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的本位意识

2015-08-18 02:25洪志忠李静
新教师 2015年7期
关键词:师生学校建设

洪志忠+李静

学校文化是组织身份认同的核心,支配着组织成员对教育生活的价值判断和改进行为。目前中小学校在探索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大都十分重视学校文化的建设。虽然所有的学校都有自身的文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文化都具有正向的合理性。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树立以文化为本、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意识,对于避免办学实践误入歧途,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

一、虚假繁荣的乱象

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乱象集中体现在物质化、功利化和趋同化三个方面。

1. 物质化。长期以来,大多数中小学校习惯于抓“形象工程”,热衷于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的建筑造型与空间布局越来越讲究,现代教学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但学校的文化品位并不见得提高。为什么要打造这些“形象工程”,这些“形象工程”如何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如果忽略了校园环境背后的文化底蕴,那么再现代的校园建筑、再先进的教学设施,也不过是了无生趣的摆设,并不会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学校也无法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2. 功利化。加强学校文化的特色建设已成为各级教育部门重视的议题。但这种政策吁求在现实当中往往蜕变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形式主义。一些学校只是把学校文化建设当做“逢场作戏”,应付上级检查和评估。检查团一来,学校文化建设活动轰轰烈烈;检查团一走,便偃旗息鼓。同时,这种功利性的办学行为具有浓厚的投机色彩。例如,国家政策强调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于是,不少学校便纷纷宣称“要把××学校建设成培养拔尖型、创新性人才的基地”。学校文化建设本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契机,但过于逐利的非理性行为,只会导致虚假的“文化景观”。

3. 趋同化。学校文化建设本为摆脱传统“千校一面”的窠臼,打造特色学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过于注重移植模仿的做法反而形成了新的千校一面。不少学校不顾本校的实际情况,照搬其他学校的文化建设模式,缺乏个性特色。例如,许多中小学的校训和校风的口号都大同小异,我们很难看出各个学校间的区别,不同学校的特色项目也过于集中、雷同,很难体现学校自身所具有的特色。这种忽视自身特色而盲目从众的“羊群效应”,使得学校的文化建设缺乏内在的连贯性,谈不上文化的传承和积淀,反而使自身埋没于平庸之中。

二、穹顶之下的迷思

学校文化建设虚假繁荣的穹顶之下,既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也有方法上的缺陷。

在认识方面,学校管理者对学校文化的曲解使得相应的工作偏离了正轨。戴尔(Dyer)等研究者认为,学校文化分为人工制品、观点、价值观和假设四个层次。人工制品是指有形的可以观察到的硬件设施、仪式、话语和行为方式。而观点、价值观和假设则构成了人工制品身后更为深度的意义系统。学校文化建设物质化、功利化、趋同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学校管理者过分注重学校文化人工制品的层次,而对其背后的意义系统观照不足,无法揭示学校文化的真正内核。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学校物质存在并不都是文化,以规章制度为代表的学校文本呈现并非都是文化,以节庆活动为代表的学校办学行为也并非都是真正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首先要建立在理解学校文化的前提之上,必须首先思考“学校的本质是什么”“学生生命如何完成”“文化建设的逻辑是什么”等问题。如果对学校文化的追求仅仅停留在人工制品层次,而缺乏深度文化内涵的培育,学校文化建设的工作就很可能陷入南辕北辙的悖论,投入的资源越多,离学校文化的本义反而愈来愈远。

在方法上,学校文化建设缺乏规范的路径也造成了各校五花八门的乱象。学校文化建设通过规范、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师生的思想观念、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从而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全面发展。这一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学校文化的提炼。具体而言,“谁来提炼”“从何提炼”“如何提炼”,事关学校文化建设的品质。首先,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不应仅仅局限于以校长为代表的少数学校管理者。虽然校长在学校文化的行程过程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但学校文化既然要成为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所信奉的意义系统,就离不开这些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声音和群策群力。在“从何提炼”的问题上,学校的历史传统、发展现状是学校文化建设立足的根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之所以出现新的千校一面,就在于学校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历史传承,直面发展的现实状况。脱离学校独特的历史,回避学校实际发展问题,学校文化建设注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如何提炼”方面,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经过充分的调查。彼得森(Peterson)等认为,文化建构的三个关键步骤是:解读学校文化;评估文化;强化积极因素,转化消极因素,重构学校新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不应该是学校管理者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定调子的行为,它需要在充分的历史材料、调查问卷的基础之上,经历不断聚焦、扬弃、构建和重塑的过程。

