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切入点选择的实践研究

2015-09-10 07:22黄益芹
考试周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切入点实践研究阅读教学

黄益芹

摘 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语文教学改革,要求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其关键在于教师设计的问题真正起到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切入点”,成了教学设计中较关键的一环。作者根据教学实践,对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切入点”设计做了初步的探索,认为关键要抓住文章重点、要点设计“切入点”,将学生自然引入文本,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切入点 实践研究

一、找准切入点是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的有效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用怎样的话题和方式开展对话,从什么地方对话,这就是教学的切入点。所谓“切入点”,也称突破口,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发挥教育潜在因素的作用,找准文本与学生之交融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烦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它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切入点”设计是阅读教学中有质量的、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它的设计应着眼于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每一次提问都能形成和支撑课堂上一个较长时间的教学活动的“板块”,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作用。“切入点”必须是经过教师反复研读课文、针对文章的重点内容、高度提炼的结果,也是教师对课文个性化理解与反复思考的结晶。“切入点”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教师精心构思与合理安排的,对学生理解课文,以及课堂教学过程都有内在的牵引力,并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切入点的选择是灵活的,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学切入点的选择必须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是阅读的主人,也是学习阅读的主人。

例如教学冰心的《谈生命》时,学生对“生命像什么”有着丰富的见解。

生1:我觉得生命就像是花开的过程。从种子的孕育、发芽到苗的长成,从花苞再到怒放直至凋谢,这一过程无可避免,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开出属于我们自我的独特的花。

生2:我觉得生命像风,有时温柔,有时粗犷;有时缓和,有时急躁。处在其中的我们,既要懂得享受,又要调整心态,静观风雨。

生3:我觉得生命像是一本书,有些书几乎空白,有些书充满着激情。有些书是平淡的散文,而有些书是跌宕起伏的小说。

生4:我喜欢诗歌,我愿我的生命如诗。

学生在解读作者对生命的领悟之后,进而有了自己对于生命深层次的理解。这时候不能要求整齐划一的答案,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标指导下的阅读课,要注重营造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氛围,注重学生、教师、文本的平等对话;注意阅读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接轨;注重让学生主动地感受、理解、欣赏、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和理解。

(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文本解读时,要把对文章涵义的理解,从文本里边讲出来,而不要从外面讲进去。因为“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

李镇西老师说:“回忆我自己的阅读,每当我感到心潮澎湃的时候,往往不外乎两个原因,要么是从作品中读到了自己,要么是从作品中读出了问题。”李镇西老师所说的“读到了自己”,分明是把作品或作者当做一面镜子,从中反观到自我心灵的弱点或体验到彼此心灵的共鸣,如作家陈建功所说:“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在寻找切入点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寻找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点,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三)激发学生丰富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学生在阅读诗歌、散文、文言文时,很难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象。突破口的选择,起着开拓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作用。学习文言文和诗歌,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联想和想象。在读一首诗的时候,我们脑中往往会闪现一系列“画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教学《蒹葭》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景象,那么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想象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虽做出各种努力却无法接近心仪的女子的心情,这样就使学生运用再造想象获得诗歌意境的感受,领会诗人的感情。

二、科学合理地寻找切入点,深化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并不是随意地设置一、二个问题就可以当做切入点。切入点的基本要求是新颖、准确、有突破性,一开始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构建一个对话平台,可以容纳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空间。切入点的设置不能脱离具体的文体和语体,更不能脱离阅读的主体——学生。阅读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感受语言、品味语言、吸收语言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努力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主旨,体验语言中所蕴含的深邃的思想感情和深厚的艺术意味;力图综合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努力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选择教学切入点,让学生感受形象;设计教学切入点,考虑品味语言的目的;拟定教学切入点,有助于学生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

(一)投石激趣,创设情境切入。

文学作品离不开特定的“情”和“景”。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都是充满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教师有意识地以情感作为切入点,引入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焕发出语文课本身所具有的活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从而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一需要,成为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育情感和进行审美体验的过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设问:如果你的亲人在远方,很多年都没有见面,你觉得你和家人都会怀着怎样的情感?要是你在街头与他意外相逢,你会怎样?学生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出发,都觉得肯定会非常想念亲人,看见他会激动不已。现在,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却对近在眼前的亲叔叔不肯相认,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进而感受菲利普一家的无奈与心酸,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如:

一问:中年后,鲁迅先生读到一本书,明白了游戏是孩子的天使,他的心为什么会“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感受吗?

