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2015-08-28 23:05冯卫梅
卷宗 2015年8期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冯卫梅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经济提质增效的双引擎。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推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大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武器。所以,如何利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优势,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面就成为业内外人士关注的焦点与重点了。

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1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

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已经相对成熟,针对不同阶层的扶持政策已经建立健全。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只有在进入职业之前进行合理规划,大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并在自身岗位上展露才能。长期的持续不断的规划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从而使广大大学生都参与到人生规划中来,并为未来职业发展铺路。具有一定前瞻性的职业规划总能促使大学生更好地选择职业、提前感受岗位的挑战与机遇,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所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无穷的魅力,对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1.2 有利于推动校企一体化合作

企业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而创新的源头在于人才。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具有较为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且大部分高校都与企业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引导大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向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帮助企业完成转型升级。另外,提前对自身职业进行规划的大学生更具有求职倾向性,大学生的能力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所以,从某种层面上说,合理引导大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稳固校企合作,使校企合作、校企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也能加深校企合作。

1.3 有利于完善职业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为: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与认识职业。一方面,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认识自我是正式参加工作的前提。个人性格、兴趣、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是认识自我的重要基础。只有在不断规划、总结的情况下,大学生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就业的优势与不足。另一方面,认识社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二个步骤,也是大学生逐步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阶段。只有充分认识了社会的复杂性,大学生才能有效对接职业生涯规划。另外,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完善职业发展,促使大学生走向专业发展之路。

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2.1 创新创业意识不足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各省市也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業创新,但真正有创业想法并创业成功的相对较少。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许多大学生禁锢不前,害怕创业失败,其职业生涯规划都相对较为传统;二是社会实践、社会资源与信息、社会资金相对不足,前期创业容易失败,以致创业成功率相对较低。如此恶性循环,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逐渐减弱,主动创造工作岗位与职业的现象相对较少,而因循守旧的职业规划相对较多。

2.2 职业生涯指导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各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主要针对大四学生而展开,相对忽视中低年级学生的职业规划。另外,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开设一学期的理论课程,其授课教师基本上皆是政工人员,其社会实践相对较少。同时,高校尚未建立健全相对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对教师教学的评估及学生学习质量的构建相对不足。所以,从整体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还处于待建阶段,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

2.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匮乏

在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中,教师的教育策略相对单一,难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成效甚微。“白+黑”模式,即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模式仍然普遍存在于各高校教育教学活动。讲授式教育教学方法仍然成为职业生涯指导课程的主要方法,过分强调教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3.1 了解最新的创业就业政策,培育创新思维

一是充分了解最新的创业就业政策。从现有的创业就业政策中捕捉机遇,为获得全新的就业机会奠定基础。为推动就业,国家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就业、创业协同推动,并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省、市最新的创业就业政策,为创业成功奠定基础。

二是培育创新思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开始与互联网对接,并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与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应围绕创新而展开,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为创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3.2 革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一是推动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使单一的教学方法向多样化教学形式过渡。一方面,通过头脑风暴法等方法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诸多概念,从而使大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及意义。另一方面,案例分析法、MBA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也应成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方法,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培育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开展与各大企业的合作,使大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实践,从而为大学生了解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从社团实践到社会实践,大学生要积极参与,不断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效素材。

3.3 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师资力量

一方面,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建设,从理论到实践,不断规范指导过程,使大学生能从教育教学活动中体会到职业生涯规划的精髓。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评估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形成,教师都应严格把关,从严要求,不断要求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更多的老中青教师参与培训,分享经验,并积极参与兄弟院校的参观,从中探索出一条教学效率高、学生喜欢、职业生涯规划合理的路子,并加以推广,使之成为典范、模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构建合理有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体系的关键。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推动帮助大学生夯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也有助于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所以,我们要积极利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形势,不断引导大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杜刚,李亚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5,14:174-175.

[2]邱峰.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究[J].文教资料,2009,28:193-194.

[3]孙文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劳动经济评论,2010,00:169-179.

[4]查伟大,洪林宝.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倾向能力培养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46:235-236.

[5]朱江.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商业,2010,32:271-272.

猜你喜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活动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研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探索中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设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效果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角下的广西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