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冬梅,李国民,何文娟,谢辉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郴州 423000)
慢性胃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胃黏膜弥漫性或局部炎症,大多数患者常无症状,或表现为中上腹不适、烧灼痛、饱胀、钝痛,无明显节律性,一般进食后较重,另外也可表现为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1],本病具有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目前对于本病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但许多患者因耐药性与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能坚持服药,从而导致病情复发加重或恶化,研究认为针灸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采用温针灸治疗慢性胃炎,并与药物治疗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患者来源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6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门诊及消化内科门诊,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6~65岁,平均(48±9)岁;病程 3~16年,平均(7.32±3.47)年;胃镜下得分(2.05±0.68)分;病理总评分(7.90±2.04)分。对照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 34~65岁,平均(48±9)岁;病程 3~15年,平均(6.80±3.23)年;胃镜下得分(2.10±0.71)分;病理总评分(7.72±2.32)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2000年井冈山)[2]及《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2003年大连)[3]制定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标准。①病史、可能的病因或诱因。②症状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如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这些症状一般无节律性,进食可加重或减轻。此外,可有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症状时轻时重,可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③体征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上腹轻压痛。④内镜检查见病变分布胃窦、胃体和全胃。浅表性胃炎可见红斑(点、片状、条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萎缩性胃炎可见黏膜呈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细小。如同时存在平坦糜烂、隆起糜烂或胆汁反流,则诊断为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或伴胆汁反流。
1.2.2 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2011年天津)制定的胃络瘀阻型、脾胃虚寒型的辨证标准[4]。
①符合慢性胃炎的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证候标准。③年龄18~65岁。
①不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标准。②年龄<18岁或>65岁。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⑤不配合研究者。
取中脘、关元、足三里穴。胃络瘀阻型加膈俞、血海穴;脾胃虚寒型加脾俞、胃俞穴。选取0.30 mm×25~40 mm毫针,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先俯卧位进行背部腧穴的针刺,胃俞、脾俞、膈俞穴斜刺 30 mm,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行针1 min后出针;然后嘱患者仰卧位,关元、中脘穴直刺20 mm,足三里直刺40 mm,以上3穴得气后均行捻转补法,然后于以上3穴的针柄上插入长2 cm的艾条,点燃艾条,使艾条的热力通过针体传至穴位。血海穴直刺25 mm,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行针1 min。留针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8星期。
口服奥美拉唑胶囊,每次20 mg,晨服;阿莫西林胶囊0.5 g,每日2次;甲硝唑片0.4 g,每日2次。连续治疗8星期。
治疗前及治疗4星期、8星期后,对患者胃脘痛、胃胀、反酸、嗳气、纳差、恶心和呕吐7项症状进行评估。
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或明显减轻。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胃镜下胃黏膜病变程度评价参考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2003年大连)《慢性胃炎的内镜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3]。
0分:黏膜正常。
1分:细颗粒,血管部分透见,单发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
2分:中等颗粒,血管连续均匀透见,多发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
3分:粗大颗粒,皱襞消失,血管达表层,弥漫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 Ridit分析;各评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3.3%,对照组为 70.0%,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3.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检查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胃镜下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星期后两组胃镜下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两种疗法均可改善慢性胃炎患者胃镜下黏膜病变程度,但对照组见效不如观察组快速。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检查积分比较 (x ±s,分)
中医学中无慢性胃炎的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归于“胃脘痛”“嘈杂”“痞满”等范畴。笔者认为慢性胃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素体脾胃虚弱者,或因饮食失调,或食生冷,或因过用寒凉药物,或感受外邪,均可引起胃黏膜的损伤,导致中阳不振,病情延绵,致阴损及阳,脾阳亦虚,运化失健,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停于中焦,致脉络瘀阻而发为本病。
中脘穴乃任脉经穴,腑之会穴、胃之募穴,有调升降、和胃气、化湿滞、理中焦、消胀满之功[5-10]。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经络之气由此入里与脏腑之气结合之处,针刺该穴既能激发经络之气,又能调动胃腑之气,起到健脾和胃、扶正培本、降逆止呕及强身健体之效[11-14]。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为脏腑之气输注的部位。胃俞为胃之背俞穴,具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的作用,临床上主治胃脘痛[15-19]、腹胀[20]、肠鸣[21]、胸胁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多用此穴[22-26]。脾胃相表里,胃脘不适可取脾胃经上的穴位及其相关的穴位,脾俞为脾之背俞穴,《神灸经纶·卷之三·身部证治》:“胃脘痛取……脾俞、胃俞……”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针灸穴名解》记载此穴为“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为养生家聚气凝神之所。”说明关元穴是一身元气之所在。针灸关元穴可振奋元阴元阳,起到扶正固本之效[27-28]。血海属于足太阴脾经穴,为临床常用穴,针刺此穴可补养气血,活络通经[29-33]。膈俞为八会穴之血会,能补气养血,利膈平逆,调血活血,通络止痛。
本研究采用温针灸的方法来温补脾胃、振奋阳气、温经通络。在针刺的同时施以艾条温针灸,一方面借助针刺穴位激发经络感传现象,以实现“气至而有效”之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艾灸穴位可达到温补脾胃、振奋阳气之功,且温针灸还可使艾灸的热力沿针体向内传递到针尖部位,直达穴位深处,有效地扩张血管,使血流加速,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从而改善局部微循环,使凝滞的经络温通舒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34]。
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症状、胃镜检查两个方面的疗效,发现温针灸治疗慢性胃炎在各方面均优于西药,而且针灸疗法具有方法简便的特点。温针灸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不会出现长期服用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房静远,刘文忠,李兆申,等.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上海)[J].胃肠病学,2013,18(1):24-36.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0,20(3):199-201.
