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 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

2015-09-10 07:22关德章
中国远程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

【摘 要】

开放大学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本文提出“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是远程开放教育的最基本教学模式,也必将成为国家开放大学的基本教学模式。本文着重分析了“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建立“跨区域网络条件下个性化教学”的教学模式、跨区域基于网络条件下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架构、省校之间“跨区域网络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架构”;创新性设计出了“跨区域网络条件下个性化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并提出了“跨区域网络条件下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跨区域教学; 网络条件;个性化教学;异地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5)06—0073—06

一、“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

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在实现“人人能学、时时能学、处处能学”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开放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有些问题日益突出并制约了开放教育的发展。例如, 各省级开放大学不能保证一定开设本地区学习者需要的所有专业与课程;各省级开放大学所建设的学习平台,以本省学生学习为主,限制了其他地区学生的入网学习;各省级开放大学师资结构性短缺而导致教学服务不到位; 小专业数量较多导致集中教学难以开展; 学习者分散导致教学服务成本过大,等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学习者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满足,涉及开放大学教学模式的变革。因此,如何实现跨区域的基于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成为当前开放大学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

本文提出的“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是指异地学习者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在全国各个省开放大学自由学习,得到异地开放大学教师指导、进行师生互动、享受异地开放大学网上教学资源,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进而实现在全国各地培养各类实用性人才的最终目标。

这一教学模式的实现前提是突破各省级开放大学网络管事权限,真正实现网上资源共享,落实“人人能学、时时能学、处处能学”的目标。

“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特征:

1. 教学服务对象的异地性

这一教学模式的服务对象,即学习者,来自不同地区,对专业和课程以及学习资源有着个性化的需求。例如,北方城市从事茶艺工作的学员,需要学习茶叶及相关专业。但是,本地开放大学没有此专业,需要网上报考开设茶叶专业的湖南开放大学进行学习。

2. 教学资源使用的共享性

资源建设是开放大学的基本建设,任何一所开放大学建设的资源都具有两个共性:一是资源建设的标准化, 二是资源使用的公共化。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决定了在实施“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过程中,联盟学校要实现对教学资源的共商、共建和共享,以降低资源建设成本,确保教学质量。

3. 教学风格体现的独特性

这一教学模式所呈现的是不同省级(地区)开放大学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互动和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各自特色,课程的目标设计、教学设计、学习方案设计和考核设计都呈现出地方特色。

4. 教学方式实施的探究性

基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方式有别于传统的面授教学方式,“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是跨区域、跨网络和跨平台条件下实现的新教学模式,需要探讨和总结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5. 教学结果考核的多样性

网络条件有助于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同时为实现教学终结性考核的多样性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借助网络条件可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如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网上答题、视频提问和网上论坛回答。突破传统考核方式在时空方面的限制,更好地适应异地学习者开放、自主、灵活和互动的考核需求。

6. 教学目标实现的一致性

“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开放大学教学能力,加速实现“人人能学、时时能学、处处能学”的目标,为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

教学模式”的系统架构

“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全国开放大学系统的实现,首先要解决组织架构问题,即开放大学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具体可根据各地区远近、学校合作的紧密程度、专业相近和招生规模等,搭建不同类型的组织架构,采用“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网上实施远程开放教学。

具体说,或以国家开放大学为龙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跨区域(省级)的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组织系统; 或基于地区(如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内的几家省级开放大学构建本地区的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组织系统; 也可以若干所省级开放大学结成联盟,搭建学校联盟的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组织系统。

设计和实施“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既要体现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多种教学手段优化配置与综合利用的特征,又要体现开放大学教学的系统运作、各个参与教学的单位按照教学计划和分工相互配合与协调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特点。

参与实施该教学模式的人员主要有课程主讲教师、学生辅导教师和学习点(或学习小组)班主任。

在“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架构中,主要的分工和职责如下:

课程主讲教师,可由国家开放大学或省级开放大学相关专业的教师担任。主持教师的职责是确立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指导的实施方案并负责培训地方开放大学或开放学院课程责任教师和网上辅导教师。

学生辅导教师,由地方开放大学课程责任教师和网上辅导教师担任。职责是完成对参与试点课程的所有学生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指导与服务工作,并负责与相关专业和课程的其他开放大学的导修主任或咨询服务人员联系沟通,同时还要完成网上形成性考核作业的批阅与辅导工作。

