项目予以公开,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五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督促施工单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六是进一步强化省级统筹。要落实项目资金,结合实际加大地方投入,合理确定地方各级财政资金分担比例。要统筹项目管理,进一步健全制度,细化责任,督促市、县、校各级落实实际操作人员,确保事事有人干、层层不落空。要统筹组织监督检查,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通知强调,各地要积极统筹中央已经安排的义务教育校舍建设、设备购置相关项目的资金,避免重复交叉或支持缺位,不得将资金、资源向少数优质学校集中,打造“豪华校”“重点校”。

教育部:建立教育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

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建立教育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全面公开教育及相关政府部门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优质服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意见》要求,在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开展负面清单管理试点,清单之外的事项学校可自主施行,要尽量缩减负面清单事项的范围,更多采取事中、事后监管方式。

《意见》强调,要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教育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减少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行政干预,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规划、财政拨款、标准、信息服务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引导和督促学校规范办学。没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明确依据,不得随意进入学校进行检查。政府不得法外设定管理教育的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学校、教师、学生等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表示,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全国有6.4万个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通过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全国有6.4万个教学点已全部实现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

自2012年9月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建设项目,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大幅改善,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

通过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不少教学点通过网络与乡镇中心校或城镇实验学校异地“同堂”上课,有效地破解了长期以来教学点缺师少教、无法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难题,有效地满足了400多万偏远地区孩子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实现了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重要突破。

同时,通过“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截至2015年3月底,全国中小学(除教学点外)中,80.6%的学校实现网络接入,73%的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43%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室全覆盖。全国已有超过30%的学校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国家开放大学远程开放教育云平台为86万学生开通空间,全国师生空间开通数量已达3600万个,应用范围已从职业教育扩展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407万名教师应用空间开展网络教研,326万名教师应用空间开展教学,带动了教育理念变革和模式创新。

教育部:从严控制超大规模高中阶段学校招生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逐校核定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对于超大规模高中学校要从严控制、逐步调减计划,使学校保持适度规模。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和本地区初中毕业生的实际数量等,按照大体相当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招生比例。

通知要求,要积极稳妥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注册入学,为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城乡劳动者、退役士兵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创造条件。各地要根据本地区实际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条件、招生录取和家庭经济困难资助等相关政策,为符合当地规定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要积极支持和鼓励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收残疾学生。

通知强调,严禁初中学校对初中毕业生封锁中职学校招生信息,严禁初中学校或教师干预学生填报志愿;严禁初中学校或教师买卖生源,向中职学校索要、收受任何名义的经费或实物;严禁社会劳动力“中介”组织利用中职学校进行招生。

全国取缔不合格校车1.3万辆 清理幼儿园1万处

日前,校车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全国取缔不合格接送学生车辆1.3万辆,查处无资质驾驶人3.2万人,清理无资质办学点、幼儿园1万多处。会议指出,2014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立足实际、各尽其责,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新的进展。

安全事故有所下降。涉及校车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及伤亡人数继续保持下降。

安全隐患有所减少。公安部、教育部、安全监管总局开展农村地区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取缔不合格接送学生车辆1.3万辆,查处无资质驾驶人3.2万人,清理无资质办学点、幼儿园1万多处。

规范管理有所加强。17个省(区、市)出台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不少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对校车标准、市场准入、经费筹措、使用许可和驾驶资格审批、校车通行、交通安全教育等各个环节都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就近入学得到保障。各地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接送需求有所减少,学生上小学交通安全风险有所降低。

会议要求,当前中小学生和幼儿上学放学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要继续抓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协调配合,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条例》,按照分工切实履行职责,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加强督导检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一次校车安全管理专项督导,督促有关地区进一步完善综合监管机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全面排查整治校车安全隐患,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加强公开公示,建立校车安全管理专题网页,向社会公开校车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成员单位职责、政策文件、事故通报及各地工作动态等信息,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上海建立从学前到高教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记者日前从上海市教委获悉,上海已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互相衔接、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包括特殊教育学校29所、特殊幼儿园1所、高等教育点4个,现有基础教育阶段在校学生9033名。值得一提的是,自2001年起将自闭症儿童教育纳入特殊教育体系,通过15年的实践和摸索,上海特殊教育对象从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扩大到自闭症、脑瘫、多重残疾儿童等,在“自闭症儿童”教育上形成了一套有效经验。

上海率先把对残疾儿童的免费教育扩大到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并且采取多种举措为残疾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近年来每年投入6000万元,根据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医教结合的需要,添置先进的教育教学、康复等设施设备。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上海的特教专任教师中,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57.6%,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99.1%,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58%。

对即将入学的自闭症儿童,上海为每个孩子进行入学评估,强调按需施教,推进家校互动。在进行医学诊断和全面健康检查的基础上,组建由专科医生和特教专家组成的入学评估专家组,开展与教师、家长、自闭症儿童面对面的综合评估,从医学、心理学、特殊教育等角度对每个儿童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

天津:大学生自主创业可申请30万小额担保贷款

大学生群体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为了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天津规定,大学生自主创业可申请最高3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

据天津市科委有关人士介绍,为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天津最新出台的大众创新创业政策允许在校大学生利用弹性学制休学创业,在校大学生利用弹性学制休学创业的可视为参加实践教育,并对其计入实践学分。

