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种志研究与少数民族地区第二外语有效教学的实现

2015-09-10 07:22刘霏
考试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有效教学

刘霏

摘 要: 目前,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每一个教师和研究者积极思考探究的热点、焦点问题。什么是有效教学?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回答有利于教师通过有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中。目前主要从研究教学行为有效性标准和对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入手,除此之外,利用教育人类学中的人种志研究研究探讨也能实施有效教学。人种志研究在帮助从事少数民族地区二外教师追求有效教学方面有很大优势,它强调整体性视角,奉行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推崇反思精神都对二外有效教学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人种志 少数民族地区 二外教学 有效教学

我国学者在西方“有效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直致力于对“有效教学”的研究。目前,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每一个教学工作者、教育理论研究者积极思考探究的热点、焦点问题,特别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配置不齐全的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院校,研究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想在有限的5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克服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二外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起步晚、受地区母语及英语极大干扰等一系列滞后问题,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会到学习创造的乐趣,实现有效教学是关键。然而什么是有效教学?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回答这些问题有利于教师通过付出有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1]。从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来看,主要是从研究教学行为有效性标准和对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入手,除此之外,利用教育人类学中人种志研究研究探讨也能实施有效教学。人种志研究在帮助从事少数民族地区二外教师追求有效教学方面有着很大优势,它强调整体性视角,奉行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推崇反思精神都对二外有效教学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陈晓端、龙宝新对什么是“有效教学”做出这样的阐释:有效教学是为实现“好教学”的目标而自觉树立先进的教学理想,并通过综合利用一切教学策略和教学艺术,使这种教学理想转化为能使师生协调发展、不断超越的教学形态的过程[2]。裴娣娜老师认为,有效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3]。可见,有效教学的实现必然离不开作为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艺术的主要实施者,交流与互动活动的直接参与者的教师的实践研究和研究反思。

教师应该进行怎样的实践才能使其教学行为有效呢?总结高效率教师的课堂有效教学实践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师应熟悉教学内容和策略,恰当运用现有教学资料,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结合教材进行补充及有效整合,灵活处理教学进度和内容,主动把握教材,抓住知识主线,根据语言教学规律,化繁为简、深入浅出、重点突出,给学生理清脉络,以便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供给学生更多实践机会,使之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提出高低不同的认知目标,因材施教,并经常给予适当的反馈以检测学生理解水平,同时努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真正使学生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再次,了解学生,满足学生合理需要,预见他们知识中可能存在的误解。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会因喜欢教师而喜欢上这门学科,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能对教学顺利进行产生积极影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尊重、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最后是反思自己的实践。《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途径。叶澜教授指出:“一个写一辈子教案的教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实现有效教学的手段。

二、人种志研究对实现二外有效教学的作用

人种志又称民族志、俗民志等,是人类学特有的一种崇尚客观和描述的定性研究方法。人种志的研究方法是采用面对现实教育问题和施行实践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参与性观察和访谈收集资料,对教育现象进行实践的文化研究[4]。它强调要用整体性视角观察研究对象,奉行的是亲身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推崇的是深刻的反思精神和正确的反思技术。实践证明,人种志研究作为一种微观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研究中积极推广,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外语教学来说,二外有效教学的实现离不开教师对教材、学生主体的全面把握,离不开教师对教学实践活动的研究实施和反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独特个性都决定了教育本身的复杂多样性。特别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不仅存在地区差异、民族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差异等,而且对于二外零起步的初级学习者来说,已经错过了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并且受到中文、英语或地方少数民族语言在语音及语法上的干扰,所以很难掌握。倘若片面地看待教育问题就会导致“一刀切”的错误教学法,违背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的教学原则。人种志研究坚持的整体性视角,要求教师从综合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教师更全面、更透彻、更深入地了解教材和学生,这是有效教学实现的基础保证。