学习中心(学习小组)班主任,由地方开放大学或开放学院 (学习点或学习小组)的辅导教师或工作人员担任。其职责是负责学生教学信息的咨询与反馈。

事务管理与咨询人员,由地方开放学院或教学点的工作人员或技术人员担任。其职责是负责教务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服务。

这些教师和管理人员组成的教学支持服务团队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共同探索区域协作的教学服务模式。

异地学生,分散在全国各省或地区的具有各类学习需求的学习者,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接受网络教学和指导,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以国家开放大学开设的某一课程为例。如在同一学期内有若干异地的省级开放大学(简称为A、B和C等)开设此课程。课程主持教师来自国家开放大学(主持教师根据开设课程的单位来确定,省级开放大学所开设课程由省级开放大学的主持教师负责);责任教师(辅导教师)由A省开放大学、B省开放大学和C省开放大学的教师来承担,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按照教学内容的要求,在网上将异地参与学习的学生组建成“网上课程班级”。参与课程学习和教学的各省级开放大学要为学生配置导修主任(班主任),由导修主任负责学生信息的咨询与反馈,为参与学习的异地学生建立QQ群,将教师的开课计划和要求及时告知学生。各省级开放大学要在专业教师中选择懂得相关专业教学业务且熟悉网络技术的人员作为事务管理与咨询人员,由他们负责提供教务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服务。也可以发挥远程学习接待中心的作用,为学习者提供服务。

三、“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

教学模式”的省校合作架构

随着开放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省级开放大学在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师资结构性短缺而导致教学服务不到位。随着开放教育专业数量和学生数量不断增加,部分省级开放大学一些特殊专业的师资短缺现象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对于那些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个别专业,学校不可能也做不到每门课程都设置教师,教学的服务能力和承载能力不强。

二是学生分散而导致服务成本过大。由于开放教育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学生所处地域分散,个性化学习需求日益多元化,特别是个别专业招生数量过少,难以组班,“小专业现象”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日渐凸显。

对五所省级开放大学开设专业进行分析,统计数据显示, 2010年春季招生数量在50人以内的专业,大连开放大学有13个专业,哈尔滨开放大学有24个专业,长春开放大学有20个专业,沈阳开放大学有16个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所处地域十分分散,例如沈阳开放大学的汉语言本科专业2010年春共招生注册43人,分散在沈阳开放大学所属的8家教学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年春注册学生44人,分散在8个教学单位。宁波开放大学2011年秋季招生专业中,12个本科专业中有9个专业招生在50人以下,22个专科专业中有14个专业招生数在50人以下。这些特殊专业和招生数量过少的专业,如果仅依靠学生所在省级开放大学或开放学院的师资力量,难以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支持服务,同时也增加了这些省级开放大学的教学成本。

由于省级开放大学受到师资力量的限制,各个省级开放大学不可能也做不到开设所有社会需要的专业。但是,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是全方位的,而学习者又分散于不同的省市(地区),要满足这些学习需求,“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途径。

这种实现完全建立在大学联盟的基础上,具体而言,可以是两个以上省级开放大学互相合作,也可以在3-5所省级开放大学之间实施,甚至在更多的校际之间运行。

各省级开放大学之间实施“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可通过“课程联合教研室”或“课程项目组”来实现。即若干省级开放大学相互协商,在开设课程或教学资源上取长补短,互通有无,通过选择共同认可的具体专业或课程,实施“一体化设计”,由“课程联合教研室”或“课程项目组”来进行落实。其各自职责分别是:

课程项目组(课程联合教研室),负责所参与开放大学对该“教学模式”工作的设计、规划、选择和确定专业或课程,协调联系参与省级开放大学,给“教学模式”工作相关的政策支持,跟踪试点进展,协助参与开放大学解决相关问题,做好项目工作的总结验收,并将成果通过各种方式适时推广。

各省级开放大学,掌握本校及开放学院和学习中心学生和师资情况,根据师资需求与其他省级开放大学协调确定项目课程,协调省内开放学院和学习中心的关系,组织相关学习中心实施项目。与其他省级开放大学协商辅导教师的管理(尤其是酬金),完成本省开放大学对辅导教师的聘任和考核。

开放学院(学习中心),组织本学院(学习中心)的项目工作,向省级开放大学反馈学生、师资和教学情况,做好项目学生的培训,组织引导学生上网学习,及时与网上辅导教师沟通反馈学生信息和教学问题,做好课程学习之外的管理、咨询等服务工作。

