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
历史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教学过程中,如果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肯定会大大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先进行预习和自我学习,了解学习基本内容,这样老师再依据学生学习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有益于查缺补漏,提高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初中历史课堂“先学后教”模式中学生“学”的问题研究
历史课堂教学是由历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所以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思维,正确认知教学活动,恰当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一)关于学习内容的认知学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重在学生学,首先要确定学生学习内容,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针对学生的学来说,首先学习内容应该非常明确清晰,教师可以依据教学需要认真研究教材给学生布置的相应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他们要学什么;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检查和督促机制,布置相应任务,想办法让学生深入参与其中,不能让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或者具有怠慢敷衍的心态,这样教师才能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依据问题开展针对性教学;最后,要有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测验或者其他检测方式,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困难,这就是学习载体。
(二)关于历史学习的载体研究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更突出和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其中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和学得怎么样关乎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预习,往往没有实实在在的学习载体,导致学生参与度不足,出现不了了之的情况。为了把学生的先学落到实处,可以采取导学案方式开展教学。导学案其实是历史教师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需要给学生布置的一种直观的书面学习任务,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教师及时分析和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信息支持。
(三)关于学生学习时间的探究
初中生课业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开展下,需要学生花费多少时间“先学”呢?时间太长肯定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学生学习精力不足;时间太短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时间要灵活安排,可以在一节课临结束前发放导学卷,学生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完成学案上的学习任务,然后上交学案,让教师简单批改,上课时发放已检查批改的学案,可以开展针对性教学。
二、初中历史课堂“先学后教”模式中教师“教”的问题研究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先学”固然重要,可以说学生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但是教师的“后教”也非常重要,往往可以给学生直观针对性指导,获得醍醐灌顶的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关于教师授课内容的界定
传统常规课堂中,教师往往按照教材全部照搬,做到滴水不漏。但是“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教师讲授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不再面面俱到,依据导学案的作答效果,教师的讲授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往往讲授内容都是学生不太理解或者存在理解偏差的知识,学生通过“先学”掌握的基础知识坚决不浪费口舌,部分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简单讲,也可以课后辅导。对于重难点知识要侧重讲,实现针对性高效教学。
(二)关于教师授课形式的研究
以往常规教学模式下,教师都是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往往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淡薄。先学后教模式下,因为教师已经对学生学习情况有了一定了解,所以在教学设计上要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针对学习重难点,教师要科学设计教学过程,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共同探究等形式,做到精讲精练,提升教学有效性。
(三)关于历史知识的巩固问题探究
常规历史课堂教学往往是一节课结束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作业作为知识巩固练习,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这种知识巩固方法往往起不到太大的效果。“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可以采取当堂练习方式,及时把学生的学习成效检测出来,为下一步教学做好调整和安排。
三、运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颠覆了常规历史课堂教学,使师生课堂地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增强教学模式的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培养学生自觉性,“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有一定要求,必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才能让这种教学模式正常实施;其次,导学案的设计务必科学合理,在内容和形式设计上紧扣教材和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学情。最后,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学习关注从课堂延伸到课前、课中和课后,具备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针对课堂变化有调控课堂的能力等。
教学实践证明,“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先进理念,使教学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增强了学生学习效果,提升了教师教学质量。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一定要设计好学生“先学”和教师“后教”的内容和形式,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