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化工类高职就业指导探索

2015-09-10 07:22钱涵玮
考试周刊 2015年74期
关键词:化工类就业指导校企合作

钱涵玮

摘 要: 高职院校的就业情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生就业情况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学水平与就业服务质量等方面情况。本文从化工类高职学生的就业特点入手,结合校企合作优势,就如何对化工类高职学生做好就业指导进行探讨。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化工类 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学生规模快速扩大,客观上对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质量造成压力。教育部就曾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上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使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新提升,办学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社会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实现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化工行业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本文从校企合作角度,就如何开展化工类高职就业指导进行探讨。

一、 化工类高职学生就业特点

1.化工企业需求量大,学生选择面广。

化工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对于一线操作工的需求量相对较大,特别是企业建立了分厂或投资新建了新项目,往往需要大量操作工。以我院为例,每年都会有许多化工企业电话咨询是否有可推荐的学生,但往往学生供不应求。另外,每年我们举办的招聘会都会有许多化工企业报名参加,所提供的岗位总数大约是学生数的5倍左右,学生的选择面也相对较广,学生可以根据生源地、企业规模、岗位情况等进行多方面选择。尤其是一些优秀学生,在实习前夕往往会收到好几家企业的录用通知。

2.工作环境较艰苦,工作压力大。

化工类行业由于其生产需要,往往安排一线操作人员进行倒班,一般是三班两倒,或者是四班两倒。这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环境适应能力提出一定要求。另外,有些岗位工作时间长,对身体有一定危害,对于安全操作有很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但往往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吃不了苦而退却。

3.就业流动性强。

由于学生选择面较广,因此化工行业的流动性也较强,特别是一线操作岗位。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而频繁跳槽,例如工作期待值过高,岗位不适应,工作环境艰苦而退缩,等等。如今信息沟通较便捷,使得学生之间会共享不同化工企业的信息资源,通过比较后做出选择,这也是一定程度上造成化工企业员工流动性强的原因之一。

4.男女岗位比例不协调。

由于化工行业的特殊性,一些岗位需要男生的数量远大于女生,这无疑增加了女生的就业压力,缩小了女生的岗位范围,大部分女生在化工企业主要从事化学分析、行政管理等工作,选择范围较窄。

二、校企合作的优势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对于学生就业出路与企业招聘用人实现无缝对接,可以使高校培养出的学生是企业所需,一定程度上也缩短企业培养一名优秀员工的周期,对于高校与企业来说可谓双赢。因此,具体来说,校企合作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扩大学校与企业的相互影响力。

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要想获得较高影响力,则需要好的口碑,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学校和企业合作,可以使企业名字在学生中耳熟能详。 若毕业生在企业发展得好,就会在与学弟学妹的交流时对所在企业作出较高评价,对于今后企业的招聘有很大帮助。而学校用心培养学生,无论从思想教育上还是技能训练上都对学生有严格要求,开放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参加技能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自然受到企业欢迎,企业也更愿意在招聘时青睐该学院毕业的学生,这对于学校学生就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以与我院长期合作的长春化工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在我院开展学生奖助学金资助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该企业,而毕业生进入该企业后又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有些学生已成长为生产、管理骨干,截止今年,共计100余名我院毕业生在该企业就业,每年都有几十位学生进入该企业,使得许多在校生还未毕业就对该企业很向往。

2.加强校企间的技术合作。

校企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产学相长、共同发展”的原则,可以在技术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通过交流,学校可以吸收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先进技术并运用到教学实践过程中,使课本知识紧密结合当代技术,有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学校可以邀请企业参与学校课题项目研究、制定教育教学规程,共同研究教改方案。企业也可以邀请教师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像有些学院设置了校企合作处,目的就是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充分挖掘双方的技术合作潜力,实现校企双赢。

3.促进校企培训。

化工类行业对技能有一定要求,因此,校企双方通过开展行业培训合作,使得校企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学生参加化工类技能比赛前,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培训过程,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而学校也可以与企业联合开展学生、企业员工技能培训,考试通过后颁发技能证书,对于学生就业、员工技能提升都有很大帮助。

三、校企合作下化工类高职就业指导服务

化工类企业众多,学校可以对有合作意向的化工企业进行分类、筛选,要求量更要求质,因为最终合作的企业将会对今后学生就业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如何更好地为化工类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中融入企业案例。

高职院校要真正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方针,就必须更新办学理念,理顺服务思路,贴合市场需求。教师应该多去企业参观,多与企业人员交流,对企业了解得深,那么教学中才能有案例说,有实践积累可传达。因此,教学中融入企业案例,会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学校可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每一年级的教学融入企业实践内容。如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可以安排学生参观企业,在企业人员的指导下动手做实验,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学习热情,改变他们对传统化工企业污染严重、工作环境差的观念。大二学生在就业指导课、专业课程里可以设置职业岗位认知、模拟面试、企业实训、企业人员讲课等内容。大三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中融入企业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有了较清晰的认识,而不是陌生与担忧。此外,我院根据化工企业对于职业技能的要求,开展职业资格培训等教学内容,毕业时,90%以上学生都有1-2张职业资格证书。

2.开展订单班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是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订的培训用工协议,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选拔学生、组织教学、考核等一系列人才开发活动。订单班模式可以实现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既帮助企业选择培养适合自己企业的优秀人才,更为学生熟悉企业、顺利步入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合作共赢的结果。订单班的开展形式多样,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学校老师、行业专家为学生授课、实训等,同时企业人员将企业理念、生产规范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氛围。近年来,我院与多家知名化工企业开展订单班,如“朗盛班”、“威能班”、“中能班”,每年都有许多学生加入这些企业,并且表现良好。

3.校企文化有机结合。

学生在校感受的是校园文化,对于企业文化相对陌生,如果将校企文化较好地相结合传达给学生,则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从校园文化形态向企业文化形态过渡,以积极的心态、良好的精神风貌完成从“校园人”角色转变为“企业人”角色。

因此,学校开展学生活动时可以有意识地邀请化工企业人员共同参与。例如,企业提供奖助学金,提高学生对企业的关注度;邀请企业人员、优秀员工来学校进行宣讲使学生对企业文化有所认识;组织学生与企业人员开展体育比赛、文艺表演等增进学生与企业的相互了解。通过这些活动,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帮助学生了解化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避免学生今后就业时盲目选择企业。

总之,在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化工类高职院校不可掉以轻心,盲目乐观,要根据学生特点,深入了解学生想法,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化工职业技能,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密切配合,多渠道拓展校企合作途径,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真正提高化工类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飞.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3(22): 86~88.

[2]周琳.校企合作的高职就业指导体系探索[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5):100~106,118.

猜你喜欢
化工类就业指导校企合作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化工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安全素质养成教育的探讨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化工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