图2是省际合作项目试点运行图。

<D:\教育盘\2015年教育\2015-06\06-30.jpg>

图2  省际合作项目试点运行图

在项目操作过程中,参与项目合作的各省级开放大学要坚持几个原则:

一是选择统一课程。合作的省级开放大学应选择在同一学期或几个学期内同时开设相同课程(无论是国家开放大学的统设课程,还是各省开放大学的自开课程),以便于各省级开放大学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同时便于各省级开放大学依据开设的专业和课程进行异地招生。

二是确定课程组班原则。“网上课程班级”的组班原则是根据学生选课的具体情况,确定每门试点课程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一个班级不超过40人。如果人数太多,可由师资来源学校确定试点课程的班级数量,并提供相应的师资。同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确定试点周期及后续试点课程。

三是确定主持教师来源。通常是根据课程开设单位确定主持教师。省级开放大学根据各校师资情况,打破地域限制和省级开放大学的行政管理划分,发挥各自优势,每门课程由一所省级开放大学负责组织教学实施,省级开放大学集中力量共同建设特色学科,提高学科建设能力,并共享省级开放大学内的优质学科师资。

总之,实施“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实现跨区域的师资共享,既是开放大学未来小规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开放大学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全国开放大学系统推行‘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将会实现‘两个集合’,一是师资集合,二是生源集合。从而解决开放大学学生分散和师资结构性短缺而导致的教学服务不到位问题,实现不断满足学生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进一步充分发挥全国开放大学系统中优秀师资的作用,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过程的服务成本,更好地实现开放教育办学向下延伸,提高远程教学服务能力,提升对学生学习的支持服务水平,保障开放教育教学质量”。[1]

四、“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

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

实现“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必须要在参与单位之间真正实现“互联互通”。

(一)建立跨区域的学习者异地学习的教学资源平台

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实现跨区域的学习者异地学习的基础条件,是实现“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进行开放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实现“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资源平台建设是基础,是实现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的核心与关键。 建立统一的“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平台,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

一是建设网络个性化学习平台和教学平台。平台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要有各种专业的三分屏课程、5-15分钟的微课程、网上实验室,还要有师生互动区域,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

二是构建教师备课系统和学生作业评价系统。为各开放大学参与“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教研组开设相应的栏目和网页,利于教师之间共享教学资源和信息。

三是优化异地学习的信息化环境。为满足异地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要,将开放大学各分部(省级电大)教学资源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同样势在必行。为此,开放大学各分部(省级电大)教学资源,应在共同协商下,实现互联、互通和开放,提供给异地学习者选择和使用。

四是注重教学终端建设。要与现有的各地社区学院、企业培训中心、老年大学等连接,进行终端建设,在全国逐步实现“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二)建立跨区域的师资资源共享的联动机制

当前,不同地区的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异地开放大学所开设的本地没有的专业进行学习成为趋势。为此,实施“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是研究和探索新的校际合作、实现开放大学系统内师资共享机制,突破省级开放大学教学独立化、资源封闭化,实施开放教学的较好的形式。

实施“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要建立师资共享机制。

一是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各地开放大学通过一系列的协商和协议,进一步完善不同学校师资共享的组织领导、机构设置、经费保障与工作机制。确保以“课程”为中心的师资共享的实现,确保“跨区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计划的落实。

二是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制定科学、合理、适用的网络教学、面授辅导、网上答疑、实践实训和考核方式等“教学全过程一体化设计”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要将一体化教学方案提供给学习者,便于学习者安排工作与学习,便于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学习方式,便于学习者结合自己的特点参与和选择考核方式。

三是建设联合教学团队。以“课程”为中心,组成“课程联合教研室”或“课程项目组”,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确定指导教师,建立教学团队,进行常态教学研究。

四是建设相对稳定的管理与技术队伍。由教师和管理人员组成的教学支持服务团队,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共同探索区域协作的教学服务模式。

(三)建立跨区域的学习支持服务的咨询系统

实施“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要建立与之配套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一是建设呼叫系统。国家开放大学与省级开放大学合作建设省级开放大学远程接待中心,并逐步构建形成全国开放大学远程接待系统。建设开放大学远程接待系统,创建统一的服务窗口,为全社会、全国开放大学系统的师生提供更加便捷、及时和有效的教育服务,是建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信息化校园的重要目标,是开放大学主动适应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也是提升全国开放大学系统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通过发挥远程学习接待系统的作用,为本省、本地区或异省、异地区的学习者提供招生、报考、课程计划、课程答疑和实践等咨询。