人种志研究方法的核心是强调研究者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深入研究所在地,进行深入的现场研究和深度访谈。作为教师,校园、教室、课堂是我们的研究园地,学生是我们研究和访谈的对象,而传道授业的整个过程恰好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研究条件。我国长期沿袭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按照书本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育。这种教学模式放在某些学科或许有效果,放在学习外语则效果不佳。这是因为学习外语首先必须要求学习者对学习外语感兴趣。一个人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好奇心,有了兴趣和好奇心,才会有追求和动力。因此,进行二外教学,不能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根据教师的主观臆断,而必须以严谨的研究态度实际进行观察和访谈,理解和了解学生,通过长时间对学生的观察、提问和攀谈,获得真正可靠的一手资料。在获知学生兴趣所在的同时与学生建立和睦信任的相互关系,获得情感共鸣,一方面学生能获得情感上的支持,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而不怕暴露无知,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充分调动学习和掌握外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能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学生的方言对二外学习的影响,进而扬长避短,适度调整保证有效教学的实现。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区,他们有着不同习惯、语言、情感、宗教信仰和不同生活背景。这些无一不影响着他们对二外的理解和态度。如布依语和日语语音比较相似,广州学生受粤语影响发音会相对吃力,而南京的学生在思想感情上对日语有着抵触情绪。教师在做人种志研究时既要了解、尊重学生的语言差异和种种习俗,又要了解他们不能清楚言说的想法。人种志强调的长时间深入观察和访谈要求教师全面深入了解,有助于教师尽早预见整个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利于教师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人种志研究推崇的反思精神和反思技术,在二外有效教学实现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教学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反思性特征,教学行为的反思性特征指将反思作为一种重要教学行为经常发生于教学中,教师自我反思意味着教师对自身行为负责,教师对自己在课堂中采取的任何行动都要思考其后果[5]。教师如不进行反思就只会停留在现有层面,难以深知深解,更难以和学生一起共同实现有效教学。人种志的反思精神和技术有助于教师站在客观角度摆正自己的位置,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成功做法、失误之处和对新理论、新经验的认识进行反思,肯定和发扬成功做法,修正失误,不断创新。

三、教师要怎样才能借助人种志研究实现二外有效教学

人种志研究对有效教学的实现有很大帮助,但人种志研究究竟是什么,应该怎么合理利用实现有效教学,大多数教师对之都倍感陌生与茫然,要借助人种志研究实现二外的有效教学,除了学习人种志研究的相关理论之外,还要求教师以局内人的身份,客观深入研究对象之中,在参与课堂教学现场中直面研究对象,实地进行调查研究与实践[6]。

很多一线教师只注重本体性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养,致力于学科研究,虽然通过各种途径力求实现学科的有效教学,但都因为缺失相关理论指导而事倍功半。人种志研究对实现有效教学有着积极作用,要切实掌握这一研究方法,首先要学习了解与人种志研究相关的人类学、教育人类学、学校教育人类学等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虽然不是学习理论就能用人种志研究促进教学,却是教师掌握人种志研究方法进而进行实践的前提条件。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长期坚持,循环反复,必然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教师通过做人种志研究实现有效教学,就要以局内人的身份亲自去做。人种志的研究过程更多的是围绕一个问题用观察、访谈等方式搜集资料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能通过一些细微之处清楚了解学生,明白反思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必要条件。由于做人种志研究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周期较长,这就需要学校和各相关部门给予支持。

人种志研究要求研究者不能带任何主观意见,要从研究对象角度出发,一切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原则,踏踏实实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受地区、民族的影响,即使是同一个班的学生,他们的生长生活背景和受教育程度不同,再加上个人因素,个人表现也会大相径庭。教师在面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时,不能态度粗暴甚至嫌弃,应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如果还对因为学生生源地文化局限性造成的教育水平不高、质量较差现象摆出一幅不可一世的训人架势,就会因此在学生中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阻碍有效教学的实现。

总之,人种志研究能帮助教师在枯燥而复杂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寻求有效教学的高效路径,通过有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丰富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和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端.国外教学论基本文献讲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246.

[2]龙宝新,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

[3]裴娣娜.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206.

[4]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8.

[5]陈晓端,马建华.试析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有效教学行为的基本特征[J].教育科学研究,2006(2).

[6]杜文军.试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课堂人种志[J].民族教育研究,2009(3).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有效教学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谈新媒体下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方法的创新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