生:鲁迅从前还以为自己那样做都是为了弟弟好,到人到中年才明白自己错了,所以心情特别沉重。

生: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时奶奶还在世,每天早上都起来给我做好吃的,可是我经常嫌弃她做得不好吃,有时干脆不吃直接上学去了。现在每次想起来,我的心就会很重很重地坠下去。

师:老师能够感受到你的心痛,也感受到了你和鲁迅先生一样具有高度的自我反省精神。

二问:为什么我希望听到弟弟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的心从此就轻松了;可弟弟说“有过这样的事吗?”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生:“我可是毫不怪你啊”说明此事曾发生过,只是年时已久,弟弟已不记在心,原谅哥哥了;况且哥哥管得也没错,小孩子应该好好读书。

生:“有过这样的事吗?”说明根本就没这件事,做弟弟的并没有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他觉得哥哥管教自己不要玩风筝,应该好好读书是对的。

生:因为无从弥补,所以更为沉重。

师:有过高等教育的弟弟尚且如此,其他的普通人更不必说了。难怪鲁迅只觉得“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这样读来,学生对作品的主旨有了深入的把握,从兄弟情——对过去对小兄弟情感的虐杀的后悔——作为一个思想者对于教育的深度反省,那就是期待将来的教育保全孩子的天性,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同时对鲁迅先生对自己思想的高度要求及深刻的自我反省精神有深入的理解。

只有学生心灵得到解放,文本才能真正触动的情感,“披文以入情”课文的静态语言符号在他们的头脑中才会有鲜活的生命。

(二)推波助澜,从写作背景切入。

文章是时代的回音壁,是作者人生的记录。初中学生年龄小,阅历也浅,缺乏应有的历史背景和作者情况等方面的知识,经常会对文中的人和事感到陌生,产生认识偏差。这时候教师就要补充这些知识,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作品。

比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学生对作者的“生死谜手足情”不太了解,很难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感情,还有“花和生活腐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七年级的学生历史知识积淀得很少,在这个空白点上,我及时向学生呈现相关背景资料: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了解了这些背景之后学生在情感上贴近作者,明白正是紫藤萝在遭受厄运后又顽强再生,并且开得比过去更好,花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这样理解文章的内涵更容易,更深刻。

又如在教学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先介绍文章的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国的领土上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并以此为借口大举侵略中国。国土日益沦丧,国民党反动政府竟然采取消极不抵抗的政策,并让其御用文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当时的主流报刊《大公报》曾发出哀叹。为批驳这种错误的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鲁迅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任何一个文本的产生都会有相关背景,这些背景直接影响文本的产生,它决定文本的表现形式、思想感情的表达及人文精神的透视。这样的导语给学生阅读文本打下情感基调。因此,适时出示背景,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烙上时代的印记,情感上更容易接近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主旨。

(三)切中要害,从重难点切入。

1.直捣黄龙,从主旨切入。

设计“切入点”时,我们可以从文章主旨角度设计。文章所选的材料是为主旨服务的,作者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现材料,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文章主旨。理解文章主旨,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围绕主旨如何构思、如何选材、如何表现,可以品味作者表现文章主旨的语言。

例如诗歌教学中,很多诗歌在标题中就直抒胸臆,抒发自己的感情,比如《我爱这土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乡愁》等。可以由主旨入手,引导学生寻找诗歌意象,体悟诗人感情。如:

师: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二十多分钟内写成脍炙人口的《乡愁》,从题目可以得知,诗歌要表达的是诗人的——

生:思乡之情。

师:诗歌为了表达自己浓浓的乡愁,借助了哪几个意象?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生:诗人选择的意象有: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生:邮票和船票抒发的是因空间上的距离而产生的思念。距离越来越远,思念越来越深。

生:坟墓是由时间造成的,它更残酷,永远地隔开了我和母亲。诗人的情感开始变得沉重、浓郁。

生:上面三个学生说的意象抒发的是诗人对家人的思念。而海峡这一意象将诗人的情感上升到国家的高度,让我们感受到,海峡虽浅,却隔开了许许多多像诗人一样想要回到祖国怀抱的海外游子。

