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沧峰
例(习)题是学生掌握双基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纽带.它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功能,在课堂中处理好例(习)题的教学,对这些题进行变换、串联、延伸、迁移等变式优化处理,做到以少胜多,对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学生智力的发展、思维品质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具体谈谈做法.
一、运用例题组教学,寻找解题规律,优化思维的过程。
数学中有很多知识是相互聯系的,现行新教材特别注意用联系的观点处理问题,课本中例、习题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本例、习题之间相互联系、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这一规律,引导学生串通教材,做到融会贯通,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在有关三角函数图像平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本例题编成以下题组.
的盲目,使学生学过的知识优化、系统化,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得到有效激活.
二、改造例题为开放题,引导解解决问题,优化思维的灵活性。
在例、习题教学中,在学生掌握基本方法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创设新的活的思维情境,激励学生不依常规、不受教材与教师传授方法的束缚,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开放性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探究新解,开放学生思维,增强学生思维灵活性.
三、变教法学法,让学生参与编制试题习题,优化思维的创造性。
传统的考试方法是教师出题学生考试,这种考试容易使学生对考试产生焦虑感,引发学生对考试的反感.如果有目的地让学生编制考题习题,一方面,体现尊重信任学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编题的过程也是认知的过程.
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要一定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方法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联想自编自解题目,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内外有很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引发一些意想不到的妙题巧题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在编制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问题还有什么特例?能否推广?其对反面情况?与其相关的知识有什么异同点?与其相关的问题结合起来会怎样?
四、开展实验,用计算机辅助优化教学。
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和作图功能辅助例题教学,有利于改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否定)”这一思想方法的运用,快捷方便地验证学生自己作出的猜想,从而充分利用课堂活动的时间.
优化过程为:
1.双击移动按钮“移动C→O”显示直角顶点在原点时,弦AB恒过定点(2P,0).
2.直角顶点移回C处,对AB作轨迹跟踪,发现弦AB过一定点.
3.作出该定点D并显示该点坐标.
4.寻找关系:
(1)显示C及点C关于X轴对称点E的坐标,我们发现点D与点E的纵坐标相同.
(2)作出线段ED并显示长度,发现ED=2P.
6.用代数方法证明以上猜想.
参考文献:
[1]数学必修1—5,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数学必修1—5教师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