学校文化建设绝非一人之功、一夕之力所能完成。无论是认识上还是方法上的问题,都绕不过校长的教育领导力。萨乔万尼(Sergiovanni)认为,提高学校效能离不开校长的领导力量,包括技术力、人力、教育力、象征力和文化力。在文化力上,校长能否科学合理地界定、加强和结合持久的价值观,增强形成学校独特身份的意义系统,对于学校永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扭转当前学校文化建设虚假繁荣的乱局,离不开校长文化领导力的提升。

三、本位发展的建设

基于以上认识,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力争做到以文化为本、以人为本和以校为本。

1. 以文化为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之外,更要涵育丰沛的文化精魂。学校文化建设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的改善,更应该指向师生共同精神家园的打造。缺少精神文化建设的校园,就算其校园建筑气派恢宏,但终会因为缺少应有的精气神而显得没有生命力。

学校在进行基建工程或者文化标识系统建设时,要认识到它们都是学校文化“凝固的语言”,物化的表达。换言之,学校环境的建设都是学校文化的延伸,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历史传统、教育理念和学校特色等情况,凸显自己的文化特色。endprint

在经营特色活动和项目时,学校应将代表时代先进的文化精神、代表学校精神的文化特质融入其中,一以贯之。例如,中小学校文化建设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见贤思齐”的自省精神;等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传统资源。又如,学校在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和建设课程体系时,需要考量以学校的核心价值为导向,结合教育改革的方向,将其合理地分解和统整,有机地渗透其中,从而加深师生对学校文化的了解,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品牌。

2. 以人为本。学校文化建设并不是相关部门或个别管理者的事,而是与每个生活在校园中的个体都息息相关,需要广大师生积极地参与到学校文化的建设中去。

首先,学校文化建设要体现对生命的关怀。培育自觉生命是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使命,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旨归。学校文化建设旨在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更新改进,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心智、人格与精神成长给予鼓励、引导和保障,以便他们适性地成长,趋向于成长的、独特的和具有丰富人性的生命。学校文化建设不是政绩导向的形象工程,而要紧扣师生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困惑和瓶颈,一方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人文和科学素养,一方面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宽阔的平台。

其次,学校文化建设要尊重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学校管理的民主化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学校文化建设事关决策、实施、评价等管理流程,理应让教师、家长、学生、社区的观点参与其中。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学校管理者应虚怀若谷,不拘于一己之见,耐心倾听不同意见以利于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强调师生的民主参与,增强师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师生从过去被动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在评价实施效果时,批评意见和改进建议是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永续发展的动力源。

3. 以校为本。学校文化建设要以校为本,构建独特的校本文化,使师生能够感受到它的熏陶和影响,自然融入其中。

学校文化建设要立足学校的历史。学校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文化的独特性。建构独特的学校文化必须从学校历史中寻找其发展轨迹,探寻其发展历程。从自身的历史传统中挖掘学校文化的资源,不仅是深入理解学校的关键,也是逐步构建学校文化的过程。它需要引导教师有意识地讲述学校历史、重要的历史人物及奇闻逸事等,深化学生对学校历史的了解,同时还要学会直面历史,并不断地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学校文化建设要立足学校的实际发展需要。学校文化建设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不应盲目照搬其他学校的做法。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在教育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因此,每所学校的文化都不可能相同。师生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其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兴趣爱好理应得到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将利益相关者置于边缘地带,而应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与时俱进地创造出新的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本地区的地域特色。特定区域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为学校打上鲜明的地域烙印。学校文化建设也要受其特定区域的影响,学校要传承和创新地域文化特色,并将其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朱蕴茝)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生学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学校推介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