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归国日记》国内首次出版
已故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所著《此心安处是吾乡:季羡林归国日记1946—1947》日前由重庆出版社推出。《此心安处是吾乡:季羡林归国日记1946-1947》记录了季羡林自德国回到祖国,受聘为北大教授,并在北大组建东语系这一时期生活、工作、社会交往的原始材料。季羡林生前有写日记的习惯,目前已出版的有《清华园日记》和《季羡林日记:留德岁月》。此次出版的《季羡林归国日记1946-1947》从时间上来说是《留德岁月》的接续,在国内首次出版。短短一年多时间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季羡林性格与生活的很多方面,如个性率真、节俭、勤学苦读、尊师重道、待人真诚、作息规律等。
●《十月》作家在捷克布拉格设立居住地
日前,在捷克布拉格市中心一座新艺术风格建筑的顶楼公寓,来自中捷两国的著名作家、汉学家、翻译家和出版人在这里共同见证了“《十月》作家居住地·布拉格”正式揭牌。“《十月》作家居住地·布拉格”是由《十月》杂志社和捷中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合作搭建的跨国文学创作与交流的公益性平台。《十月》杂志社总编陈东捷介绍说,在布拉格设立的作家居住地是第一家强调独立生活体验的中国作家海外写作居住地。杂志社每次选派一名作家入驻,时间为1--3个月。居住地为作家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服务,作家可依托此平台与当地文化界人士交流,更主要的目的是给作家创造一个在陌生环境里独立生存、思考和写作的空间,充分激活、释放他们写作的各种可能性。陈东捷说,在布拉格设立第一家海外居住地有如下理由,一是中国作家非常熟悉捷克文学,二是“十月”文艺出版社在捷克著名作家赫拉巴尔百年诞辰时推出了其文集,三是捷克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以及浓郁的艺术氛围令人向往。一百多年前,捷克文学史上的标志性人物、著名诗人马哈就曾住在作家居住地隔壁的楼上,并在那里创作了代表作《五月》。“五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捷克女作家卡罗琳娜·斯薇特拉也曾居住在这栋楼里。
●2015腾讯书院文学奖颁奖
2015腾讯书院文学奖颁奖仪式日前在京举行。本届腾讯书院文学奖由包括李敬泽、刘恒、阿来、杨炼、张楚等在内的专家学者评审团提名并评选。最终的获奖者分别是:年度致敬小说家刘慈欣、年度小说家猫腻,年度致敬剧作家邹静之、年度剧作家刘和平,年度致敬非虚构作家陈徒手、年度非虚构作家袁凌,年度致敬诗人西川、年度诗人侯马,年度致敬作词人崔健、年度作词人武玮。评委会认为,刘慈欣以超人的洞察力,发现了宇宙同命运碰撞的辉煌和残酷,《三体》让中国科幻脱胎换骨,在世界的想象力殿堂大放异彩;猫腻的《将夜》力图在一个功利的“小时代”,重书“大写的人格”与“大写的国格”,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现代类型小说的传统;邹静之面对纷繁世态,用别人无法模拟的声音,告诉人们什么是善意,什么是诗意;刘和平以他的格局和功力,一次次换来受众对历史和剧作的双重尊重,《北平无战事》用心血刻画了风云,为国剧赢得一次仰望;陈徒手讲述时代巨变下的中国文坛史,还原了历史的复杂面貌;袁凌的《我的九十九次死亡》凝视死亡,书写亡者,为沉默的人留下在世间走过的痕迹;西川将传统典籍、民间知识、现代饶舌、街头传闻和口语歌谣糅合一体,形成了独特而混杂的风格;侯马的诗歌融尖锐与悲悯、深刻与柔情于一体,具有直接、准确、锥子一样刺入现实的品质,其背后蕴含着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深沉观照;崔健的歌词屡屡击中现实中国的尖锐课题,开创并成就了一种歌词典范;武玮以古老而新鲜的、高高在上同时又是个体体验的方式,写出了关于中国、关于中国人的新的意象和定义。
●湖北首个“作家班”走出19名作协会员
2010年9月,武昌理工学院率先在湖北省开设了本科阶段的“作家班”,旨在培养青年作家、职业写手。经过五年的发展,该校“作家班”培养成绩显著,19名学生加入省市区各级作家协会,学生公开出版发表的文章达数百万字,多名学生公开出版长篇著作。他们以优异的成果向外界证实了一个观点:作家是可以培养的。2010年该校开设“作家班”,当年,便有5人在国家级文学刊物《芳草》发表作品;2011年,两名学生的小说发表于国家级文学刊物《芳草小说月刊》;2011年该班学生田天创作的系列短篇小说《始末》《枯墙》等荣获2011年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二等奖,出版长篇小说《眼川》;2012年,胡帅同学万余字的报告文学发表在《芳草潮》头条;2012年4月,由该班学子张泰亚、陈祥等9人撰写的长篇通史《杀气腾腾美国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各大网站热卖。2015年,由该班近30名学生组成的创作小组创作的“趣味国学系列丛书”(四卷)获批全国青少年核心价值出版工程,四本书均将于9月份出版,并送至美国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