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
内容摘要:21世纪以来,各年龄阶层的媒介使用者集体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在非传统媒介的社会环境下,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堪忧,主要表现为批判能力弱、消费行为过于以及自主使用与传播能力弱。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需要政府、学校以及个人的群策群力,通过“防御”与“建设”相结合的策略,媒介素养教育定会在中国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关键词:自媒体 大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 应对对策
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ER.利维斯(ER·Levis)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汤普森(Denis Thompson)首次在1933年出版的著作《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培养》中提出“文化素养”的概念[1],为媒介素养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媒介素养是指社会公众认知媒介、参与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是指以社会公众认知为对象,培养和提高认知媒介、参与媒介、使用媒介能力为目的的素质教育。近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传媒科技赋予了它全新的内涵。其中,由自媒体(we media)引发的信息变革就是促使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自媒体以其多样化、草根化以及普泛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灌输——接受”式“广播”(broadcast)模式[2],使媒介用户与媒介真正成为地位平等的对话者,同时低成本信息传播以及全方位信息回馈成为可能,引发了公民媒介素养的新一轮挑战。
当代媒介素养教育不仅需要覆盖社会公众的传播领域,对其认知领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兴媒介素养教育在注重培养公众媒介使用能力的同时,还应提升公众自主处理媒介信息、正确运用话语权的能力。
一.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原因
1.大学生对自媒体信息的批判能力弱
“媒介表征和构建被认为是‘媒介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内在关系,即媒介素养的核心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媒介环境是处于人与现实环境之间的一个‘中介物,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在与自然环境相区别的社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社会成员之间行为方式的符号,它主要通过非人际关系向社会传递信息。”[3]许多大学生对于二者的定义存在混淆,即将媒介环境与现实环境混为一谈,在对自媒体信息的理解上存在严重缺陷。接收并消化信息内容是大学生对其进行信息处理的第一步,而对媒介环境的模糊接收直接导致大学生评判能力的下降,导致错误处理、不完全处理乃至不处理。其次,对大众传媒中负面舆论的接收促长大学生自身的“社会顺从主义”,不仅指大学生行为姿态容易受周围媒介信息的影响,还指其意识形态的趋于统一。大学生正因此逐渐对社会个体以及事件形成刻板印象(stereotype),“即通过网络信息对个体特征的描述,形成特定的抽象意识,表现为当大学生想到个体范畴的成员时,通常所想的为该范畴的典型样例”[4]。例如,大学生不难从一系列影视作品中总结出日本人的性格特点,对其印象成为定论,就如同在美国人眼中,犹太人精明、黑人懒惰。
个中原因多种多样,根本在于大学生缺乏媒介素养方面的知识积累。他们能够通过教师的讲解在课堂上习得关于通用课程的分析及批判方法,而中国高校关于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课程几乎为零,使得大学生面对自媒体这样一个不同于书本案例的信息储备系统时,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大学生个体会丧失对特定信息的评判能力,听之任之。即使少数具备评判能力的大学生,也会存在评判失误的现象。当今社会价值观取向随着信息更新而不断变化,信息获取滞后的大学生个体易陷于是非判断的窘境,即主观判断与客观价值判断相悖;信息更新过快也可能导致大学生思想状态落后于当前社会意识,今天真理的对立面也许明天就成为了大众信奉的教条。对特定事物的主观评价并不存在正确与否,但批判意识是每位高校学生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2.大学生自媒体消费行为过于自主
与权威媒体的正面报道相比,大学生倾向于关注名人政要的负面报道,获取具有个性、富含趣味的自媒体信息内容;在此过程中,往往会被动甚至主动地接受网络色情、低俗以及暴力内容,降低自身审美鉴赏水平及文化修养,造成极其负面的社会影响,有失其作为高等教育接受者的道德素养和精神面貌。
媒介资源丰富化和信息传播自由化在强化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同时,也削弱了大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及自律意识,导致其自媒体消费行为趋于自主化。据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过分依赖新兴媒介,尤其是微博、博客、贴吧等。以上新兴媒介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但其传播内容的主体具有很大的娱乐性,并非消息性,因而它们更多的是分散、而非加强大学生对生活中主要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的注意力。多数中国大学生未接受过正规的媒介教育,对自媒体的形成以及如何过滤及选择媒介信息一无所知;网络平台的高度开放以及网络话语的低门槛发布,使得还未接触社会的大学生对于不健康信息的轰炸毫无抵抗力。此外,自媒体平台是个体思想的竞技场,提倡媒介传播者的言论自由,充分满足受众的表达需求。因此,表面上媒介受传者与传播者已经建立起了平等的双向媒介关系,营造出幼稚的“电子乌托邦”思想。但事实上,自媒体平台并不能保证互动双方交换信息的一致性,当受传者未获得预期反馈时,其话语权的使用会偏离客观意识流的轨道。
3.大学生自媒体使用与传播能力弱
根据CNNI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大学生占我国网民总数的11.5%,可见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已初步掌握自媒体相关技能。但在通过自媒体平台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大学生的选择面相对狭隘,通常只依赖一个或者两个自媒体渠道,忽略其他同样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信息媒介。同时,多数大学生缺乏深刻的资源使用意识,未利用有效的网络检索渠道来帮助自身提高学术水平和品德修养。人格虚拟化也日益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标志性特征;就传播能力而言,大学生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积极性不高,非新闻专业学生缺乏基本的媒介创作思维,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自媒体搭建媒介创新平台和实现线上互动交际的功能。
