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5-09-10 01:42潘艾芹
关键词:创新教育实施语文教学

潘艾芹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21世纪一门重要的研究课题。面临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新形势,如何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5-066-1

几年以来,我努力实践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努力转变新的质量观和人才观。因此,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呢?以下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几点思考。

一、培养学生好奇心,萌发创新欲望

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索的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探索奥秘,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容易对许多事物习以为常,好奇心逐渐减退,于是科学家提出要保持“童心”,要象儿童那样具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众所周知:鲁班发明锯子,牛顿发现重力,瓦特发明蒸汽机,这都源于他们的好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把学生的好奇心误认为是“调皮”或“愚蠢”的表现常加以限制、谴责、嘲笑,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敢于各抒己见,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头脑异想天开,这样有利于萌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九寨沟》一文时,我树立“以生定教,以学定教的”理念,引导学生欣赏九寨沟的自然风光,谈谈自己的感受,有位学生说:“老师我虽没有去过九寨沟,但一看到您播放的这些九寨沟的风景画面,我就会想起我经常去的洪泽湖边的美丽风光。”他还情不自禁地感叹:“把洪泽湖建设成富有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该多好啊!那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欣赏到我们洪泽湖的美景了。我连宣传语都想好了:洪泽风光甲天下,洪泽人民欢迎您!”

二、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海洋中的“航船”,它可以帮助学生在浩瀚知识的海洋中游到彼岸。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创造一种民主的气氛,鼓励学生提出奇特的、大胆的猜想。著名的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可见,鼓励学生猜想,既可以培养创新意识,也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善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于学生一些幼稚的致意我从不批评制止,而是积极点拨诱导。在语文课中不把现成的结论或老师的思路告诉学生,而是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大胆的去猜想,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要能以学生的问题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语文科学实施素质教育,学法指导是一项重要内容。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实施创新教育,要使学生不仅学会一般性地学习,而且要学会研究性地学习,创新性的学习,如: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师要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重视教师主导为更重视学生主体,让学生在主体作用发挥的过程中自觉完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一人当一次“教师”。有计划地安排指导学生每四人一组集体备课,在备课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处理教材,搜集材料,强调学生要在解决“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两个问题时,除了按照教材讲述之外还要继续追问“还因为什么”、“还应该怎么样”,让学生在课本外进行再思考,然后进行组内试讲,每节课给一个学生10分钟的上课机会,“老师”必须简明扼要地讲清本课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等问题。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深刻。再如: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而课堂讨论是训练学生两种思维的有效形式。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相互交流切磋甚至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讨论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分组讨论和全班集中讨论。分组讨论,争取每个同学有机会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这种讨论范围小,周边环境熟悉,学生敢想敢说。

四、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心理学认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抓住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实行“开放式”的教,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和深化。传统课堂教学中,以“知识”输出为教学目标,把学生当成“知识容器”。课堂上无波澜、无情趣、“静如死水”的气氛,使学生乏味、厌学,思维的热情被泯灭。“开放式”教学,教师“用教材教”,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探索新知的热情,增强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创造的火花在课堂中迸发。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引发学生思维的方法较多,采用什么方法为好,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学生的情况和教师的风格而定。以语文教学为例,有的教师在一堂课的开端,喜欢采用一段动情的导语,一个有趣的故事,一首配乐的小诗,一组电视画面,一支动听的歌,一席精彩的表演……把学生带入到课堂教学的境界,把学生思维激活。而有的教师则喜欢在课堂教学的结尾,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机,诱发学生再创造的灵感。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创新教育的渗透,让创新教育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实施语文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