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琳
摘 要:“积极性”是学生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调动了“数学积极性”,学生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
关键词:积极;质疑;兴趣
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离开了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没有意义的。教师的“导”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因而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教学环节,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
1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师生关系倡导的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看到学生是处在半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严格要求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情感和民主、亲切、愉快、合作的课堂气氛对当代高中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注重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在课堂上只有注重学生的质疑问题,创设学生质疑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挖掘问题的过程中养成主动学习,领会知识的深层含义,达到深、透、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1、创设提问氛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针对学生“无疑可问”和“没有机会问”的情况,教师要积极创设课堂情境,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每节课要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收集问题,要求学生及时将问题记录在教材上,便于思考和求教。然后将学生分组,互相解答,讨论各自发现的问题。这样整堂课的时间就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找问题,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建立学生质疑基础,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不能只重“结论”,更要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学生的思维过程。要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使学生具有想象的根源,质疑的基础。
3 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认为要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需做到以下几点:1、要加强新课的导入。熟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温故知新导入法,动手实践导入法,设疑式导入法,演示教具导入法,直接导入法等。教师要根据新课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导入法。2、渗透各种数学思想,不能只停留在掌握书中的习题,“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常见的数学思想有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整体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运动思想,化归思想等。例如: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把除法化归为乘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就是消元,化“二元”为“一元”。3.注意讲练结合.学生的注意力有限,不可能45分钟都非常集中,教师若讲得太多,哪怕讲得再好学生难免会分心,一部分内容讲完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不仅可以改变课堂内容形式而且可巩固新课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4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数学教学目标的内容有三大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教学必须贴近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注重目标的达成,目标的难度,要接近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 将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標立足于让学生学会;将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在教学中这三维目标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到学生的发展之中。因此,只有实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融合与达成,才能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不断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5 要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
古语说:“严师出高徒”,但我认为有时不一定,可能对部分学生是如此,但中学生叛逆心理很强,有可能适得其反,因此会厌恶数学,更谈不上积极性。如果一个教师总是板着脸在上课,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古板,严厉的印象,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到畏惧,那么学生就很难喜欢上他的数学课。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数学。那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不能动辄训斥,要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更不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漠不关心;最后,还要经常表扬,鼓励学生,特别是学习较差的学生。这样他们就会由怕数学而变成爱数学.
总之,积极性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没有积极性就不可能主动去学习数学。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产生质疑,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当“演员”,教师充当“导演”。做到先学后教,当堂发现,当堂讨论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