“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巨大差异导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立接触,促使大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之上建立其认知基础,人格虚拟化问题由此形成。尽管使用自媒体的大学生群体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够理解自媒体涵义并实际熟练操作的人数有限,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普遍不高,他们在简单的引擎处理之外无法解决稍复杂的机组问题,如自身计算机账号及网络安全等,这大大增加了大学生媒介传播和使用的难度,导致高校学生无法运用已有知识对媒介内容进行再加工,甚至无法畅通地传递信息。同时,“人际传播在本质上来说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的活动,精神内容交换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媒体(符号载体)。”[5]因此,自媒体本身对大学生受众的影响巨大。网络舆论中的负面语言如网络暴力通常囊括了各类碎片化信息,冲击大学生价值观念,颠覆其传统意识,打击其参与媒介信息传播的积极性。
二.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对对策
1.政府层面
首先,政府应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积极倡导者,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确保媒介素养教育的合法性及必要性。如美国教育署一直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导者,各州也纷纷响应号召出台相关法案,将媒介素养教育视作同媒介暴力等负面影响做斗争的锐利武器。中国政府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在扶持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其次,政府需积极落实各项政策,通过设立相关政府性机构如媒介素养教育协会、委员会、学会、研究机构等,充分发挥协调、交流和咨询职能,形成“复合型”媒介素养研究网;逐渐转变以考试定成绩的素养评定模式,调整媒介素养教育占传统通识教育的比重,将转变媒介素养教育意识纳入中国教育模式改革的日程,提倡智育目标宽泛化;同时,加大国家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财政开支,积极推动和资助一系列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的开展;整合地方图书馆资源,实行媒介教育资源数字化及共享化,最大化发挥新兴自媒体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2.学校层面
各高校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高校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与媒介素养教育经验丰富的各世界主要组织机构保持联系,全方位学习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如设置一些媒介素养课程和电脑技能培训,结合大学生接受能力强、受教育程度高的特点设立媒介实践平台,帮助高校学生解决自媒体使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保证网络信息获取畅通无阻,同时,树立大学生的辨别意识,矫正其自主性行为,建立有效的线上交互思维,开发自媒体创造潜力;另一方面,高校需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进行师资培训,增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并将媒介素养作为教师资格认证的重要指标。教师作为引导者,在教育过程中不应以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理所当然地将自己的判断作为学生的判断。在美学教育之外,高校教师应与大学生共同理解媒体内容,帮助他们发展一种认识媒体、建设性使用媒体的能力。Masterman将这一过程概括为“从家长制(paternalism)走向赋权(empowerment)”。[6]高校教师应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以及师生互动,自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消费动机,培养信息化时代的新型自媒体人才。
3.个人层面
作为信息膨胀时代的高校学生,应当履行学生职责,配合高校老师以及高校管理部门学习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课程,增强对媒介素养的感性认识,了解自身媒介需求,有效使用媒介行使话语权,自发培养媒介素养能力。同时,发挥大学生自身优势,利用自媒体高速快捷的操作特征和大众传媒的互动功能,倡导“全民DIY”的自媒体精神,“自己动手,没有专业限制,想做就做”[7],打造属于大学生的微内容平台,从而培养媒介制作能力。通过比较媒介内容与其他信息来源以及不同媒介对同一事件传播角度的多面性区分“媒介环境”与“现实环境”,提升非娱乐性信息的提取能力。在学会如何保障自身媒介沟通安全的同时,高校学生有义务维护其他媒介使用者的隐私安全,树立自律意识,规范媒介行为。
三.结语
媒介素养教育是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高校大学生作为媒介使用者对信息传播的掌控能力、“虚拟环境”中的话语权以及媒介自主制作能力。政府和学校作为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主导者,需要不断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媒介素养教育蓬勃发展的经验,结合中国教育实情以及自媒体变革,为大学生提供媒介素养学习途径,提高媒介素养认识,逐步规范其媒介消费行为,从而推动我国传媒发展,提升全民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学波.国际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20
[2]吕霓,王颖.美国素质教育的传播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3]陆文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微[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06(4)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03.
[5]同[4]:85
[6]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2010:51
[7]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78
基金项目:2014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立项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13906013Y)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