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婉惠
摘 要: 语文周记是学生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承载着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以周记为中心展开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通过周记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本文在研究高中语文周记心理功用的基础上,探究在高中语文周记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语文周记 留守学生 心理健康
一、高中语文周记的心理功用分析
(一)高中语文周记是学生心理状态的重要载体
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脱离农业生产流动到其他地区(以城市为主),其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生活和学习的未成年人子女。这些子女大多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没有父母的陪伴和依靠,大多数孩子从小学会了独立和情感自我消化,一方面他们不愿把自己遇到的事情说给爷爷奶奶听,怕给爷爷奶奶增加负担,他们遇到困难常常选择自己解决,自己消化,自己承受。另一方面由于爷爷奶奶和自己有代沟,孩子的情感抒发并没有得到爷爷奶奶的理解和支持,从而造成学生情感输出障碍。情感是需要疏通的,人的一生是不断进行积极情感输入和消极情感输出的过程,以此促进人的成长和心理健康发展。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没有更多陪伴,没有相应诉说对象,周记——文字的自我输出就成为留守儿童情感输出的重要方式。通过周记学生抒发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经历的磨难和受过的委屈,记录自己通过努力取得的成就和自己的梦想,记录自己对父母的思念和对家的渴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留守儿童实现情绪迁移和升华,从而克服不良心理情绪,保证心理健康发展。
(二)周记有利于促进师生情感的多方面沟通
新课程强调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更是如此。留守儿童的主要抚养者爷爷奶奶与孩子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在生活价值观、生活习惯和生活观念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成为学生情感的依靠和交流者。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距较少,有经验的教师大多和学生父母年龄相近,能够理解现阶段学生的需求和孩子在不同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年轻的新老师大多和学生背景相似,对于现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状态感同身受,能够理解学生作为青少年不同于成人的思维和行为。因此,教师是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对象,但是由于教师面对的学生较多,不能有效实现和每一个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周记作为学生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记录学生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教师透过周记可以走进学生的心里世界,了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迷茫,用心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以开启学生尘封的心灵,促进多方面沟通,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做学生的同伴,做学生情感的交流者,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这就要求周记改变传统的关于作文题材、作为体裁、作文范式、文章篇幅的规定,而采用开放式表达,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表达情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三)周记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手段
周记作为学生内心情感的外在表达,记录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和学生以周记展开的交流更促进学生情感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积极情绪的养成和健康人格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陪伴,在一个人自主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时,势必会因为无助和孤独产生不良心理倾向。周记作为学生和教师沟通的桥梁,教师在了解基本情况后,可以抓住这样的机会,在批阅周记的过程中通过写评语开导学生,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及时修正不良心理倾向。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周记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着重对学生语法、词汇的准确使用,句子的流畅等方面的指导,而改为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对学生抒发的情感,教师要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可以是简短的话,可以是自己成长的案例,也可以采用模拟情境的方式等,不拘形式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通过沟通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倾向,促进学生形成关于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理解父母的选择,正确地处理同伴关系,积极与人交往。
二、在高中语文周记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有机渗透策略
在高中语文周记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贵在自然,从周记内容的辅导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过渡要自然,周记要抓住语言表达的情感特征,有感情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不是将周记扭曲为心理训练课程。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周记中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有层次地对学生展开教育,而不是对于学生每一份情感的抒发都发表自己的看法,都进行自己认为的正确人生观的指导。同时,高中语文周记教学的主要目标仍然是对学生语文表达素养的培养,心理健康教学是作为第二目标出现的,这就要求在周记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张弛有度,对学生明显的不良心理倾向展开指导,而对于学生正常的情感表达则只做倾听者。再者,通过周记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表达内容相联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不能将心理健康的渗透变为简单的说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关系密切相连,提供一些切实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情感修正的指导,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情感认识层面的说教。
(二)潜移默化的策略
学生认识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是家庭、学校、社会及学生个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内隐特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目标,是在以周记为纽带和学生的交流中逐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逐渐纠正学生不良心理倾向的过程,不可抓住一次周记狠狠开展,并不是所有周记都可以开展健康教育,也不是所有周记内容都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在于教师的示范,教师与学生长期相处,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面对生活的态度,教师对待学生和长辈的态度,教师遇到困难时的处理方式,教师营造的师生关系和育人环境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依托于周记但又不局限于周记,把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作为一个教学目标,而不是作为周记辅导的重要任务。以自己的行为对学生展开长期教育,促使学生自觉地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建立健康心理。
(三)灵活渗透的策略
不同的学生在周记中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学生出现的不良心理倾向也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促使学生健康心理不断成长和不良心理及时修正。同时,不同的学生适合的心理指导方法也是不同的,对有的学生教师通过周记进行情感交流和讲道理既可以教育,而有的学生理论认识水平很高,教师的交流和故事分享对于他来说只是理论如此,与实践无关,教师需要结合一定的实践,只有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健康的心理体验才会接受,有的学生通过观看真实的相关案例的报道可以修正不健康心理等。面对不同学生,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特点及成长环境,选择不同方式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赵文娟.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5.
[2]朱晓娟.高中生自主性周记写作训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3]刘敏燕.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