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的特征研究及践行

2015-08-20 10:47张占军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特征

张占军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迅猛,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甚,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增压,交往频繁,文化交流日深,必然导致各国的文化相互渗染,传统文化很难全盘被信息充斥、知识大爆炸的全新时代照单纳入。这就需要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加上对旧文化优劣的反思,结合社会当下的实际情况,尊重、批判地吸纳其他国家部分好的文化经验,优秀的文化理念,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时代特色型中国文化,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并使其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需求,得到全面深化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文化自觉;特征;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我们国家的民族魂栖息之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离不开文化自觉,民族文化的振兴、繁荣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平发展时代国际竞争从过去重视物质、有形建设的所谓硬实力已经转变到重视文化建设与成就方面的软实力上,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层面的成就,文化乃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自觉可以挖掘文化的发展潜能,可以提升促进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增强国家在竞争中的整体实力,使国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一、 文化自觉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逾五千余年,虽然当代凸显高科技发展主要特征,但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可丢弃,发扬传统文化就要提倡文化自觉,高度的文化自觉对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研究文化自觉已成为文化担当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首先要对文化的概念、特征、形成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在对本国民族文化了解的基础上去思考,去创新,去发展,即自知有反思、反思促创新、创新求发展。

(一)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1、文化的概念可谓繁杂,就广义而言:物质、有形建设成就属于文化范畴,以文字、语言作为载体历史性发展而成的人类精神成果更体现文化的本质,他们的总和统称为文化。文通“纹”,谓交错之各色纹理;化乃造化、生成。文化简单讲即人化,人文教化,是人类对自然界各色物、事的认识,总结其存在的客观规律并加以改造,是人类的再创造,有别于自然界中的原生状态、自然事物。其蕴含人类对事物的理解再造,对自然万物万事生存规律的物质与精神追求,体现生命的终极价值。精神文化要借助物质文化维系存在,而所有物质文化中都渗透着精神文化,两者不会单一存在,只能并存互促。2、文化的特征总的概括起来可分为社会性、民族性、历史传承性、多样性。一是文化的社会性。人是生活于社会中的,社会是人类对大自然中的事物理解并改造,形成不同的行为规范,存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现出了文化社会性这一特征。二是文化的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这是各民族在各自的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凝结传承下来的特有文化传统。同一个民族有着相同的文化基因、特质、风貌,被本民族认可、接受并遵循、传承着。三是文化的历史传承性。文化是一种生活沉淀,是人类世代遵循凝结传承形成的生活记忆,会一直传承发展并维系着各个时期各民族的行为规范,社会秩序,也正是这个历史传承的特征才使得人类记录下了历史并继续创造着历史,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四是文化的多样性。人类生活的环境不同,传统风俗、习惯不同,生活方式多样化,文化传统多样化,为适应客观存在的环境,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形成各个不同的民族文化,使文化具有了多样性的特征。

(二)文化自觉的概念及特征

通过了解分析文化的概念与特征可以更好的深入理解文化自觉的概念。1、自觉是自我的主动觉悟、认知,自我发现、创新、自我解放的一种意识。文化自觉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实现自知,并建构新的适应国情的具时代特色文化生态,最终实现推动中国文明的大发展、大繁荣。文化自觉是一种理论,其要寻找和探讨的是包括自身文化在内的各民族文化以及人类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一种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实践,主要解决人类文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在经济文化全球化日甚的当代,文化自觉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人的主体自觉性在文化发展上的表现。文化自觉既是一种自觉接受,主动追求和自觉践行的理性意识,也是一种自我批判、自我扬弃、自我超越和自我更新的实践过程。2、文化自觉的基本特征。文化自觉的理性意识即是文化自觉的最本质的特征;文化自觉的实践特性,文化是指人有目的活动的结果,即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社会的习俗、风尚等一切“人化”的事物,而这都是人类实践的成果。对于文化自觉来说,实践是其发生与发展的现实基础,一个人的文化自觉,不仅体现在对民族文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科学把握之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中,我们说一个民族具有文化自觉意识,而这一意识正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通过反思认识旧文化与新文化的关联、传承与发展趋势,并付诸实践的产物;文化自觉的历史特性。文化自觉,属于一个历史性概念,在不同的时代,文化自觉时代内容与价值指向亦不同。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十分粗浅,在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的成熟度上也十分有限。但是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征服以及对社会的了解更加深入,人们的交往进一步扩大,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文化自觉程度经历了一个由低水平自觉到高水平自觉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是一致的,历史和逻辑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二者均趋于一个不断前进、深化、升华的过程。

