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翀
【摘要】根据中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及目前面临的挑战,阐述思想政治课务必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条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途径,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自我完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正能量。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中职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81-02
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学校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因此,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深化专业、课程和教材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实效性是当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中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又是实现这一目标、让他们进入社会之前必须学习和培养的重要的综合能力。学校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渠道,那么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中职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引导中职生主动创造条件以应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是促进中职生自我完善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呼唤。
一、树立新形象,拓展新思维
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中职学生加深对自身角色、责任意识的理解和把握,培养中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个性修养和品德修养教育的必修课。为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不断挖掘潜能、打造新形象,树立新目标,为寻求和把握将来的机遇做好思想准备、素质准备和能力准备,学校应利用第二课堂,广泛开展“中职学生修养”、“学会适应”的主题研讨会、报告会、演讲会、辩论赛,“学生才艺展示”、“中职学生形象”大赛、见习、实习等,用这些主题鲜明活泼、学生喜闻乐见、愿意参与的自我教育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评判优秀中职学生形象和中职学生成材的标准;实现中职学生人生价值的必备条件以及未来社会对中职学生的期待,以激发他们破除唯学历第一的旧观念,坚定成才的信心和志向。
二、走进新课堂,开辟新空间
实践长才干,社会即课堂。组织中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走上社会前的“热身”,提前体验社会角色,会给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先机。中职学生期待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志向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增强,以中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等课余时间鼓励、策划并指导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让他们展示自己,发现自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积极探索和建立中职学生服务社会、增长才干、创新创业的管理体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调研、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受教育、长见识、增才干、作贡献。
三、紧跟形势,用好教材和超越教材及编写校本教材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各级政府开始重视职业教育,中职教育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作为中职教育应该培养一大批有技能、操作能力强、肯吃苦、讲诚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劳动者。据调查各类用人单位对中职培养的毕业生,技能方面比较满意,而对不少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操守、职业态度等内在品德比较失望。现在用人单位明确提出:招聘员工时,首先考察的是人品、团队协作能力,然后才了解他的技能状态,如果一个同学的技能再好,思想不过关,他们也会敬而远之。作为政治课教师对于社会发展、用人单位的新标准这些特征要有敏感度,要及时领会新的政策实质,把握住时代脉搏,心里明白要教什么给学生,要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教学就不会迷失方向,视野开阔,不会仅仅盯着教材,能跳出教材。政治课教材因受各种条件限制,教材内容的时空局限性和滞后性是存在的,比如:十八大精神中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教材里就没有涉及,而这对于学生又是必须要学习的内容,这都需要教师去处理。这时政治教材不应是“授业解惑”的唯一课程资源,而是为教学服务的一个载体。因此,政治课教师备课、组织教学时切忌不能只考虑教材是什么就教什么,可对教材重新组合,超越教材。
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中职学生在行为养成习惯上最难的地方就是能不能把一个的习惯长期的坚持下去,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所以政治的老师要在教学环节上找到一些好的方法去帮助学生。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学生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不想标新立异,即使偶有另辟蹊径的“非分”举动往往也会在初尝失败的苦涩后就心灰意冷,这就反映了学生在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要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缺陷,首先要打破学生对老师的迷信,不要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要让他们用质疑的态度去听取老师的讲解,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因为没有怀疑就沒有科学的发明,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比如,我会在课堂上故意作错误的讲解和示范,可以打破学生对老师“盲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现在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当作一群羊,驱赶着他们在一条狭长的巷道里“一直向前走,不要朝两边看”,认为学生越听话越好、越“乖”,这样的学生怎么可能有创新的精神呢?如果我们的政治教师能作一些尝试,我想一定受益匪浅,学生的学习态度定会由“被动接受”型转变为“主动探究”型。长此以往,学生的求异思维将会逐渐养成,创新的意识亦将由此而生。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进,教育对象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中职学校政治课还会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不断地涌现出新的思想、新的内容、新的方法。同时,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和日积月累的过程,政治教育的作用更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让中职学校政治课教育在创新意识的推动下发展壮大,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进步提供广阔的空间。
参考书籍:
[1]《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 孙其昂
[2]《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2版) 》 刘强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论》 宋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