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导学体会

2015-09-10 21:31:41傅兰芳
新课程·中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分组实验导学初中物理

傅兰芳

摘 要: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导学方法有两种:一是先交流各个步骤,然后学生动手完成实验,简称“集中”实验法;二是“做一步,得出结论,再做一步,再得出结论”,简称“一步一清”实验法。导学时“集中”实验法常选,而通过课堂教学对比,却是“一步一清”实验法,效果更好。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组实验;导学;一步一清

2014年10月份,市物理优质课比赛,给定两个课题:《13.1 从闪电谈起》和《3.1 光世界巡行》,这两个课题比赛时抽签决定上哪个课题。我积极备战这两节课,于10月5日在校物理实验室上这两节课的公开课,课后评论时,特意邀请的县物理教研员竟提出:“‘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傅老师用先交流三个实验步骤,然后学生三个实验一起做——“集中”实验。实验效果不好,有些学生不知如何做,改为“做一步,得出结论,再做一步,再得出结论”的方法——‘一步一清,可能更好。”这个我始料未及,提出质疑:“一步一清的方法实验,不是将学生控制死了吗?怎样让学生自由发挥呢?时间来得及吗?”教研员说:“应该不影响时间。”有教师接着说;“不存在将学生控制死了,学生自己摸索实验器材的使用用时更多。几个实验一起做,有些学生记不住步骤,胡乱做。”我还想说:“这个实验步骤不复杂呀,难道学生记不住步骤,使实验效果差……”但考虑到我说出来就成了狡辩,所以,忍住没有说出口,不过这足以引起我的注意了。

所幸的是市优质课比赛时,我抽中的课题是《3.1 光世界巡行》,其中一个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我设计了四步分组实验和一个动画演示,实验导学我就改变了公开课时集中实验的方法,而选用了“一步一清”方法,即依次实验得出结论:光在果冻中沿直线传播、光在肥皂水中沿直线传播、光在有烟雾的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归纳得出: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接着实验光从有烟雾的空气中射向肥皂水面,又进入肥皂水中的传播路径,从反面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介质必须是同一种均匀物质。接着动画播放空气光视频,即动画展示太阳光传到地球的路径,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同一种均匀介质或真空。事实证明:“一步一清”实验比“集中”实验效果好些,而且用时还少些。原因是:一个实验完完整整地完成了,有利于下一个实验的顺利进行,避免了学生记不住实验步骤不知如何实验的现象。

目前,我省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的晒课工作,由于《13.1 从闪电谈起》已打磨过,我晒课的课题就选了《13.1 从闪电谈起》,对于“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实验,也许受到“集中”实验根深蒂固的原因,我还是觉得实验步骤不太难记,没有完全选择“一步一清”方法,而是利用信息技术将两者融合了,具体方法是:看课本步骤实验(a)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接着用课件如图1展示并交流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接着播放事先录制的一学生做的实验(a)视频,【看视频对器材使用和步骤一目了然,比直接梳理省时省力。】接下来如图2点评实验(a)结论,提示实验(b)、(c)步骤:

(b)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也会排斥吗?

学生动手做三个实验,并把(b)(c)结论板书在电子白板上。教师巡视指导。

如图3分析论证后,再次播放事先录制的一个学生做的实验(c)视频,最后归纳得出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4.4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这节课主要是两个实验,一是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二是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惯性吧,我依然采用先整体交流两个实验的步骤,然后学生集中动手做实验,并将实验结果板书在黑板表格中。直到下课并联实验的数据才有两组,于是我将“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放到了下节课。我与平行班的老师交流,这节课的实验情况如何,他说:“没做完。”问他实验导学法,他说的大体是“集中”实验法。《14.6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这节课也主要是两个实验,一是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二是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设计时我在这两个实验前加了一个实验:探究电池组与各个电池之间的电压规律。虽然有前面探究电流规律的实验基础,但多了一个实验,如何才能使这节课达到目标呢?我试着采用“一步一清”实验导学方法,先交流第一个实验的步骤,学生动手实验,在黑板表格中板书实验数据,然后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像这样不急不忙地一个一个完成实验,结果三个实验完成了,离下课还有6分钟。这一事实让我彻底相信:“一步一清”实验导学方法效果更好,反而时间上更充裕,否定了以往担心时间不够的现象。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导学方法有两种:一是先交流各个步骤,然后学生动手完成实验,简称“集中”实验法;二是“做一步,得出结论,再做一步,再得出结论”,简称“一步一清”实验法。实验导学时“集中”实验法常选,而通过课堂教学对比,却是“一步一清”实验法,效果更好。

引自:华东地区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组.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本.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

注:本论文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市级课题《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物理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的研究》实践研究,课题编号:MJG14049。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分组实验导学初中物理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
未来英才(2016年18期)2017-01-05 11:41:48
探讨分组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有效开展初中化学分组实验的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3:37:43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