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助燃剂,推动思维的运行

2015-08-18 02:36林志梅
新教师 2015年7期
关键词:盲童张望鲈鱼

林志梅

著名的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曾批评教育:“孩子们入学时像问号,毕业时却变成了句号。”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保证学习成绩,我们仍习惯于寻求“唯一而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教育教学在无形中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阻碍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其实,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让问号串起他们的求学生涯并推动其思维的发展。

一、肯定发现,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在教学中,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不仅要对内容的重难点了然于胸,更要注意逐步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如果学生发现的问题超越他们的认知,那我们不妨耐心等待他们自己的解答。

教学《触摸春天》,读到文章里面“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这句话时,有学生小声地说:“她是一个盲童,怎么张望?”是啊,明明是盲童,如何“张望”?这应该是许多同学都感到疑惑的地方吧?所以,笔者就把那个同学的困惑“安静是个盲童,她怎么张望?”作为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进行全班性的交流。“我知道安静是舍不得蝴蝶,所以才会仰起头来张望。”“安静是希望自己能像蝴蝶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她希望自己能看见漂亮的蝴蝶是怎么飞的!”……学生个性体验层出不穷,课堂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偶然间的,笔者又听到一个声音:“她是用心在张望。”我巡视一下,找到声音的来源:“雨萱同学,请你说说你的理解。”雨萱慢慢地站起来:“我觉得安静的眼睛根本看不见,她是用心去看的……”我用眼神鼓励她继续往下说,“‘许久,她张开手指,过了‘许久她才张开手指,说明她握着的时候是用心去感受的。所以,我想她也是用心在‘张望,我相信她的心中一定有飞翔的蝴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学生用掌声回应对答案的认可。此时,盲童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还需要教师一一讲解吗?

二、倡导逆思考,锻炼思维的深刻性

逆思考是一种逆向思维,也称反向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如教学《钓鱼的启示》,文中有这样一句“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结合下面的“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学生知道“我”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钓的鱼,然而让他们感到疑惑的是“既然没人看见我钓上如此大而美丽的鲈鱼,为什么爸爸还非得叫我放回鲈鱼呢?”的确,作为“小太阳”的他们,在家里是有求必应的,他们怎么能理解爸爸的行为呢?与此同时,我们也明白了编者把此篇文章选作教材的良苦用心。

“是啊,爸爸为什么非得让我把大鲈鱼放回湖里去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提出各种假设,“爸爸不喜欢这鲈鱼?”“这个湖是别人家的?”“大鲈鱼不是爸爸钓上来的,所以他不高兴?”……学生带着这些假设回到文中寻找答案,然而他们却发现所有的假设都是不成立的。爸爸很喜欢这条大鲈鱼,也很高兴我钓上了这条大鲈鱼,没有理由让我把大鲈鱼放回湖里去啊?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小组的同学找到了“这时是晚上十点钟,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们认为这是爸爸坚决让我放回鲈鱼的原因。笔者首先肯定他们的善于读书、发现,然后结合鲈鱼休渔期的意义强化学生的认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是爸爸当时的坚持才让我学会“拒绝‘鱼”,文中爸爸的形象令他们肃然起敬;对“爱”的解读有了不一样的角度,明白了不是一味地顺从才是“爱”,能够教会孩子坚守原则、遵守社会公德,才是最深刻的“爱”。

理解父亲的行为,认同不一样的爱,就是学生本课的学习收获。一个汇集了学生疑惑的问题令学生的学习变得集中、顺畅。这不正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所应追求的吗?

三、重视整合,训练思维的发散性

一个问题可能牵出两个或三个的问题,而两三个问题的答案也许统一之后变成一个。所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当学生还没有完全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时,由一个问题引发他们寻找更多的问题,最后整合成自己的理解,也许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教学《鸟的天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读课文思考:我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根据问题的思路,很快找出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见许多鸟。学生在回答时,不约而同地选择跳过对时间的描述。既然这样,笔者选择反方向进行第二问:“‘我经过的地方一样吗?”学生大声回答:“一样啊!”“是啊,一样的地方看到的景象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此时,学生才从头开始寻找答案,被遗漏的“时间”被找了回来。学生这时明白了差别的原因了,有的同学说:“这里的鸟儿像古时候的人们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傍晚才经过的我们当然看不见它们了。”也有的同学说:“它们能这么早睡觉,说明它们不被打扰。”还有同学接着说:“那是当然了,课文的第九自然段不是写‘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当地的人民保护着它们吗?它们当然生活得很幸福了。”这个答案挺有意思,笔者趁机再问:“你怎么知道它们生活幸福?”这位同学想了想,回答道:“第12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说明它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幸福了!”经过这样的解说,学生明白“自由”就是一种“幸福”,这是何等重要的感知啊……

学生的感知还在不断的撞击中,笔者再一次深刻体会到:我们的学生并不是不会思考,而是缺乏思考的时机。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巧妙地提问,才会让智慧的火花碰撞出绚丽的色彩。

一个问题只用一种答案解释或许可以减少非议,每篇课文的学习如果都能按照教师的教学安排并画上句号或许是完美的,然而,如此的教学却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问号。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不断发现、整合、解决问题的同时,思维也得到快速的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洪塘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endprint

猜你喜欢
盲童张望鲈鱼
《地中海之三》
舌尖上的四鳃鲈鱼
双樱
一叶舟
水(外一章)
盲童学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浅析盲童生活化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超高压处理对海鲈鱼鱼肉凝胶形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