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游戏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索

2015-09-10 07:22:44刘清芝师进生魏洪涛于曙光
考试周刊 2015年88期
关键词:课堂游戏专业英语教学应用

刘清芝 师进生 魏洪涛 于曙光

摘 要: 本课题组连续7年采用90%以上全英文教学方法针对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专业展开教学活动,并在课堂中穿插诸多类型的课堂小游戏。通过具体应用发现,课堂小游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并增强学生运用专业英语表达专业知识的信心。并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游戏进行总结归纳,针对课堂游戏的重要性及其应用方法;课堂游戏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做详细的讨论,旨在为后期课堂游戏在类似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专业英语 课堂游戏 教学应用

英语是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各学科的成就贡献要在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讨论,英语是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另外,还要获取全世界范围内某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最简捷的方式是通过查阅该领域的英文文献。对于化学领域,化学专业英语除了是英语以外,也有大量不同于一般英语的词汇、语法和文体形式。化学专业英语是一种用英语阐述化学技术中的理论、技术、实验和现象等的英语语言体系。该课程是继大学英语和四大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基础课程之后的一门重要的化学专业选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化学元素的名称及基本性质的英语描述;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及物理化学中涉及的专业名称和重要理论知识的英语表述;学会不同于大学英语的化学领域英语的表达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学会怎样用英语书写学术论文。

而学生在开展该课程前已经历为期一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在此前一年及之前十几年的英语教育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英语的一般语法结构、常用词汇,并具备一般翻译和写作的能力,其听力和阅读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若采用传统的单方面接受方式教授专业英语知识,难免让学生产生感觉和视觉疲劳。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大多会阅读和写作,但在发音和口语表达方面却极欠缺,而如果要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在本专业领域用英语口语顺利表达相关成果的国际化人才,这两方面的锻炼必不可少,但传统教学方式没有为学生提供锻炼的环节。为此,笔者专门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几种类型的课堂游戏,游戏的内容和方式一再经过修改以适应教学目的,最终在教学过程中取得非常有效的作用,不但获得学生的欢迎,而且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并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

1.什么样的游戏能“寓教于乐”?

课堂游戏重在趣味性,但不能只注重趣味而忽略学习的意义。在保证游戏有趣的基础上,考虑到课堂游戏毕竟是在课堂上完成,因而内容的设计不能让学生玩起来太“疯”,而是要有一定“分量”,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而这“分量”的把握至关重要。举一个学生曾经在课堂上玩过的游戏:把班级60个左右的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挑选一位成员来随机抽取教师手里的小字条,字条上面写着已经学过的专业词汇。该学生负责用英语解释词义,其他组的人负责猜词。词的形式主要以名词为主。规则如下:

(1)解释词义的学生不可以和猜词的学生对口型,也不可以用手比画,只能用英语描述词的含义(违规者取消比赛资格)。

(2)解释词义的时候不能说出所给的单词。

(3)不能用所给单词的别的形式解释,如:所给的词为“frustration”,解释的学生不能说“the word’s verb form is frustrate”。

测试单词举例如下:元素element;电子electron;碱金属alkali metal。

这个游戏本身具有较好的趣味性,但如果教师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把握不好评价尺度,则会让游戏的趣味性消失殆尽。例如,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规定猜对单词的那一组得分,且分数计入平时成绩。学生为了争抢分数,热情高涨。课堂上就往往会有几组几乎同时给出正确答案,而无论是教师还是负责解释的学生,都会只给自己听到或者看到的小組分数。这就让其他给出正确答案的小组很失望,甚至不愿意参与游戏。过于严格的评价标准让游戏失去寓教于乐的初衷。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对游戏评价标准做了调整:猜对词语的小组还是会得分,但不计入平时成绩。尽管标准只做了简单的修改,但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却出现巨大的变化。学生玩游戏的热情依然高涨,但并不会因为分数而感到失落甚至抱怨,反而会想办法找到问题,从而找到表现自己的正确方法。

由于每次玩游戏的内容都是在最近几次课中学过的专业词汇,因而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对词义进行了巩固,并在不知不觉间学会了怎样使用它们,从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2.什么样的游戏学生能广泛参与?

课堂游戏要保证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对游戏规则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例如:在组织学生玩“猜词”游戏的时候规定小组推荐学生解释词汇的时候不能是同一个人,先后顺序可以不一样,但每个学生必须轮流上台,这样便让个别想“浑水摸鱼”的学生没有了退路。但这样一来就对这些习惯“默默无闻”的学生造成了一定压力,给他们一个“推力”让他们参与进来。

除了利用课堂时间外,我们还通过设计游戏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例如,在课程完成了对“元素名称”、“无机化合物命名”和“有机化合物命名”三个章节的授课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份“presentation”,内容根据学生专业不同略有差别。对于材料化学的学生,报告题目是“未来20年,什么样的材料对人类影响最大?”。让学生根据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结合刚学过的专业英语知识,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报告。报告必须是英语格式,且每位学生必须参与并作出贡献。在做报告的时候每位小组成员必须参与表达,以此用另一种方式“推”着学生往前走,并同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3.把想“藏”起来的学生调动起来

课题组教师多年的教学活动发现,任何一个班级里面,都有一小部分学生是默默无闻的。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多数是因为英语基础较差,难以开口说英语。而专业英语的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让化学专业的学生用英语顺利地表达自己的专业知识。但若教师不对他们加以调动,久而久之就造成“哑巴”英语。然而如果强迫他们说英语,他们就会因为过于紧张而更难顺利表达,从而感觉在同学面前很丢脸,或者因为造成小组不得分而增加心理负担,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游戏本身的乐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在课堂上预备了两种方案:第一,允许上台解释的学生获得小组内成员的帮助。也就是说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小组内的任何成员帮助他们,但最终表达的还是自己。实践发现,这种方式让学生上台表达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玩”的乐趣很高。第二,明确告诉学生,当他们在表达时遇到不会使用的英语单词时,可以随时请求老师的帮助。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偷偷”告诉学生他不知道的单词或者句式,而最终表现的还是他自己。这样双重保险,让学生彻底卸下心理包袱,畅快地“玩”起来。

4.培养团队意识

本教研课题组在设计课堂游戏的时候兼顾了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缺少团队合作意识。为了加强这一点,我们在制定游戏规则的时候,加入了学生合作的环节。例如在玩猜词游戏的时候,负责解释的学生可以请求小组内成员的帮助。在玩团体报告的时候,要求学生提出的方案一定要经过讨论并经过小组成员的一起努力完成。在做展示的时候,要求所有小组成员全部站到学生面前,每个成员都负责展示一部分。在以往玩团体报告游戏的时候,有的小组提出两种方案,我们的做法是要求他们小组课后继续讨论,直到得到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为止,并推迟在下次做展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自觉间对于团队合作的方式和方法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为一年后踏上社会打好基础。

笔者在前期多年教授专业英语的基础上,对课堂游戏的重要性及其应用方法做了阐述,并详细列举了课堂游戏所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本教研小组多年的授课实践证明,课堂游戏不仅能事半功倍的将前期课堂讲授的知识加以运用,而且能在无形中获得诸多课堂讲授所不能达到的目的,例如团队合作意识,希望该教学方法能为后期课堂游戏在类似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通讯作者:刘清芝

猜你喜欢
课堂游戏专业英语教学应用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小学教学中课堂游戏的实效性探究
初中体育课堂游戏教学模式探析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模式刍议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09:36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25:53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6:58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2:4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