[3]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2):77-78.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6):738-743.
[5] 程肖云.艾盐包热熨中脘穴治疗卵巢癌化疗后恶心呕吐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3):234-235.
[6] 夏文丽,杨涛,王寅,等.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6):514-515.
[7] 房纬,赵雪圆.胡氏腹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J].陕西中医,2012,33(2):215-217.
[8] 李景轩,佟媛媛,石学敏,等.中脘穴在治疗痰证中的作用[J].中医药学报,2011,39(1):63-64.
[9] 张广健,高蕊,付军科,等.艾灸中脘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新中医,2010,(8):145-146.
[10] 廖威,张秀丽.“中脘穴”临床应用心得[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6):544.
[11] 王金爱,张德辉.针刺足三里穴治疗婴幼儿泄泻228例[J].医学信息,1995,9(9):431.
[12] 李燕妮,张承军.针刺四缝穴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厌食症[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6):54.
[13] 张金刚.手法推拿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100例体会[J].解放军医药杂志,1997,(1):73-74.
[14] 胡正昌,罗超兰.足三里应用于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 Meta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4):471-473.
[15] 盛刚,杨改琴.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 43例[J].陕西中医,2012,33(11):1532-1533.
[16] 常小荣,严洁,易受乡,等.足三里梁门胃俞穴区红外辐射与慢性胃痛的相关规律及其应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5):516-520.
[17] 周中元.针刺胃俞穴治疗胃脘痛3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5):311.
[18] 于生志,李金才,安迪光.穴位导管针埋线法治疗胃脘痛[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z1):70.
[19] 杨生俊,王黎明,雷发文.穴位埋线治疗胃脘痛65例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1991,(3):40-41.
[20] 王道全.捏脊疗法在儿科的应用研究进展[J].按摩与导引,1992,8(6):34-36.
[21] 仇绍晨.针刺足三里点按胃俞穴治愈糖尿病胃轻瘫 2例[J].吉林中医药,2005,25(4):37.
[22] 周建新.气功诊治胃痛法[J].中国气功科学,1998,5(4):25.
[23] 刘雅玲,李玲.化脓灸治疗慢性胃炎 206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1994,(S1):23.
[24] 许培昌,崔淑丽.针刺胃俞、梁丘穴对慢性胃炎患者胃电图影响的临床研究[J].针灸学报,1991,7(3):7-9.
[25] 王国义,李爱枝,阎锁柱,等.穴位埋线治疗消化性溃疡250例[J].陕西中医,1997,18(7):321.
[26] 刘福来,王淑珍,冯银香,等.加味陷胸汤合胃俞穴封闭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30例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2004,23(6):349-350.
[27] 张继红,张慧岭,赵藏朵.补肾化浊法药针并用治疗免疫性不孕 23例[J].陕西中医,2005,26(10):1024-1025.
[28] 管小虎,常海仓.针灸合用自拟荔核丸治疗慢性附睾炎 32例[J].陕西中医,2007,28(9):1226-1227.
[29] 陶硕.血海穴的应用体会[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5):30.
[30] 江鸿飞.揉压血海穴治疗急性荨麻疹 4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4):17.
[31] 吴大真.按摩血海穴补血益气[J].保健与生活,2013,(12):33.
[32] 李倩倩,石广霞,韩丽丽.血海穴相关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4):316-318.
[33] 夏永纯.以“宁静血海”之法论治“崩漏”[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3):104-105.
[34] 杨瑞春,伦新.温针灸治疗萎缩性胃炎45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8,40(1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