师:从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这也是这首诗歌打动两岸无数人的原因。

主旨是理解文章的窗户,抓到并打开这扇窗户,便能窥见全篇,居高临下,整体把握。

2.提纲挈领,抓关键句切入。

文中关键句、段一般指的是能揭示文章主旨,总结全文,起过渡作用,或以抒情议论为表达方式的句子或段落,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段落。以关键句、段为切入点设计“切入点”,进行课文教学,紧扣一点,深刻剖析,层层推进,串联全篇。这样的课堂教学思路清晰,如庖丁解牛一般,引导学生抓住文章重点学习、探究。

在《范进中举》中,范进在中举后发疯,口里反复念叨“好了,我中了”,引导学生思考:范进中举后,什么变“好”了?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归纳:经济、社会地位。让学生进一步阅读范进中举前后经济状况的变化,乡邻对他和母亲态度的变化,胡屠户对他态度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正是因为想到中举后自己可以扬眉吐气为人,彻底摆脱中举前的困顿潦倒的生活,才让范进喜极而疯。而这一喜剧时的场面背后其实隐藏巨大的悲: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摧残及封建社会人心的世态炎凉。如:

在教学《杨修之死》时,分析杨修的死因,学生抓住关键句“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师:杨修哪些事犯了曹操的忌?杨修有怎样的表现?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

学生用笔在文中圈划,归纳。

生:杨修自作主张分了一盒酥,他的卖弄聪明目中无主让曹操厌恶。

生:杨修点破曹操非梦中杀人,让曹操更厌恶。

生:杨修在知道曹丕请人密谋时径直来告诉曹操反而被曹操认为他陷害曹丕,太过于草率,让曹操跟厌恶他。

……

师小结:同学们都概括得很不错。害死杨修的,乃是他的——

生:恃才放旷。

师:所以有时候我们为人应低调,聪明而太过于外露,往往易招致灾祸。

三、窥一斑而知全身,于小处入手

(一)以点带面,从题眼切入。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内涵极丰富,具有统摄全文的作用。许多文章的标题点出文章的写作对象、主要内容、人物、主旨等。因此,有些课文教学,可以以文章标题为切入点。根据标题设计“切入点”,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文章重点内容的阅读与探究,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重点,而且在内容理解上也能达到较高的深度。

例如在教学课文《香菱学诗》这篇课文时,从标题入手设计“切入点”:(1)香菱是怎样学会作诗的?(2)细读文章,圈划语句,香菱学诗是苦不堪言还是乐在其中?你有什么启示?(3)香菱为什么要如此痴迷地学诗?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概括文章内容;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感受香菱学诗的如痴如醉乐在其中的精神,并让学生关注自我学习状态,激发学习激情;第三个问题让学生深入了解香菱命运之悲惨,明确香菱学诗其实是她精神上的寄托,使课堂教学进入高潮。

如《孤独之旅》:我们抓住题目中的“孤独之旅”解读文本:这是一趟怎样的旅程?你能根据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概括小说内容吗?为什么说这是“孤独之旅”呢?你认为文章的题目能不能改为“父与子”、“放鸭之旅”、“小康放鸭记”呢?围绕题目解读文本,可以深刻把握作者的真正意图。如:

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因为题材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人物,而课文的标题就是主人公的名字,于是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

教师:孔乙己,这是他的真实姓名吗?

生:不是名字,是绰号。

生:他没有名字,这是人们从描红纸上“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给他取的一个绰号。

师:一个人连名字也不为人知,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他没有地位,连名字都没有。

师: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的地位低下?为什么作者不给他取名叫“张乙己”、“李乙己”?

生:他姓“孔”,应该是孔子的后人,而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一直以来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借以统治,愚弄人民,作者意在批判封建社会和封建教育。

……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标题往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信息,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围绕标题,设问: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怎样移山?结果怎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因什么而想到要劝谏齐王?他劝谏齐王要怎样做?结果怎样?在熟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明确其思想感情。

另外,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往往可以通过抓住标题明确说明对象,进一步引导学生寻找说明对象的特征及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比如《中国石拱桥》、《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等。

(二)探微知大,从细节切入。

切入点可以选择文中反复出现的细节,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文中多次出现爸爸的花,有什么作用?爸爸种的夹竹桃伴我参加毕业欢送会,引起了我对爸爸的回忆;爸爸爱种花,写出他对生活的热爱;爸爸的花儿散散落落,很不像样,暗示爸爸病得很严重,连花儿也没时间照料;最后夹竹桃垂落了,暗示爸爸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引导学生从“花儿”入手,把握情节,感知情感。

