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洲
2015年5月24日,著名数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在美国新泽西州乘坐出租车时,因车辆失控,和妻子一起遇难。一代大师以这种方式与世人匆匆告别,举世震惊。约翰·纳什的去世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网友们以各种方式缅怀这位86岁的美国老人,但国人知道纳什大多是因为电影《美丽心灵》,这是一部以约翰·纳什的传奇经历为原型的电影,曾经获得电影届的最高奖——奥斯卡奖。其实,纳什留给这个世界最重要的遗产却是他的“纳什均衡”理论。
这一理论的经典案例是囚徒困境。囚徒困境讲的是,两嫌疑犯被警察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抵赖的话判十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比起抵赖的判十年,坦白还是比抵赖的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此时,两者之间达到了一种均衡,也就是纳什均衡。其意是指在不存在外部强制执行的情况下,每一个人都积极遵守既定协议,这个协议就构成一个纳什均衡。
囚徒困境以及纳什均衡适应于分析经济制度和社会生活,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其一,教师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进行教学设计或开展教学活动,都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纳什均衡相对的是不均衡,在教学实践中,假如教师不了解教学的总体要求,对外在教学资源的占有也较为匮乏,同时对其他学科的情况也缺乏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教学设计可能就缺乏针对性,远不是最优设计。如同囚徒困境中的囚徒,只是了解自己相关的信息,对其他的情况几乎懵然无知,就很难做出最优的决策。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常常强调教师的备课首先是考虑学生,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化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是把握教材,“吃准”教材的知识点,考虑用什么方法来向学生传授这些必要的知识,学生通过怎样的途径来获得这些知识;再次是读教参,看知识点是否有遗漏,再做适当的补遗和扩充。同时还要深刻分析挖掘各方面教学信息与资源,将备课建立在扎实占有资料的基础之上。
其二,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决定一般不会优于团体决定。囚徒困境中,囚徒完全是从个人的立场看问题,从个人的角度思考相关决定,这使他自身囿于狭窄的视野仅能做出次优甚至是最糟糕的决定。在教学实践中,其实也是如此,一个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全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就难以实现自我超越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完美无缺的教学可以说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如何克服教学的缺憾,不断推进自己的教学走向优化,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听取各方面尤其是同行的意见,在公婆各说、吸纳不同建议的过程中使教学步入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集体备课不失为一种好的团体决定方式。在备课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对教材的理解不同,教学方式不同,专业能力不同,对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也就不同。有的可能在总体教学思路和基本教学环节方面比较合理,有的可能在某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更为精彩,甚至一个好的创意,都可能成为一节课的闪光点。如同样是导入新课,有的“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的“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有的“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每个人从别人的思路中都可以受到启发:自己认为很平常的一个教学环节,可能别人会有新的创意;自己认为是一个比较得意的做法,可能别人比自己想得更精彩。人的精力有限,但智慧无限,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做到智慧共享。
其三,教师的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才能达到一种均衡状态。教学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博弈过程,教师必须要考虑对方的反应,将对方的反应作为思考教学设计、实施教学的重要参照物。如果无视学生的学习状况、身心特点、文化特征等,教师的教学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抗,失去应有的平衡状态。纳什均衡中,两个囚徒之所以都选择坦白,是因为彼此对对方失去了信任,都认识到一旦自己不坦白,对方很有可能坦白,自己最后有可能被判刑十年。当然,两人也可以都选择抵赖,这样也会达到一种均衡,但这种可能性在彼此缺乏信任、也缺乏相应信息保障的时候就变得几乎没有了。
其四,从利己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最后常常表现为损人不利己。“囚徒困境”是理解纳什均衡的重要案例,其重要的结论是,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愿意合作,最后的结果是损人不利己。囚徒都从自保的角度出发选择坦白,最终的结局是自己和对方都判八年。对教师的教学来说,教师一味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驾驭课堂、统辖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手段,这样,到最后也成了害人害己。自己会被教学所累,逐渐把教学工作看作是一种谋生工具甚至一种负担,学生也会逐渐加剧与教师的对立,对学习失去应有的兴趣,甚至丧失学习的动力。
其五,纳什均衡有好坏之分,教师应追求的是一种好的纳什均衡。纳什均衡只是一种分析工具,本身不含价值判断,没有好坏之分。达到均衡了,就是一种纳什均衡状态了。教师在教学中,会有好的纳什均衡,也会有坏的纳什均衡。教师努力投身于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学创新,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学生在其引导下,对学习充满着热望,也积极参与教学,把学习看作是自身的一种职责,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这时,教学达成的是一种好的纳什均衡。相反,教师教学不认真,工作不投入,对学生学习放任自流,学生也无精打采,自暴自弃,缺乏学习动机,这时,教学达成的就是一种坏的纳什均衡。
走出囚徒困境,达到好的纳什均衡,需要教师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在教学中充分占有各方面信息。既要善于在教学中看教学,也要善于跳出教学看教学,对教学有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二是加强与学生以及其他教师的合作。合作才能跳出自我的局限,合作才能形成最佳的决定。当然,这样的合作最好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而自愿的基础是尊重每个人的内心,尊重每个人的利益诉求。三是注重教学新规范、新规则的建立。从坏的纳什均衡到好的纳什均衡,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一场蜕变。在双方尊重彼此的自由意志和选择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新规则,才能让双方互利得到新的实现,积极创造出新的课堂价值。
(责任编辑:林彦)endprint