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宇
摘 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数学情境中产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欲望,是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创设数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情境创设 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70-01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成就。但是部分小学数学课堂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使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难被激发,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学生之所以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主要是因为缺少自主学习的机会。而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是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创设数学故事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故事情境中,饶有兴致地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例如,电视剧《西游记》是学生百看不厌的,其中的故事家喻户晓,小学生津津乐道。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性质”一节时,创设了这样的故事情境:唐僧、悟空、沙僧、八戒到西天取经,行至沙漠地带,师徒四人感觉口渴难耐。于是唐僧要悟空去化缘。不一会儿,悟空拿着一个西瓜来了。八戒调皮和任性,闹着要多吃西瓜。唐僧欣然答应要给八戒多分西瓜。只见唐僧将西瓜平均分成4半,其中的3半分别分给自己、沙僧与悟空,剩余的一半又被唐僧分为两半,一并交给八戒。八戒见状,非常高兴,连声说:“还是师傅疼我,你们只吃一半,我吃两半!”说完,得意地跳着吃着。听完故事,学生们都笑了。教师趁机让学生讨论:“如果用分数来表示,唐僧、悟空、沙僧各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八戒吃的西瓜占几分之几?八戒吃了两半西瓜,他手中的一半西瓜占西瓜的几分之几?八戒为什么自以为多吃了西瓜?”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导入新课的学习,从而对分数的性质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 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规律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引进游戏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 《找规律》一节时,教师在课前制作了由红花和绿花相间串在一起的“花朵串”,并将其放到纸盒内。在上课时,教师抽出一朵红色花,让学生猜下一朵是什么颜色。学生有的猜红色,有的猜绿色。但经过几次猜测,学生把自己的猜测与教师拿出的花朵颜色对照,逐渐找到了花朵红色与绿色交替出现的规律。再如,学习“角的认识”一节,教师让学生拿出纸张,开展折叠角的游戏,通过对纸张的对折、再对折以至多次对折,查一查纸张上有多少个角?学生们在折叠的过程中,发现了对折一次构成的角不只是两个,角的多少与对折次数不是相等的,在游戏中发现了数学规律。
三、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数学探究的积极性
数学来自生活,必须为生活服务。小学生对自身生活比较熟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树立生活即数学的理念。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运算》时,教师开展了“超市购物”数学活动。学生们都准备好10元的零钱到“超市”购物。学生们把教室布置成“超市”格局,分别扮演“顾客”与“售货员”的角色。在购物的过程中,顾客要与售货员进行“买了几件物品共花多少钱以及“买完物品后需要找零多少”的问题解答,整个过程充满了加减运算活动。学生们反应非常踊跃,整个课堂俨然是生活中的“小小超市”,“顾客”与“售货员”相互探讨与交流。在这样的互动交流中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亲近感,这样,学生才能直观地认识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 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设置的问题多是唯一答案,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小东家离学校5千米,小环家离学校7千米,小东家离小环家是多少公里?有的同学往往不假思索地回答是12千米。教师启发学生:好好动脑想一想,只有一个答案吗?学生通过画图才觉得这个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答案。学生探究,认识到当小东与小环家与学校在一条直线上、小东家与小环家位于学校的两端时,答案才是正确的。学生通过画图,可以画出学校、小东家与小环家各种位置排列情况。随着排列情况的不同,小东家与小环家的距离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开放的问题情境,可以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答案。通过学生的交流与探究,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形成,使学生养成多角度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积极思考,在情境中完成旧知与新知的过渡,在情境中产生问题意识与探究需求,并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习惯,提升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金光一.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5).
[2]崔建格.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思考与实践[J].赤子(中旬),2013,(11).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