还有《孔乙己》中的关于孔乙己给钱的细节,一“排”一“摸”,让学生体会这两个动词,深入把握孔乙己的不同处境。“排”出九文大钱时,他境遇尚可,还能穿着长衫站着喝酒,还能直着脖子和酒客们争辩“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一个“排”字,写出他的朴实善良,写出他的清白不做假;而“摸”出四文大钱时他以手代步,身心俱已到崩溃的边缘,一句“不要取笑”,多少伤痛隐藏于这四个字中。“摸”字,写出了他用尽生命中最后“四文钱”时的凄惨与悲凉。就像鲁迅先生自己所说的“于寥寥数语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如:

成功的细节描写,能深刻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契诃夫的著名短篇小说《变色龙》中,为了突出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善变,很巧妙地在多处运用细节描写。比如说多次写到“军大衣”。

生:军大衣的穿上和脱下,都是奥楚蔑洛夫要改变自己态度的开始。

师:找找,说说其中的变化。

生:一开始奥楚蔑洛夫说要严惩这条咬人的狗和养狗的人,忽听有人说这狗好像是将军家的,他顿时胆战心惊:“帮我把大衣脱下来……”这一“脱”,既反映他怕得罪权贵的胆怯心理,又表现他借脱大衣争取时间以便见风使舵的狡猾。

生:军大衣是他用来转移别人注意力的。并不是他真的冷了或者热了。

生:有人说这是将军家的狗,他大惊失色:“……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这一“穿”,揭示了他当时的心冷胆寒。

生:他训斥了赫留金后,“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这一“裹”,既形象而又逼真地刻画出这条变色龙出尽洋相后又恢复了常态,继续耀武扬威、逞凶霸道去了。

师:军大衣“穿”而“脱”,“脱”而“穿”,“穿”而“裹”的细节精彩传神,把奥楚蔑洛夫“变色”过程中的丑态及卑劣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

在小说与散文阅读中,往往存在大量细节,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有利于分析人物形象,深入感知作者情感。

(三)巧设悬念,从疑点切入。

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源,质疑是探索知识的开始,也是探索新知识的基础,抓住课文的疑点,激起学生穷根探源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探求,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课文的疑点是引导学生向纵深推进理解课文的突破口。

有些小说设有疑惑费解之处,那么教学时可以从这些疑问点发问切入,激发学生解疑解惑的欲望。如《智取生辰纲》中,教师设问:生辰纲是什么东西?生辰纲是谁送给谁的?生辰纲是谁从谁手里取走的?怎样智取的?一系列的问题诱使学生走入文本深处。如:

在上《羚羊木雕》一课时,抓住课文最后一问:这能全怪我吗?追问:“你认为该怪谁?为什么?”

围绕“为什么”,同学们带着问题追溯文章内容,探究这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的真正原因。

生:我觉得该怪父母。因为他们重财轻义;二是没有把羚羊木雕的真正价值提前讲明白,那样我就不会贸贸然把它送人了。

生:我觉得该怪自己。就算不知羚羊木雕贵重,我也不应该在没有征求父母的同意情况下就把那么有纪念意义的礼品送予他人。

生:我也觉得该怪自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我们只有先学会尊重父母,父母才会尊重我们。

师:如果用辩证的眼光来看这件事,不难发现,其实我和父母都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有了以上探讨,教师再深层次探问:“如果你在生活中碰到类似的情况,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学生在明确文章之后触发生活,自然能够合情合理地谈出感受。

好的切入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如何找一个最佳切入点,以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其前提是教师对每一篇课文必须深入钻研。只有吃透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才能灵活地选择切入点,正所谓“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选好文章的突破口学习理解课文,不仅是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学生必需的语文阅读能力。从教育实际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远比教授学生知识重要。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经常性运用和训练,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新课标.2012.

[2]语文教学之友.2012(06).

[3]阅读与作文.2012(07).

[4]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6]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第1版.

[7]余映潮.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8]王荣升.新课程教例与教案研究丛书.

[9]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第1版.

[10]王尚文著.语文教育学导轮.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9,第1版.

猜你喜欢
切入点实践研究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