二、文化自觉的践行

历史自觉、德性自觉、制度自觉、交融自觉是当前实现文化自觉的四个主要方面。

(一)历史自觉。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对于当前我们国家而言,要建设文化强国,就必须做到对自身文化独特内涵的认识自觉。1.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文化自觉实现的过程中,人们对自身文化应具有一种自知之明的民族意识。中华传统文化是孕育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母体,解决的是文化自觉过程中延续性的问题。在对待传统文化上人们应具有一种批判继承的意识,作为历史产物的传统文化,既包含许多优秀成分,也不可避免地混杂一些糟粕成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例外,要实现文化自觉,就必须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既要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长处,更要认清传统文化的短处。人们要自觉意识到哪些是我们需要吸纳的,哪些是我们需要保持完整性的。一方面要进行科学分析,敢于分析批判其中糟粕。由于传统文化产生于以往社会条件与环境中,因此,传统文化中所存在的各种弊端就不可避免,但这绝不应该成为人们泛泛蔑视传统,丑化传统文化的理由。另一方面,是要肯定它的精华。人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传统文化中合理内涵的存在。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理性和智慧的积淀。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引导着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等光辉思想,不但为世界文明作出卓越的贡献,而且也是我们今天进行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根基和源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还须依靠人们的自我修炼来提升,礕如人们自觉、主动、积极地阅读、钻研文化典籍,阅读、欣赏文学作品,考察文物古迹、体味传统文化气息,发展传统文化,但是在此过程中要警惕那些与文化无关的旅游娱乐项目,杜绝耗费巨资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所谓的文化标志城。2.理性审视红色革命文化。当前在我国文化领域出现的认为红色革命文化已经是“过去时”,随心所欲地戏说历史文化,消遣红色经典,都是对红色革命文化的不自觉表现。因此,文化自觉的实现离不开对红色革命文化的理性审视。首先,人们应当看到,红色革命文化的先进性。在新的时期我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红色革命文化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文化。必须要对其理性审视,为提升人们的文化自觉性奠定基础。红色革命文化源于革命战争时期,其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品格与风范,如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等等。红色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在文化上的形态表现,人们应该意识到红色革命文化对于人们的理想信念、道德的导向和教化功能。

(二)德性自觉。对于文化自觉,我们自然不能把它宥于知识分子的小圈子,应该最大限度地拓展它的范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文化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人人都拥有认识文化,享受文化,创造文化的权利,也就是说,当前所说的文化自觉,首先是人人的自觉,而人的自觉的实现又是以德性自觉为基础的。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出现,都是由相关的人群所尊崇的道德观念下形成,这就是当前人们所说的“德”。德性是一种自觉的智慧实践,主要指人的品性,进一步来说,体现的是主体与客体交往时,所具有的一种价值取向。文化自觉的形成必须由“德”引领,它表现在具体的人的行为举止上,则是这个人在做事情时,自觉地用符合道德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德性自觉是人类文化自觉的基石,当前要实现文化自觉就必须重视德性的力量,重视德性在塑造人的心灵秩序和人格构成、价值取向方面的重要作用。人们有了健康的人格,必然也就具有了高尚的品德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康有益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行为。历史和现实表明,健康人格操守离不开正确的思想观念理论指导。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再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格范式的提出,都显示出人格离不开正确的思想理论。当代人格应是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及行为方式上,都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人格,应具有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时代风貌。因此。当代中国的健康人格的塑造,就是在提倡“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发扬淡泊名利,自尊、自重、自律、自觉,坚决抵制情趣低俗,功利性的不良文化,提升自身道德素质,致力于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进而实现文化自觉。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思想冲击和文化碰撞、交融,必须有针对性地把表达、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通过运用网络等媒体径行最广泛之传播,采取综合治理手段,坚决遏制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相违背的信息交流。