支持高校建立专门机构,加强学生创业的管理和服务,积极开展创业辅导培训,鼓励教师带领或辅导学生创业,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上给予倾斜。将大学生创业扶持期由3年延长至7年,即毕业前2年和毕业后5年。外地高校毕业生在津创业的,准予落户,并给予相应政策扶持。

为加大创业信贷支持力度,天津还规定,大学生自主创业可申请最高3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已成功创业且带动就业5人以上、经营稳定的创业者,可给予贷款再扶持,总额度最高不超过50万元,期限不超过2年,并给予贷款贴息。

陕西公办小学按户籍登记为主全部划片免试入学

记者近日从陕西省教育厅了解到,今年该省所有县(区)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划片入学,各市(县、区)可实行多校划片,鼓励以合并办学、合作办学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陕西省规定,今年,全省实现100%的公办小学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上每所小学全部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90%以上的公办初中划片免试就近入学,每所初中90%以上的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各市(县、区)根据城市热点小学、热点初中分布情况,可实行多校划片。

陕西省要求,严格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按照“户籍登记为主、住房登记为辅、就业经营补充”的原则录取新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以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为主,流入地可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安排随迁子女进入民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民办学校招生入学政策、招生计划由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制订,不得超计划招生,不得提前录取新生,并限制跨市招生。

沈阳校车新规将启用:机动车不避让校车将被罚

记者从沈阳市法制办了解到,新制定的《沈阳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对于校车行驶给予很大照顾。《办法》规定:交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校车行驶线路的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遇交通拥堵,交警应当指挥疏导运载学生的校车优先通行。校车运载学生时可在公共交通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共交通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对于不避让校车的机动车,交管部门将处200元罚款。

目前沈阳城区仍有2014台校车处于未在主管部门登记注册的失控失管状态,而且车型混杂,车况较差,存在安全隐患。《办法》规定校车必须符合国家校车技术标准,校车运营单位资格必须由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个人不再允许进行校车运营。

针对目前存在的校车收费标准不统一,甚至存在的乱收费等问题,《办法》规定校车收费必须由物价部门根据校车运营路线和运营里程,按照标准核定。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符合乘坐校车条件的学生校车收费,政府适当给予补贴,有条件的地区逐步予以免收。

江苏:小学日集体教学不超6小时 试点中小学可选教科书

记者近日从江苏省教育厅了解到,该省于近日出台了两份文件,分别规定,小学和初中每天集体性教育教学活动(含早读)时间分别不超过6小时和7小时;开展以学校为单位独立选用教材工作试点。

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5小时以内。学校应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每年举办1至2次学生运动会,定期举办校园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

根据该标准,义务教育学校应实行标准班额办学,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此外,小学、初中教职工与学生比应分别达1∶19和1∶13.5,并可根据当地年人均财政收入等情况核增规定比例的专任教师编制。

该标准要求,坚持“以县为主”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重点加大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不断缩小办学差距。对单轨、双轨的村小和教学点,设置基本保障经费并适当倾斜。

《江苏省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实施细则》则明确教科书选用工作以省辖市和省管试点县为单位进行,原则上每市每学段应批准1所学校进行试点,报教育厅备案。教育行政部门及经批准可以独立选用教科书的学校要组织成立由课程教材专家、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等组成的教科书选用委员会,教科书选用委员会应设立学科组负责教科书初选工作。教科书编写人员、出版发行人员不得担任教科书选用委员会成员。

该细则规定,学科组应当研读、比较江苏省教育厅每年公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本学科所有版本教科书,提出初选意见。教科书选用委员会对学科组提出的初选意见进行充分讨论,投票决定选用结果。教科书版本选定使用后,应当保持稳定。小学、初中、高中每一学科教科书版本一经选定使用,在学段周期内,不得中途更换。

辽宁省2015年高中取消择校生

辽宁省教育厅近日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中小学招生和初中生毕业升学考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普通高中(含民办高中)招生要全部列入计划,并向社会公布。严禁以择校生、借读生、自费生、复读生等名义高收费招收学生。

2014年,普通高中择校生招生计划约占学生总数的9%。取消择校生后,沈阳市公办省级重点高中统招公费生占30%,指标到校生占70%,公办市级重点高中将全部为统招公费生。

《通知》要求,普通高中要把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成绩作为招生的主要依据。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要从指标到校的招生计划中划出10%以上的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用于提前免试招收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学业考试成绩全优的学生。

此外,公办普通高中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复读班或复读学校。普通高中的班额标准为45人,最高班额要控制在50人以下,有条件的优质高中班额要逐步减小,实施小班化教学,以适应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湖北招教师学历放宽至专科 鼓励到村小任教

湖北省近日发布2015年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招聘公告,计划招录4000名教师,并将报考学历条件放宽至全日制师范类专科层次,以吸引更多大学生投身基层教育。

湖北省规定,今年新招录的农村教师将使用事业编制,一经录用,即可正式办理入编手续,享受当地公办教师同等待遇。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村小、教学点等艰苦岗位工作,湖北省今年招聘时,不求本科学历,但求本地人士,将村小、教学点的教师招录学历放宽至全日制师范类专科层次,并鼓励当地籍贯生源的大学毕业生回家乡任教,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短缺问题。

据悉,2012年以来,该省已招录2.7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

猜你喜欢
教学点校车学校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坐校车
未来的校车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学校推介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