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超
摘 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中,其中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理念。作者阐述了自主学习的含义与特点,学生实施自主教学的心理学依据与必要性,并结合工作实际论述了新课程理念下科学教学中自主性学习精神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自主学习 科学教学 培养策略
目前,我国教育界正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课程指导下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以主体性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参与研讨、合作为特征,以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学模式[1]。其主要包含如下因素:自觉主动的学习积极性;独立学习的方法和技能;独立学习的习惯;进行小型而又简易的探究性、验证性实验的能力。美国未来学家阿布文·托夫勒曾说:“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可见,学会自主学习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2]。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Piaget)是建构主义的先驱。皮亚杰认为学习首先是一个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然后内化的一个过程。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而是要不断地和自己原来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互相融合,直到两者重新组成一个新的体系,也就重新达到认识上的适应。学生内在知识、技能的转化,就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呈现在教师面前。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今后终身学习的基础,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面对现在背景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都不同,通过自主学习才能让每个学生蕴藏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满足他们的个性需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精神呢?下面我结合我校课改两年来的实践经验谈谈体会,与大家共享,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相信学生,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开发,学生时代是一个人思维最活跃、最敏感的时间,教师应该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相信他们可以不断进步。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形成师生互学、生生互学的整体。如我校课改中每节新课都有自主编写导学案,导学案中习题精选,并对题目分类,尖子生有拓展提高题可以吃饱,后进生有书本基础题可以提高信心,并且在布置任务时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这样就使得每个学生都有自主能力完成相应的任务。
二、调动学生,以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参与课堂为中心
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动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动机是有效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者的任务不是增强动机本身,而是发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事有利于学习的活动。我们教授某门课程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知识点就行了,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在思考过程中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在增强学习科学动机这方面,首先我们想一定要让学生爱上科学,只有爱上科学的学生,才会认真自主地学习科学,从事和科学相关的事情。在课改中我们有如下做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喜欢科学的孩子往往是男孩子(也有个别是女孩子),他们从小就喜欢翻阅科普书籍和有关科学杂志,了解科学有关的历史,了解科学在人类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在了解科学的过程中爱上了科学。为此,结合课改中我校“书香校园”工程,我经常向同学推荐书籍,指导学生学习科普读物,做好阅读笔记,给他们提供平台展示自己的渊博知识,从而直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的,学生不仅发现科学的魅力,还体会到科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生活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通过阅读科学书籍,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2.鼓励学生自选探究方法,增强学习的自主性。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实践中,无论课内课外,无论何种形式的课,首先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方法的设计与选择中,引导学生由自主学习到会学习,这对尖子生培养有促进效果。具体做法是首先引导学生在问题中自主学习,尝试学习的基本精神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充分运用“先试先练”的有利时机,进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引导[4]。
3.鼓励学生多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很多学生在学习科学时普遍存在会做不会说的问题,这些学生能较顺利地解决某些科学问题,但是让他们说说解决的思路或谈谈对问题的看法和体会,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这也是能力的欠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说,说对知识的理解,议对问题的看法,讲学习的体会,论问题的是非。部分学生胆怯、害羞、怕出错出丑而不愿意多说,就要多鼓励、多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踊跃性。在课改中,我校课堂上的流程大大增加学生的展示时间,课堂上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先让几位学生以“老师”的角度评评是非对错,通过学生自己的辨析把是非曲直搞懂,教师再加以及时的小结,这样让学生多说多议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总体坚持学生能说的老师坚决不讲,学生有困难的老师引导讲解,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说起来。另外,鼓励部分学生当好课外辅导的“小老师”是很实用的一招,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教师要积极倡导学有能力的学生,主动给学有困难的学生当“老师”,让“跑”在前面的学生帮“落”在后面的学生,搞懂的学生帮助另外的学生。正所谓“兵教兵,兵强兵”,形成互帮互学小组,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说的机会,长期坚持,学生对科学问题的解说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学习自主性提高了,促使学生学习水平的整体提升。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习兴趣课外活动,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锻炼他们的意志,十分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表现了自己,展示了自己,在求知和精神上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成立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参与学校、县市级评奖。如在一次探究吸烟有害健康的活动中,他们认真查阅资料,开展问卷调查,设计香烟对金鱼生活影响的对照实验,由于实验室没有相应的实验装置,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对活动的热情,一个个十分投入地寻找资料,设计实验装置,在老师帮助下完成装置设计,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格外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对取得实验成功充满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激励性的评价,满足学生的高层次的心理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容易满足学生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教育心理学家说,处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的师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反之,压抑的环境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授课时,教师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轻松地找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找到自主学习科学的兴趣点,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课改实践中,我们对学生课内、课外的各种表现采用加分累计并晋级的办法给予量化评分,让学生时刻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阶段性地进行总结并奖励,这些手段都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不竭动力。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学”,只有学生“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进而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邹锦芳.高中古诗自主学习研究[C].四川师范大学,2009.
[2]范文保.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张海龙.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精神的培养[J].素质教育论坛,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