(三)制度自觉。制度自觉是实现文化自觉根本保障。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国家在重心发展中突出经济指标与政绩挂钩,客观上形成文化在经济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当然,人们文化自觉性的缺失也并非短时期内显现出来的。再有,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加剧,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西方的许多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进入我国,不同的思想、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使得文化自觉缺失的现状显现出来。因此,在实现文化自觉这一问题上,党和政府在决策、执行维度上的自觉成为关键,整体而言,只有破除阻碍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文化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即在文化领域实现制度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协调化。从世界范围看,执政党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主要为国家、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确立执政体制,明确执政理念。制度自觉,即对制度体系的高度自觉,文化自觉需要制度自觉的保驾护航。邓小平同志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制度很重要,制度不好,好人也会变坏,而好的制度使坏人也不容易做坏事。换言之,实现文化自觉,一个好的制度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就当前现状来看,由于激励机制的缺失,制度层面的自觉始终无法跟进。很多地方的文化体制都存在弊端,或是盲目沿袭现成且落伍的管理体制,或是对当前文化发展缺乏正确引导。要使当前的文化自觉避免停留在机械的空谈,就必须在制度这一层面上有切实可行的方法。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对国家、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具体到文化领域,先进的执政理念能对文化发展的规律特点和目标作出准确的把握。政府部门必须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自觉推进执政理念的创新。具体而言,首先,在处理政治、经济、文化三者关系时,要真正明确一定的政治、经济都是与一定的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要高度重视文化对于政治、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要保护好文化遗产,发扬传统文化,传承文明作为执政理念,另一方面也要将发扬先进文化,重视文化发展凝结为一种“本能”。在实际工作中,要避免把发展文化看成发展经济的手段,要善于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进行文化层面的思考,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制定的方针、政策更应体现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深谋远虑。一定要防止形式主义,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其次,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强化执政者的先进的价值观。同时也要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种执政自觉。作为执政党要冲破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主动自觉的对自己原有的保守观念进行变革,学习新的思想,新的知识以及先进的经验。再次,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的局面,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在管理理念上要大胆创新,敢于打破资源生产和配置的常规,从提高生产文化精品的前提出发积极推进文化的拆分、整合,并且做出系统反思,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的文化自觉。主流文化是国家凝聚力的源头,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的终极价值,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就更离不开主流文化的引领作用。因此,当前要实现文化自觉,就必须推进主流文化的建设。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个领域都出现多元化趋势,尤其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各种文化思潮,文化流派都在竞相寻求发展空间。此外由于西方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及生活方式的进入,文化及交流被进一步扩大,以往单一的文化格局被打破,导致社会上出现了种种文化自觉缺失的现象。如人们对西方文化的追逐,娱乐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主导等等。因此,我们要通过推进文化建设来提高人们对多元文化的整合与对话能力,通过正确的舆论、科学的理论、高尚的精神引导和塑造人民群众,以具有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思维方式去制约、统领各种非主流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既要享受文化的成果,也要参与文化的创造,对于政府而言,文化建设需要人民群众,只有人民群众参与的文化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更有影响力和凝聚力,更有自觉性。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坚持改革创新,唤起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并且将文化自觉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使人们群众正确认识民族文化,正确对待其他民族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从而推动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

(四)交融自觉。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要实现文化自觉,就不能局限于一个民族或国家,而应该与其他国家和地域的先进文化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然而,人们通过媒体所了解的西方文化未必都是精美的蛋糕,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垃圾。因此,当前要实现文化自觉,就必须对外来文化做到博采众长,即实现交融自觉。不可否认,西方文化中存在大量先进的文化成果,这种先进的文化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和吸收。可以说,不与世界交流和融合,是绝对没有出路的。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既有精华也含糟粕,所以人们要对外来文化用一种理智的心态来“欣赏”它,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具体来说,首先是要以“我”为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既要体现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也要保持中国文化优秀传统,更要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与灵魂。一直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中都是“西强我弱”,所谓西风东渐,国学式微一说可见一斑,尤其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大力宣扬其文化价值观念,如“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观”,意图以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取代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以及价值体系,最终使全球文化统一于西方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更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阐发一种“和而不同”的理念,倡导多样化的文化,促进世界各国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理解。着力打造具有中华特色的文化,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风采,从而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优秀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李怡,谢文新.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名古屋民研究规范[J].社会科学研究,2015(4).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特征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