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培杰
[摘要]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不断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国情的重要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想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才能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产生出更多的现代理论成果,当前,我们依然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的现实实际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实际三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的有机整合,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载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其获得中国形态和内容、别赋予中国作风和气派,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之一。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契合点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同性,这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1.民本和人本的群众观念。中国古代浓烈的民本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朱熹的“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荀子的“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格言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民为邦本”和“爱民恤民”等思想的经典阐述。由于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这种“民本”中的“民”显然是一种不具有主体性的个体存在,但毕竟也看到了民众在稳定国家和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透露出一种朴素的人本气息,是一种朴素的群众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思想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认为劳动是群众创造的,离开劳动群众,人类社会就无法存在。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谈到怎样研究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时候也指出人们应当注意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正是这些广大群众的、整个民族的、整个阶级的行动“引起重大历史变迁”[2]。
2.对理想社会期待和追求的共同指向。中国古代的先哲在创立各自的思想体系的同时,基本上都要描绘一幅社会和人生的理想蓝图,作为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无论是何派何家都憧憬向往着“大同社会”,《礼记·礼运》中对此作过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马克思主义视全人类的解放为无产阶级的使命,主张推翻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统治,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最后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与高度幸福。这样一种追求共产主义的过程是以现有的历史基础为前提的不断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3.知行统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在一致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经世致用”和“注重践行”的思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实践的概念,而且也只是道德层面的践履笃行观念,但它们所呈现的力行意识,与马克思的实践品格具有内在的统一之处。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具有世界性和普遍性的品质,但它毕竟还是在西方文化的氛围中发展起来的,从文化背景到思想内容,从理论源流到思维方式无不带有西方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想要在东方大地上发芽成长就必须考虑民族化的问题,只有注意了解具体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传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要求,只有与民族特点民族文化相结合,才能转变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样也才能使中国人民更好地接受。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是传统文化内在发展的需求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是我们要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的,但也不乏有一些糟粕是我们应该摒弃的,正如张岱年所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两个方面。有消极方面,也有积极方面。我们要消除消极方面的流毒,同时也要发扬积极方面。”[4]毛泽东也认为:“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要发展,必须吸收新鲜的文化养料。”[5]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通过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的民族形式,形成民族的特色风格和作风气派,在华夏大地上的土壤找到新的生长点。
(四)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革命实践的需求
中国是人类的文明古国,这个古老而庞大的文明古国曾经光彩熠熠地屹立在世界中,但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之后,中国逐渐地衰落了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为了救亡图存,改变内忧外患的局面,各个阶层的仁人志士先后掀起了三次救亡图存的高潮,从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虽然都有其进步的意义,但中华民族的命运依然没有改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随后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神州大地上迅速传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接受这一理论,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由此可见,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支撑,马克思主义符合当时中国的革命需要。endprint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历程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国情的结合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毛泽东思想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在1938年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在随后的革命建设和实践探索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开路先锋,不仅如此他也提出了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原则。因此,他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要求艺术上和学术上都可以有多种形式和多种声音。
(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处于世界和平发展的态势下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相对独立体系的邓小平理论,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到了新的高度。邓小平沿用中国古代的“小康”概念,创造性地把“小康”理想运用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礼运》一书中,和“大同”社会一样都是中华民族追求的理想社会。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合的优良传统,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复杂的国内外新情况,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同时也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有高度契合处,这种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的成果。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面对新的世界形势,站在全球发展的高度, 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平、和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以“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蕴含着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和世界和平的美好向往。
(四)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的情况下,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讲座时指出:“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创新成果都蕴含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发扬光大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也已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完成了自身的变革和升华。所以,在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中,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马克思主义进行更深的结合、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结合,使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不断壮大,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1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9
[3]杨天宇.礼记译注(上)[M].上海:上海书籍出版社,1997
[4]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