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瑾茹
[摘要]鄂豫皖苏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有重要启发。本文选取了鄂豫皖苏区的蓬勃发展时期,主要从其形式与内容来分析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
[关键词]鄂豫皖苏区;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内容
193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决定将湖北的黄安等县,河南的商城等县,安徽的六安等县划为鄂豫边特别区。4月,中共鄂豫皖边特委正式成立。6月,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大会召开,成立鄂豫皖边特别区苏维埃政府,鄂豫皖苏区正式形成。
一、教育事业不容忽视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受到了极其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文化教育十分落后。鄂豫皖苏区当时文盲占人口总数的90%左右。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党在苏区执政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不仅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发展,也关乎当时党的工作的有效开展。群众文化素质过低,党的政治宣传动员工作就无法进行,就无法破除迷信,宣传马克思主义,组建一支优秀的革命队伍,党的革命事业就有夭折的风险。
毛泽东同志指出:执行苏维埃的文化教育政策,开展苏维埃领土上的文化革命,用共产主义武装工农群众的头脑,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同样是苏维埃的重要任务。[1]
随着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事业也相应地开展起来。各级苏维埃政府都设立了文化教育领导机构,省苏维埃政府有文教委员会,县有文教科,区有文教股,村有文化委员,指导全区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及时解决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二、宣传工作形式多样
鄂豫皖苏区蓬勃发展时期,宣传工作做得尤为出色,其内容丰富而贴近劳苦群众,形式多样能有效进行宣传教育,将党的政策方针、红军的英勇作战事迹传播到苏区的每一个角落。
1.报刊
报刊,是党和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阵地,是群众教育的重要载体。苏区报刊十分注意宣传的效果,绝大部分文章不但观点鲜明,而且语言通俗,结合实际,甚至以地方方言形式呈现,如《群众》上时常刊登一些小故事与小戏剧。
无论是苏维埃政府还是人民军队都创办了各种报刊。鄂豫皖特委有《列宁周报》等,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有《苏维埃》,军委政治部有《红色战士》等。1932年鄂豫皖省委成立后,确定《列宁周报》为机关报,增办《红旗》。地方上红安县委有《群众》,孝感县委有《火线》等。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共办了二三十种报刊。1931年春,鄂豫皖特委的报纸开始在苏区范围内发行。
2.宣传队
宣传队早期只在召开群众大会或重大节假日时才进行宣传,1930年后,经常性的宣传队在各级政府中相继成立,其内部活动丰富。
随军宣传,军队夺取哪个地方,宣传队就在哪个地方开始宣传。或演说,或演出,或教唱红色歌曲,偶尔选择与红军联欢,来宣传党的革命理念与方针政策。
标语宣传,是最直接比较简单的宣传办法。标语、漫画等资料通过各种途径投放到敌军驻地附近,内容多变但主要宣传党的政策、红军的节节胜利、苏区新气象与国民党的罪行等,使群众深刻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挽救人民于水火。
定点宣传,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的宣传方法。在苏区与白区的交界地带,敌人的反宣传工作持续不断。此时宣传队就深入各地挨家挨户地定点宣传,直接揭穿敌人的阴谋,教育并团结群众。
3.列宁室
苏区里几乎每个村镇都设有列宁室。列宁室里基本设施较为完善,报刊、娱乐器材等比较齐全。列宁室经常性地组织教唱革命歌曲,如《庆祝苏维埃歌》等。列宁室中时常有人演讲,介绍国内外局势并报告红军在前线的具体消息,用以动员扩军并进行反封建反迷信的宣传教育。列宁室开展的活动大多通俗有趣,歌曲、戏剧等朴实而说出了人民的心声,深受苏区群众特别是青年喜爱。
4.新剧团
鄂豫皖边区各县都有新剧团,如商城红日新剧团等。这些剧团经常下乡演出,特别著名的剧目有《解朗辉殉难》,全剧讲述了中共广济县委委员解朗辉不幸陷入敌人包围慷慨就义的英雄故事,展现了党员遵守纪律、为革命奋不顾身的献身精神。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红色人物,给群众以更大的震撼力与感染力。
5.音乐队
音乐队装备齐整,服饰统一,精神风貌极佳,既有效辅助了宣传队的工作,又对红色歌谣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歌谣在鄂豫皖苏区是一种非常关键的宣传方法,人民群众当时接收教育程度普遍较差,歌谣容易理解并传唱,如唱出劳动人民过去苦难的《穷人歌》,非常容易引起劳动人民的共鸣,激发革命热情,紧密团结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土地革命。
苏区宣传工作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军民的政治思想觉悟,还丰富了军民的精神生活。在苏区,人民群众不畏艰难险阻,积极支持并参加土地革命,前仆后继,英勇奋斗!
[参考文献]
[1].余伯流.凌步机.中国共产党苏区执政的历史经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2].江西省档案馆, 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11.7.
[4].固始网.鄂豫皖苏区的反腐倡廉及舆论监督.2011.7.21.
注释:
[1]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1934-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