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金玉
摘 要: 本文旨在探讨利用直观性的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将192名护理专业高职生随机分为对照组(94名)和实验组(98名)。对照组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利用直观性强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认为直观性多媒体课件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理解能力;实验组学生操作技能及理论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得出结论:直观性多媒体课件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多媒体 直观性 高职急救护理 教学应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1]。但很多课件还主要是仅仅应用文字,是对教材的照搬,普遍存在信息量过大的缺点,无法体现对教学的设计性,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进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2]。
急救护理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在临床抢救中非常实用。它的医学理论知识较抽象,实践操作技术性强,应用情境通常急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它的重难点,除了应用教具、教师直接示教等直观教学法,可利用多媒体的直观辅助学生帮助理解、识记。在课件中,应更多地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直观性信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讲授重难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思考,加深学生的理解。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2013级的4个高职护理班学生共192名,均为女生,年龄18岁~22岁,平均19.2岁。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94名)和实验组(98名),均由护理专业同一名教师授课——心搏骤停的急救。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基础文化、所学课程、任课教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2个班学生采用传统的板书讲解,利用急救模拟人进行示教和讲解,然后分组实训。对于实验组的2个班的学生,先用多媒体课件的视频创设情境,而多媒体技术正是创设情境,尤其是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3],利用图片等直观性教学信息强化理论和操作的重难点,再在模型人上示范,最后分组实训。
1.3效果评价
1.3.1问卷调查。本项目授课结束后,向实验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相关教学的评价,调查问卷统一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资料核实无误。
1.3.2综合能力考核。课程结束后,两组均考核徒手心肺复苏术及电除颤术2项急救护理技术操作,每项操作按百分制计分,将2项操作考核的成绩计算平均分作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两组期末考试均由题库随机抽出试卷,作为理论考核成绩。
2.结果
2.1实验组学生对急救护理学对直观性多媒体课件的效果评价
2.2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实验组为(95.6±4.5)分,对照组为(92.3±3.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4.54,P<0.01);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实验组为(87.54±3.08)分,对照组为(80.32±4.9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8.72,P<0.01)。
3.讨论
通过直观性的多媒体课件,师生教与学双方很容易适应,有助于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能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情绪和兴趣。教学的直观性能开阔学生视野,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突出要点,有助于对概念的了解和方法的掌握[2]。通过多媒体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课件在展示事实性知识及实时操作方面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高效实用的优越性。但课件用来解决教学的重难点,不要过于依赖于课件而丧失教师的自身的体态语言和教学风格。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该更注重整个设计的目的性、启发性、主体性和互动性,精心地创设教学情境,而不能仅仅是放映精美的课件让学生浏览,否则不能收到很好效果。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恰当地利用课件,微观的、运动的、抽象的、难理解的内容应该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师要灵活运用课件,恰当利用课件提供的信息,适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声音、图片、影像等素材在多媒体课件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这些素材进行搜集、处理,需要许多技能或软件。素材的编辑可能用到声音编辑软件Cooledit、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动画软件3DMAX和影像软件premiere等。而学科教师不经过培训学习,很少有能熟练使用这些软件的,所以就出现素材的搜集与处理能力差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 htmlfiles / moe / moe_177/201008/93785.html.
[2]马占敖.对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2):64-65.
[3]张玉红.高校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