二是提升平台服务功能。在平台上实现跨区域招生和缴费,实现跨区域组织教学活动和实施教务管理,实现学习者自主选课和形成性考核,实现作业提交和成绩查询等事宜。

三是配置网络维护人员。远程教学应可以在网络上全天候进行,方便学习者在任何时间接受教学和辅导,应为此配置网络维护人员。

四是确定专人负责日常教务管理。各合作单位应确定项目负责人,各教学点也应当确定一名班主任或一名教务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学生事务。

(四)建立跨区域的项目经费结算标准

实施“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可“解决异地学习者异地报考本地没有的专业和学习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由于各地开放大学所制定的收费标准不一致而带来的经费核算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尽可能相互承担和认同的授课教师酬金支付标准与费用核算发放系统”[2]。

探索省际合作的酬金标准和辅导教师的考核办法。省际合作的教师酬金支付标准、辅导教师的考核办法可包括以下内容:

1. 试点课程教师的酬金发放

由任课教师所在学校发放,原则上参照本校的“课时费”标准支付本校教师酬金,并将参与项目的工作计入本校教师工作量。如参与学习的学生来自分院(学习中心),由省级开放大学与分院(学习中心)协商,根据课程学分(或学时)和学生数量,向分院(学习中心)收取一定的费用,探索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

2. 各省校际酬金的结算标准

根据各省校际之间商定的统一标准,由省级校每学期按结算标准和办法支付给承担“跨区域”课程的省校。

生均标准:N元/学时×课程计划学时÷课程学生总数

每门课程应支付的总额:生均标准×本校课程学生数

各分院之间酬金的结算标准,可根据省级开放大学之间商定的统一标准,每学期按结算标准和办法支付给承担“跨区域’课程的分院。

3. 项目课程教师的考核

由教师所在学校负责,参与“跨区域”学习的学生和省级开放大学随时向教师所在学校的联系人和项目组的联系人反馈教学问题,省级开放大学根据教学平台的数据、教学反馈等各方面情况对教师进行考核。

(五)建立跨区域的省际合作项目的协调机构

一是组织保障。成立各中心城市电大省际合作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小组组长由各校主管教学的校长担任,教务处和相关学院的教学负责人以及教师、管理和技术人员作为小组成员,共同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组织保证和运行保证。

二是政策支持。为负责试点的部门、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政策支持,将教师的网上教学辅导纳入其日常教学工作,计入教师的工作量考核。

三是监督监控。指定专人检查试点课程的资源情况、网上答疑情况和学生形成性作业的提交情况等。

五、小结与建议

“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尚需深入研究以下问题:

(一)深化对“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认识

“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就是要改变多年来形成的以教材、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习者,让学习者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因此,开放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开展个性化教学的认识,国家开放大学要不断深化开放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发展的多层次需求。

(二)完善跨区域的教学课程内容与多种实现形式

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但主要分布在国家开放大学在线平台上,或各省级开放大学所属权限的平台上。这为充分运用国家开放大学和省级开放大学两个平台资源提供了条件,应将国家开放大学在线平台上的统一标准课程资源与各省级开放大学辅导教师的具有各自特色的自建资源相融合,为异地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在学习者可以看到文本、IP课件和直播课堂等形式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类型的资源,如微课程等,创造更多的教学形式。

(三)建立跨区域的异地学习者个性化学习评价标准

对参与“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异地学习者的考核标准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关键因素,如学习动机的转变、课程内容的掌握和专业基础的提升等都需要纳入考核。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手段和评估机制。

(四)强化对跨区域教学教师的教学和服务质量的考评

“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主要实施者是参与项目的国家开放大学及各省级开放大学的教师,这些教师即负责本省开放大学学习者的教学工作和辅导工作,同时也负责其他省(地区)的异地学习者的教学和辅导工作。因此,对这部分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和对学习者的支持服务质量的考核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保障跨区域教学的质量。

总之,“跨区域网络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可满足学习者异地学习的需求,降低办学成本,提升远程开放教育支持服务水平,符合开放大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2] 刘莉. 开放大学:战略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国远程教育学术论坛”综述[J]. 中国远程教育,2012,(11):5-22.

收稿日期:2015-01-30

定稿日期:2015-04-20

作者简介:关德章,正校级调研员,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博士,沈阳广播电视大学(110003)。

责任编辑    石   子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学
基于智慧教学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与互动系统设计
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刍议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个性化教学作用及措施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个性化的一点探讨
关于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小学三年级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
浅谈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