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高血压的特点与诊治

2015-09-10 07:22:44王天宇
考试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临床特点老年人高血压

王天宇

摘 要: 目前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老年人高血压的问题日益成为医学界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对高血压的调查显示,老年高血压是老年人患病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加强老年高血压防治是老年医学领域非常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老年人高血压临床症状复杂,血压很难控制,这对老年人生存质量带来很大威胁。因此,预防和诊治老年人高血压是当务之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是预防老年人高血压的前提。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临床特点

老年性高血压系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者,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老年人患高血压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和收缩期舒张期高血压。

1.临床特点

1.1老年性高血压以收缩压增高为主,动脉压增大,老年人各器官都呈退行性变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明显,呈现出无弹性的管道。当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完全舒张,动脉剧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导致收缩期血压增高,舒张压较低,导致脉压差增大。老年人的高血压以良性高血压者居多,恶性高血压极少。其表现为发病缓慢,进展缓慢,症状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在体检中或并发脑血管病时才被发现。

1.2血压波动较大。其表现为活动时血压增高,安静时较低;冬季时偏高,夏季时偏低,而且血压越高,其季节性波动就越明显。在24小时内,或在一个较长时期,都有较大波动,容易发生体位性高血压,这与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官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减退有关。老年人的体位性低血压主要与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的敏感性降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导致β受体反应减弱和α受体功能亢进有关,窦房结功能低下、心肌肥厚顺应性降低、血容量不足及肾素-醛固酮系统对生理刺激的反应过激等因素有关,应慎用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

1.3高血压引发的并发症。并发症多见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患病史长、血压控制不理想,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明显增多老年人由于自身生理机能的减退,常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等。患上高血压后可引起心、脑、肾的并发症,如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其中心血管病死亡率及总死亡率显著高于同龄正常人。这时应注意,不要应用使并发症加重的药物。

2.老年性高血压常见病因

2.1归结老年性高血压的致病因素共有如下五个方面:(1)血管弹性降低,血管内膜增厚,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为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2)老年人喜食含钠高的食品,因为老年人味觉功能减退。(3)老年人的交感神经活动性增高,血液中肾上腺素的水平较高,致使其不易排出体外。(4)老年人由于脂肪大量堆积和向心性肥胖,更容易引发高血压。(5)老年人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降低血压至达标水平和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对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了解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原因,对于控制高血压非常重要。

2.2致使性高血压的不良生活方式。很多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有擅自停换药物、对药物不规则地服用、对药物的副作用和高血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血压,使血压难以控制。其中钠摄入过多,使血容量负荷过重是主要影响。其次长期吸烟,不存在夜间血压下降的现象。缺乏户外运动和适宜的体质锻炼,也是很重要的发病因素。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治疗和控制高血压,限制钠的摄入量,参加规律的有氧运动,限制每日酒精摄入量,使收缩压降低20mmHg。

3.老年性高血压的诊治

3.1老年性高血压治疗最主要的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排血量的同时,保护肾脏的基本功能,并且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及药物性低血压发生的危险。由于老年人的肝脏和肾脏的功能相对较低,容易造成服用药物的堆积。一方面对血容量的减少和交感神经的抑制敏感。压力反射器敏感性降低等常易发生低血压反应。另一方面老年人心脏储备能力降低较容易发生心力衰竭。老年人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应该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随后根据药效逐渐增加用药量,使得血压下降缓慢。值得注意的是,在降压的过程中,老年人高血压的心输出量降低、血管阻力异常的现象,对于减少各重要脏器血压的下降导致的储备功能下降的现象,应当适当增加心、脑血管和肾脏的血流量,避免心肌缺血和脑梗塞的发生。另外,针对长期使用利尿剂,应注意低钾血症及室性心律异常的发生,有左心室肥厚者须预防心律失常的出现和猝死的发生。老年人不宜采用大剂量利尿剂、神经节阻滞剂、a1受体阻滞剂及肼苯哒嗪等药物,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从而造成脑供血不足。对于合并性冠心病的老年性高血压,可选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因为其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从而降低外周阻力,进而降低心室壁舒张力,但长期使用会引起抑郁症及与利尿剂的副作用。合并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变、外周血管疾病、心动过缓、心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及患有急进型高血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也应慎用β受体阻滞剂。

3.2诊治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应注意的事项

3.2.1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初始治疗宜从小剂量开始,可以为成年人剂量减半,进而逐渐增加用药剂量;中度高血压患者可以使用标准剂量的多药联合,直到血压得以有效控制为止。

3.2.2治疗方案应与成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案大致相同,但应根据老年人高血压病理生理学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性制订治疗方案。

3.2.3适度降压老年人降压目标为<140/90mmHg,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150mmHg为宜,舒张压<90mmHg,但不低于65mmHg。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多有全身动脉不同程度的硬化,因此应保证血压不要降得太低。

3.2.4非药物治疗是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不可忽视的一点。一方面,如果老年人过度肥胖,并发糖尿病的患者,必须做到限制热量,使体重控制在理想的水平,并保持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身体活动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尽量控制或者戒掉饮酒和吸烟的习惯,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与防治并发的疾病。最后保持心态健康、减轻精神压力也是非药物治疗的另一个治疗目的。

就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而言,其家庭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也是应该关注的一方面,综合病情和经济能力,最后做出最适合患者的诊疗方案。同时,进行诊疗时老年患者的情绪是作为医疗工作者应该注意的方面,老年患者的心电、心率、精神状态、身体基本指征也是值得注意的,避免在诊疗时突发高血压。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2]张静芳.高血压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58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01).

猜你喜欢
临床特点老年人高血压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全国高血压日
西部医学(2021年10期)2021-10-28 08:25:50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8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14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综合分析老年精神科患者的临床特点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